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我國經濟發展勢頭迅猛的階段,企業之間的競爭不僅是經濟實力的競爭,還包括納稅籌劃的競爭,因為企業做好納稅籌劃工作,不僅能為企業的發展節省資金,還有利于企業節約成本費用,實現利潤最大化的戰略目標。企業為了更好地發展自己的優勢,轉變思想觀念重視職工薪酬方面,在結合企業發展實際的情況下,企業能夠制定相對應的解決策略,減少企業的風險。本文主要從應付職工薪酬的內涵開始分析,然后就應付職工薪酬稅務籌劃的重要性做詳細分析,對應付職工薪酬的問題以及方法進行探究,最終希望能夠促進企業對于應付職工薪酬的納稅籌劃工作更加的合理,幫助企業降低職工的納稅負擔,提高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助力企業的經營發展。
關鍵詞:企業;職工;薪酬;納稅籌劃
企業的應付職工薪酬納稅籌劃工作不僅關系到企業所得稅的稅前扣除問題,也影響企業個人所得稅的計算工作,需要企業按照稅法的相關規定,通過對應付職工薪酬的支付類型,支出時間以及分類等方面做稅務籌劃,減少職工的稅負,減輕職工的壓力,也側面推動企業的發展。
一、應付職工薪酬的內涵以及應付職工薪酬稅務籌劃的重要性
(一)應付職工薪酬的內涵
應付職工薪酬主要指的是企業為了獲得職工提供的服務而給與各種形式的報酬以及其他相關的支出。職工薪酬包括:職工的工資、獎金、津貼和補貼;職工的福利費;醫療保險費、養老保險費、生育險費、失業和工商保險費等社會保險費;住房公積金,工會經費和職工教育經費;非貨幣性福利;因解除與職工勞動關系給予的補償;其他與獲得職工提供的服務相關的支出。
(二)企業應付職工薪酬稅務籌劃的重要性
企業應付職工稅務籌劃工作應該堅持專業性、依法性、實踐性、風險性和目的性的原則,主要是企業能夠充分利用應付職工薪酬稅務籌劃,節省企業的資金,提高企業職工工作的積極性。
首先,企業應付職工薪酬稅務籌劃能夠有利于企業節約經營成本,獲得更多的經濟收益。職工的個稅低,申報繳稅的工資也低,但是企業為職工繳納社會保險基數也是必然存在的,一般企業的社會保險是企業經營成本的一大負擔,企業應付職工薪酬的稅務籌劃不僅能夠幫助職工合理的避稅同時也能降低企業的納稅負擔,這是一舉兩得的事情。不僅提高了職工的配合度,也提升了企業稅務籌劃的積極性。有利于企業在生產和經營過程中節約成本,提高經濟效益。
其次,企業應付職工薪酬稅務籌劃能夠有效地管理資金,減少企業的資金風險。企業職工薪酬的稅務籌劃工作也是企業內部管理的重要內容之一,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中,只有不斷提高資金管理能力,減少資金鏈被斷裂的風險,才能吃撐企業的經營項目的運轉,也才有利于企業更好地實現經濟效益最大化。企業做應付職工薪酬稅務籌劃工作有助于企業提高資金管理意識,減少資金風險。
最后,企業應付職工薪酬稅務籌劃有利于企業積極參與市場的競爭環境,提高企業市場競爭力。企業為職工做稅務籌劃也是維護職工個人利益的個性化管理,企業按照合理合法的方式開展的職工薪酬稅務籌劃,能夠實實在在地增加職工到手的收入,在一定程度上激發員工的主人翁意識,有利于職工在本職工作的工作質量的提升。促進企業積極參與市場競爭,提高企業的競爭力。
二、企業應付職工薪酬稅務籌劃時應重視的問題
(一)依據企業內部的實際經營情況,制定實踐性強的稅務籌劃
現在很多企業雖然已經意識到職工薪酬稅務籌劃對企業經營的重要性,但是企業現階段企業內部稅務籌劃過程中缺少對企業客觀的分析,尤其是企業文化,企業職工的獎懲機制以及企業的內部管理工作現狀等,這些因素掌握不扎實,阻礙企業職工薪酬稅務籌劃的合理性。為了企業能夠制定完善的稅務籌劃方案,企業需要重視內外環境的分析,分析企業的經營實際情況,才能將稅務籌劃方案最終的優勢發揮出來,也才能調動員工工作的積極性,實現企業和職工利益最大化的局面。
(二)重視依法開展職工薪酬稅務籌劃
企業的稅務籌劃工作很容易出現問題,現在一些企業為了自己的經營利益在開展職工薪酬稅務籌劃工作的時候特意鉆法律的空子,這不僅給企業帶來社會信譽的損失,同時嚴重情況下,企業要承擔一定的法律責任,也會成為國家稅務部門重點關注的對象,也影響企業未來的發展。所以企業要想改變現有職工薪酬稅務籌劃不嚴謹的問題,需要企業認真學習關于職工薪酬稅務籌劃的相關法律條文和內容,然后在做稅務籌劃工作的時候,只要不違背稅務的法律法規和相關政策,并且保證企業的納稅方案能夠通過稅務部門的檢查,那么企業就可以做稅務籌劃,減少企業職工的納稅負擔。
(三)企業做職工薪酬稅務籌劃的時候要重視個性化和差異化的薪酬支付方案
