摘要:歷史文化遺產是城市建設的寶貴財富,我國城市社會中蘊含著豐富的歷史文化遺產,這些文化遺產不僅能夠帶動城市經濟發展,而且可以提升市民素質,增強城市的歷史厚重感。當前,我國城市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工作中還存在著一些問題,需要根據黨的十九大精神加大城市歷史文化的保護工作力度,根據現實保護工作需要采用科學化的歷史文化遺產的保護策略。
關鍵詞:城市;歷史文化遺產;保護措施
地方政府應當擔負起保護城市歷史文化遺產的作用,切實按照國家的歷史文化遺產保護法規加大有形與無形歷史文化遺產的保護力度。目前很多城市都十分重要歷史文化遺產資源的開發利用,但是沒能科學的采用持續有效的歷史文化遺產保護策略,因此影響了歷史文化遺產資源的持續有序開發。
一、歷史文化遺產保護的政策
歷史文化遺產是歷史與傳統文化的主要載體,中華文化的開繼承與開發過程中需要保護利用好歷史文化遺產。習近平總書記在提出了“讓文化遺產活起來”的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理念。國家出臺了一系列有關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政策。我國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工作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紀20年代,新中國成立后頒布的《文物保護管理條例》(1961年)、《文物保護法》(1982年)、《城市規劃條例》(1984年)、《文物保護法修訂》(2002年)。以及先后出臺的文物古跡保護政策、歷史街區開發政策、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政策等都明確了歷史文化遺產保護的具體方法。
二、歷史文化遺產保護的問題
(一)調查研究不足
有些城市對歷史文化遺產調查研究不全面,沒能對地上文化、地下埋藏的歷史文化遺產進行深入研究。雖然有些城市明確了歷史文化遺產保護的重點,但是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工作不全面,存在著歷史文化遺產保護監督不夠,主要責任人履職不到位,歷史文化遺產風險較在,因城市建設、復雜工程,或者個體保護責任人履職能力不足而導致歷史文化遺產的損毀滅失等問題。
(二)古跡任意改造
目前,城市很多歷史文化遺產取得了進一步開發,提升了歷史文化遺產的社會與經濟影響力,但是在歷史文化遺產開發時也存在著任意改造古跡的問題。例如,很大歷史文化街區在開發經營時存在著任意改造的問題,擅自修改歷史古建筑的格局,對歷史古建筑主體修建增添附屬工程,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歷史古跡的文物價值,導致民眾對歷史古跡產生錯誤認知,影響歷史街區的文化鳳格。
(三)古跡消耗過度
我國旅游事業的發展速度較快,歷史古跡景區承擔著大量接待游客的任務,旅游事業的發展雖然極大的促進了地方經濟的發展,但是也帶來了眾多的游客數量,由于缺乏對游客的有效管理,導致歷史文化古跡受到較大破壞,例.如,有些長城古跡為方便游客游覽,在長城上建立纜車索道,現代化的設施很大程度上破壞了歷史古跡,導致歷史古跡未能以原貌出現在公眾的面前。
(四)保護意識淡薄
還有的城市在歷史文化遺產保護時重視不足,沒能從資金上、設備上、制度上與人才上給予必要的配置。歷史文化遺產管理注重經濟效益的開發,不注重綜合的考量展示歷史文物的價值。有些管理者缺乏正確的歷史文化遺產的保護理念,沒能在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前進行科學合理的專業規劃,盲目的開展歷史文化遺產資源的開發,導致歷史文化遺產資源被破壞的問題。還有的政府部門缺乏對歷史文化遺產保護的宣傳意識,沒能認識到歷史文化遺產保護的重要性,不能有效的協調各方參與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因此影響了歷史文化遺產保護的有效性與合理性。
三、歷史文化遺產保護的措施
(一)優化保護意識
當前應當宣傳正確的歷史文化遺產的保護理念,提高政府部門與群眾對歷史文化遺產的正確認識,切實落實好歷史文化遺產保護的主體責任。例如,應當積極的宣傳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歷史文化遺產保護的指導精神,增強對歷史文化遺產的敬畏,處理好城市發展與歷史文化遺產保護的關系。加大地方重點文物的保護宣傳力度,加大歷史文物古跡保護的宣傳展示工作,強調提高公民的保護歷史文化遺產的主動性,形成專職管理部門和全社會廣泛參與的保護體系。
(二)加強保護規劃
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工作還要形成科學合理的規劃,科學的調配力量有序開展歷史文化遺產的保護工作。具體應當保證城市開發建設與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同步進行,保證城市開發與歷史文化遺產保護的緊密聯系,在城市規劃中充分的考慮歷史文化遺產因素。歷史文化遺產修繕時應當以保證原狀為基本原則,以還原和尊重歷史為具體理念,最大限度的減少歷史文化遺產人文信息的缺失。
(三)強化合理利用
對于不可移動文物應當合理的利用,提高不可移動文物的修繕專業性,在保證不改變不可移動文物原狀的基礎上,由專業的技術部門對不可移動文物進行修繕,在修繕施工前要科學論證施工方案的可行性,這樣才能使歷史文物得到更好的保護。對于保護較好的不可移動文物還要加強監督管理工作,定期進行安全檢查,做到合理的利用文物,以不損害文物為前提進行持久保護。
(四)引進專業人才
提高城市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專業性,還要組建專業的歷史文化遺產保護隊伍,重點補充文物保護部門的力量,根據城市級別成立專職的文物保護中心,加大文物執法監管工作力度,提高專職干部的專業技術水平,經常性的組織開展相關培訓工作,并且聯合專業院校開展相關保護工作,這樣才能保證歷史文化遺產保護的科學性,提高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效率。
四、結論
做好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工作,應當從城市發展的現實情況出發,優化歷史文化遺產保護的規劃,明確歷史文化遺產保護的方法,形成強有力的宣傳引導機制,依靠專業的技術力量開展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工作,保證歷史文化遺產保護的持續性、科學性和全面性,提高歷史文化遺產保護的效能。
參考文獻:
[1]顧軒竹.基于城市文化遺產保護的相關設計問題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9.
[2]陳思思.結合建筑遺存保護的文化空問建構[D].北京交通大學,2018.
[3]殷一鳴.基于“文化線路”理論的平涼歷史城鎮的特色塑造研究[D].重慶大學,2018.
作者簡介:周美娟(1982-),女,河北石家莊人,中共石家莊市委黨校講師,研究方向:社會學、歷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