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為高職建筑類相關專業的重要專業基礎課,《建筑構造與識圖》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這門課程一直是建筑類相關專業重要的必修課。本課程不僅難學,還難教,本文結合BIM技術的特點,將BIM技術引入到課程,創新建筑構造與識圖課程的教學過程。
關鍵詞:BIM技術;建筑構造與識圖;教學改革
0 引言
在職業教育過程中我們發現,建筑構造與識圖課程的開展,對于學生職業能力的提高有著極為重要的促進作用。在課程實踐教育中,BIM技術的應用對于建筑構造與識圖課程創新的開展,有著極為重要的促進作用。正因如此,我們在實踐教育研究中結合BIM技術的實際特點與主要功能,以及建筑構造與識圖課程的實際情況開展了教育實踐研究。這一教育實踐研究的開展,可以保證BIM技術在建筑構造與識圖課程中發揮出應有的作用。
1 BIM技術簡介
1.1 BIM技術概述
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簡寫BIM):包含建筑全生命期或部分階段的幾何信息及非幾何信息的數字化模型。建筑信息模型以數據對象的形式組織和表現建筑及其組成部分,并具備數據共享、傳遞和協同的功能。
1.2 BIM技術的特點
(一)可視化:BIM技術作為一項模型技術,雖然是采用了信息化技術在計算機界面完成,但是依然擁有良好的可視性特點。采用了三維立體成像技術,保證了立體化的可視效果,以及對視圖中各個部分的細化觀察效果。
(二)協調性:在建筑設計過程中,協調性是我們設計過程中的重要考量因素。只有確保建筑設計整體協調性,才能真正保證建筑設計質量。BIM技術的應用可以使我們對設計過程中的各種元素,如管道、電力系統等進行綜合性考察,對于其中不協調的因素及時調整。
(三)模擬性:BIM技術采用了信息化模擬技術,這就使得我們在設計過程中可以利用5D模擬技術,對設計結果進行現實模擬展示,對建筑的設計理念進行展示,保證了設計理念在實際工作中得到實現。
(四)可出圖性:BIM技術因其采用的是計算機圖像技術內容,在設計完成后,將設計好的三維圖像進行處理,得出管線綜合圖、預留線路圖等這類綜合類立體圖紙。
2 BIM技術在課程教學改革中的主要應用研究
在實際的建筑構造與識圖課程中,我們結合BIM技術以上的特點,根據課程教育的主要內容開展了實踐教學研究,利用BIM技術提高課程的教育質量。
(一)提高學生對建筑結構全面認識
在教學過程中,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就是如使學生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將建圖紙與實際的建筑結構結合起來,對建筑結構形成立體化的印象,是我們教學中的重要工作。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我們發現,BIM技術的應用對于學生產生立體化意識有著重要作用。首先使學生形成整體結構認識。BIM技術是一項三維立體化技術,保證了學生在學習過程可以利用三維視圖,對于建筑結構的構成特點形成立體化的認識。特別是對于一些結構圖紙難以體現的內容(如建筑內部布局、細節內容等),BIM技術都可以很好的體現出來。其次可以實現多角度觀察。因為BIM技術采用的是數字化模擬技術,可以利用軟件實現多角度的移動、縮放等功能。這就使的學生可以對建筑結構實現多角度的整體觀察。最后提高了學生對結構細節的認識。在BIM技術的支持下,學生在建筑結構學習中可以很好地觀察建筑結構中的細節內容,對其形成直接的感官認識,提高建筑結構學習的質量。
(二)便于實踐工作教育的開展
在傳統的教學工作中,雖然也會開展實踐考察工作,對建筑結構進行實地考察,是學生形成實踐認識。但是這種實踐考察工作受到安全問題、場地問題等各類因素影響,難以全面開展。BIM技術在實際應用中可以很好地解決這一問題。我們通過對信息模型的實踐觀察,可以起到與建筑實地考察類似的實踐作用。同時BIM技術在實際應用中還具有以下優勢。一是可以實現重復應用。在教學過程中,BIM與實地觀察性比較,虛擬模型觀察不用考慮安全以及對工程進度的影響。這就使得學生可以進行重復觀察,而不用考慮其他問題。這使得學生可以更加清晰地完成實踐觀察學習過程。二是可以對隱藏結構進行實踐觀察。在工地的實踐學習過程中,學生對于管道內部、電力系統構成等隱藏性的結構難以開展觀察。但是BIM技術的虛擬性與可出圖性特點,是我們可以對于這些隱藏性結構進行分解觀察,保證了實踐觀察課程目標的實現。
(三)利用學生糾錯教學的開展
在建筑結構與識圖實踐教學過程中,實踐作業與考核的完成是教學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在傳統的教學過程中,很多學生對于實踐作業中的錯誤難以全面理解,即使是修改完成也對其錯誤原因難以形成正確認識。在這一過程中,BIM技術的應用對于這類問題的解決具有極大的實際作用。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我們對于學生實踐作用與考核過程中出現的錯誤問題,利用模擬技術進行再現,利用立體化形式對學生進行講解,使學生對于自身的錯誤有了較為詳細直觀的了解。
3 結束語
為了確實提高高職建筑構造與識圖的教學質量,保證這一課程教師技術水平的提升,我們在教學過程中采用了BIM技術,利用數字化模型開展教學工作。這一技術的應用,對于學生在課程學習中全面認識、實踐觀察課程的開展以及作業與考核工作的開展有著重要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陳巧云.建筑構造與識圖課程中Revit建筑軟件的運用[J].技術與市場,2020,27(11):98+100.
[2]李超,韋藹玲,吳澤力.高職院校《建筑構造與識圖》課程教學改革探索——以湖州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海峽科技與產業,2020(09):92-94.
遼寧建筑職業學院 遼寧 遼陽?劉新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