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學生的科學素養以及學習能力成為教師的主要關注重點。初中學習對學生的綜合素養的形成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數形結合作為數學教學的主要思想,不僅能夠促進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更能促進學生的解題運算能力。本文基于初中數學數形結合思想的教學策略展開討論,希望對初中數學教學帶來一定的借鑒意義。
關鍵詞:初中數學;數形結合;教學策略
數形結合思想要以培養學生思維為基礎,通過數形結合的方式進行實例滲透,加強學生對初中數學的理解程度,并逐步培養學生的數學綜合素質。“數”和“形”作為數學當中的基本構成,對于數學解題有著較大的幫助。
一、數形結合思想協助理論理解
初中生的思維能力尚處于發展階段,因此,數形結合思想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占據著重要地位,能有效地幫助學生將抽象的理論轉化成具體形象。
以“一元二次方程”一課為例,根據y=x2-3x-2畫出相應的拋物線圖像,并根據圖像法討論根(精確到0.1)。根據圖像,在-1和0之間以及3和4之間各有一個根,首先計算-1和0之間的根,將x=0、-1、-0.5分別帶人函數,并推斷出根在-1和-0.5之間,再講-1和-0.5分成5等分,分別將數值帶入到函數當中,計算出-0.6或-0.5是方程根的相似值,同理,也可計算出另一個方程根的相似值在3.5和3.6之間。
二、數形結合有助于解答立體圖形問題
數學教師在進行數形結合教學時,要逐步開發學生的空間思維能力,再次遇到類似題目時,能找到最佳的解決方式,從而進行有效的邏輯推導。
以“投影與視圖”一課為例,如圖空白格子表示一個立方體,灰色格子代表兩個立方體疊加,黑色格子代表三個立方體疊加,那么右圖由七個立方體疊成的集合體,從正前方觀察,能畫出怎樣的平面圖形?教師在引導學生解答時要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先讓學生自行判斷,并引導學生用紙筆進行草圖繪畫,在學生進行初步計算后,帶領學生在拿到題后可以先從圖形的側面入手,根據圖片內部關系,可見最下層中間有三個立方體疊放,可以將A、C排除,第二層有兩個正方體疊放,所以應該用灰色方塊代表,由此可見,應該選擇B選項。
三、利用數形結合降低試題難度
數形結合思想在一定程度上輔助學生降低運算難度,將無法直觀解答的題目簡單化、具體化,從而提升做題效率。在數形結合思想中解答數學題目,能夠有效地積極促進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以“圓和直線的位置關系”一課為例,已知∠AOB=30°.M是OB上的一點,且OM=5cm,以M為圓心,以r為半徑的圓與OA所在直線有怎樣的位置關系?學生可現在紙上進行簡單的草圖繪畫,利用題干中的信息能夠畫出下圖圖形,并由此進一步作出垂足C,計算出MC=2.5cm,即圓心M到OA所在直線的距離d=2.5cm,由此可知,當r=2cm時,圓M與OA相離,當r=4cm時,圓M和OA相交,當r=2.5cm時,圓M與OA相切。
結束語:
綜上所述,數形結合思想在初中數學中起到較大的作用,有效地將抽象的數學概念進行具體化、形象化,幫助初中生在一定程度上拓寬了數學思維。數學教師在教學當中要對數形結合思想進行深刻認識。
參考文獻:
[1]張永晶.淺談數形結合思想在初中數學中的應用策略[J].天天愛科學(教育前沿),2020(11):105.
[2]韋琳.初中數學數形結合思想教學研究與案例分析[J].讀寫算,2020(25):139-140.
鐘洪鋒 廣東興寧市華僑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