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幼兒是生命的開始,其語言表達能力引起了父母和社會的關注,因此,研究如何培養幼兒的語言能力具有重要的意義,培養兒童的語言能力與幼兒教育的實踐密不可分。通過不同的形式,可以培養孩子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本文淺談幾點關于學前教育中如何培養幼兒語言能力的策略,供大家借鑒。
關鍵詞:學前教育;幼兒;語言能力
說話是人生的要學習的必備基本技能,如何培養幼兒語言能力已經成為父母和老師共同關心的話題。根據幼兒的一些人格特征,例如,較強的模仿能力,較強的接受能力和不斷增強的想象能力,幼兒園教師可以針對性格特征進行指導和改善。可以極大地培養兒童的聽,說,表達,空間想象能力等各個方面的能力。在上述兒童能力訓練方面,兒童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引起了父母的特別關注。我們將共同探索如何正確引導兒童發展出色的語言表達能力。
一、培養兒童的語言表達能力與兒童的成長環境有關
幼兒剛剛離開嬰兒期,他們對生活的理解仍然存在差距,尤其是那些剛上幼兒園的孩子,他們習慣于享受家庭生活的模式,當他們突然進入了一個小的社會環境“幼兒園”,對孩子來說,這是從未有過的新生活的開始,他們會感覺一切很奇怪。這自然就會給學齡前的孩子帶來一種恐懼,他們會以語言,動作和眼神交流等不同形式表達恐懼。有些孩子不愿意與其他人交流,更喜歡在自己的世界中做自己的事情,而不愿與其他孩子互動。另外,有些孩子覺得幼兒園沒有家里自由,很不開心,覺得對老師對課堂沒有興趣。這些現象是幼兒在幼兒園早期階段表現出的相對普遍的現象。這些現象或多或少地影響了兒童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和提高。學齡前老師必須有足夠的耐心和技能,注意觀察,善于發現,善于指導,并努力培養孩子的語言交流能力,為將來孩子良好的個人語言表達能力奠定基礎。
二、指導兒童的語言表達的有效策略
(一)講故事和玩游戲是提高兒童語言能力的重要途徑
孩子們喜歡老師講與孩子的年齡特征相近的短篇小故事。幼兒園老師可以在聽完故事后要求孩子們復述故事的主要內容。借助這些機會可以讓孩子大膽說話,培養孩子合理地組織語言的能力。可以說,這是事半功倍的好方法。在故事中,孩子們判斷事物的能力得到提高,語言表達能力自然成為目標。在這個過程中,孩子會產生與其他孩子交流的強烈內生動力,這正是培養孩子語言能力所需要的要素。
同樣,玩游戲是孩子們更愿意參加的事情之一。與孩子一起玩游戲,孩子們可以在幼兒園老師的帶領下做游戲。比如,老師帶領孩子們玩“快速識別顏色”游戲,老師在上課可以前準備足夠多的小物件或不同顏色的小紙片,老師迅速將它們逐一取出,孩子們可以依次回答或搶著回答。由于很容易識別各種顏色,因此兒童具有較高的回答熱情,這樣可以在游戲中培養和提高語言能力。如果發現有些孩子愿意與同齡人交流,幼兒園老師應該及時改變游戲方式,改變為孩子與孩子之間的交流方式,為孩子們建立免費的學習交流平臺,并幫助孩子完善他們學習交流的環境。如果孩子在游戲中發生了沖突,則教師應立即使用接近孩子的語言來解決沖突,與孩子交流的過程也是提高孩子語言能力的一種常見形式。
(二)遵循兒童身心發展的規律,選擇適當的主題開始語言教學
兒童的語言和思維能力正處于形成和發展階段,在這一階段的指導和榜樣教育中,父母和老師特別重要,要從孩子經歷過的主題開始教學,也就是說,老師在與孩子交流時應該選擇他們可以談論而且他們感興趣或能夠理解的主題,這樣可以幫助他們敢于大膽說話,并且不怕犯錯誤。學前教育教師在培養兒童的語言表達時,不應對兒童的表達內容或方法提出具體要求,應該鼓勵他們表達自己內心真實的想法。只要孩子們能按照自己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想法,這就是一個好的開始。在兒童敘事過程中,教師應作出回應并認真聽講,這個過程中,可以通過兒童的表情來了解孩子的處境,特征和興趣,從而決定下一步的教學活動。例如,老師組織了一次“主題交流”活動,老師問:“孩子們,你們喜歡什么樣的食物,它們的優點是什么?”午餐后,孩子們對這個話題很感興趣,孩子們一直在聊天,有人說他們喜歡吃水果,如蘋果,草莓,櫻桃等。有人說應該少吃肯德基和其他食物,多吃蔬菜和水果……老師們應該根據兒童的生活狀況提出話題。根據問題逐步引導他們進行口頭表達。
(三)創建環境,為語言學習建立新階段
語言的使用和發展與特定的情況密不可分,創造一種讓孩子“有話要說”的教學環境是語言課堂教學活動的關鍵。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應掌握兒童身心發展的特點,營造良好的語言環境。俗話說:“環境影響著人們。”教室陳設品,教具等可用作訓練孩子語言能力的材料等,都會影響孩子的語言表達的情況。有了相應的語言環境,孩子們自然會進入角色,并有機會發言和表達講話內容。興趣是學習的動力,孩子們通常對自己喜歡的事物感興趣并積極參與,教師應嘗試通過各種游戲和活動來擴大兒童的學習體驗,從而為促進語言發展提供條件。因此,在正常教學中,教師應使用不同的活動來為孩子提供某些游戲材料,模擬并創建特定的場景,以便孩子可以在游戲中感受真實場景,邊玩邊聊,并提高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
總結
總而言之,知識是由學習者自己構建的,而不是由他人傳播的,教師要扮演引導者的角色。教學應盡可能創造一個現實的環境,設計合理的教學任務,以使孩子們有更多的機會參與課堂活動,最大程度地激發他們的學習語言的動機和興趣,并使孩子們更好地綜合利用它們來發展語言能力,并學習正確使用語言。
參考文獻:
[1]劉煥輝著:《言語交際學》,第51頁,江西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
[2]朱肅霞著:《關于幼兒運用語言交往能力的研究》2008年
四川省德陽市羅江區第二幼兒園 謝雨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