企業的職工薪酬種類很多,依據不同的職工工作職能,企業的薪資待遇也是不同的,企業應付職工薪酬稅務籌劃主要針對的是高層管理者或者具有專利的技術工種,他們的工資高,應繳納的稅款也多,所以企業為了做科學的稅務籌劃要經常和職工進行溝通,做好稅務抵扣等工作。企業按照個體之間的差異性,依據個人的實際生活和工作情況,完善相關的績效考核機制,做好企業成本規劃分析,最終對職工的收支情況以及薪酬支付方式等進行管理,以便企業完善職工薪酬支付方案,為稅務籌劃打好基礎。
(四)重視信息化技術的應用
新世紀處于信息時代,企業的內部管理工作也離不開信息技術的支持,信息技術的應用不僅能夠提高企業的工作效率,還能夠提升企業的管理能力和工作質量,尤其對于稅務工作來說,不允許有一絲一毫的錯誤數據。企業應付職工薪酬稅務籌劃工作的時候,更加需要信息技術的應用,畢竟職工薪酬的分類多,而且企業稅務籌劃的工作也是很煩瑣的,為了企業提高管理能力和稅務籌劃更加科學,企業需要加強信息技術的應用。通過信息技術實現企業財務管理更加準確,避免職工薪酬信息失真的問題,還能夠提高企業的內部管理水平,達到財務數據的優化配置,信息數據的傳遞,有利于促進各部門之間的溝通,減少企業在職工薪酬納稅籌劃過程中的風險。
三、應付職工薪酬稅務籌劃的實施策略
(一)工資福利化
《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中規定,應付職工薪酬為企業每一納稅年度支付給在本企業任職或者受雇的員工的所有現金形式或者非現金形式的勞動報酬。在稅法規定扣除范圍內,企業為員工支付的薪酬總額保持不變的情況下,以各種補貼、津貼方式發放的支出,職工不領取,而是由企業支付,職工享受其他福利等形式處理。
企業采用企業支出,職工享受的辦法提高職工個人福利支出:如企業在不超過工資薪金總額的5%以內,將直接支付的補助轉化為職工交納補充養老保險和補充醫療保險;又比如企業給職工發放的住房補助可轉換為在政府規定的范圍和標準內為職工繳納住房公積金,因為企業為職工納繳的住房公積金在企業所得稅前準予全額扣除,而且住房公積金在計算個人所得稅應稅所得中也準予扣除。
企業也可以采用非貨幣支付的辦法提高職工公共福利支出,如將企業為職工發放交通補助改為利用單位自有車輛為職工提供上下班交通服務,其所發生的車輛費用支出,或租用外單位的租賃費,可以在“應付職工薪酬”下的非貨幣性福利中列支,可以按所得稅條例規定在不超過工資薪金總額14%的部分,準予扣除。
(二)福利費轉化為實報實銷的費用支出
根據《會計準則》《個人所得稅法》等相關規定,企業為職工支付的福利支出,在計算個人所得稅時也需納入工資總額中作為計算依據,如將其轉化為以實報實銷形式列支,對于職工而言,可以減少個人所得稅支出,增加個人凈收入。企業在計算企業所得稅中也可作為費用直接扣除,不受扣除限額規定的限制。凡是根據經濟業務發生實質,并取得合法發票實報實銷的,屬于企業正常經營費用,在企業所得稅前據實扣除;人均發放電話費補助改為由以公司名義與通訊單位簽訂業務合同,費用由單位結算等形式。
(三)將工資薪酬轉化為經營性費用
從2011年9月1號起,我國的工資以及薪金所得已經開始實行7級超額累進稅率。所有的職工收入都需要按照我國工資的分類檔次納稅。但是當職工的收入累積到一定程度的時候,雖然會有新增的薪資,但是到職工手里可支配的錢也會越來越少,對此職工不認可。但是如果企業采取把職工個人的現金收入變成企業提供的必要的福利以后,企業將福利納入企業的經營性費用中,這樣不僅企業職工少納稅,還能達到促進消費的目的,這有利于企業職工積極參與工作。一般情況下,按照相關的規定,企業能夠作為經營性費用但是不需要個人繳納所得稅的福利支出包括:交通費,飯費,差旅費,企業提供的假期旅游津貼以及企業根據規定的比例給個人所繳納的社會保險和住房公積金;用餐補貼;救濟金、撫恤金。
四、結束語
企業應付職工薪酬稅務籌劃不僅關系到企業未來的發展規劃,也影響現有職工的工作態度,在激烈競爭環境經營下的企業,需要重視職工薪酬稅務籌劃工作,為職工的日常工作和生活減少稅負,同時也合理的規劃企業納稅工作,為企業提高自己的競爭優勢做好基礎工作,節約成本,積累資金,最終促進企業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走可持續發展道路。
參考文獻:
[1]王素麗.納稅籌劃對企業的重要性分析[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5(15):138.
[2]王秀梅.關于應付職工薪酬稅務籌劃問題的思考[J].財經界(學術版),2015(14):337-338.
[3]秦燕,劉劍.新準則下職工薪酬的會計及稅務處理[J].中國稅務,2015(05):56-57.
作者簡介:
鐘莉娟,上海松投實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