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仁勇
【摘 ? ?要】高中數學更多的是對學生數學思維與應變能力的考查,數學學科的這個特點就決定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會存在一定的差異,如若采取統一的教學形式,那學生在接受程度上就會出現差距,基于這一點,分層教學的運用就顯得極為重要。接下來,我將圍繞分層教學進行具體的闡述。
【關鍵詞】分層教學法 ?高中數學 ?積極作用 ?具體運用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08.040
分層教學,顧名思義,就是要將學生按照能力水平等標準劃分為不同的層次,然后再將教學進行不同的分層,以求保證所有學生都能夠吸收消化教師講授的知識。在實際執行的過程中,教師要按照相應的要求和原則進行科學合理的運用,由此,教學質量能夠得到很大的提升。作為一名高中教師,我將以我的教學實際為例,深入分析分層教學的具體運用,以求能夠通過這個教學過程來推動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并在這個教學過程中促進學生能力的提升。
一、分層教學在數學教學運用中的積極作用
(一)增強學生的學習信心,推動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
分層教學強調將學生放在恰當的教學水平上,以求能讓學生在數學學習的過程中找回自信,從而推動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在傳統的教學課堂上,教師統一式的教學水平忽視了學生的能力差異,這對學生的發展是極為不利的。比如,對于基礎比較薄弱的學生來說,統一式的教學水準高出了他們的能力水平,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可能很難完全理解教師的教學內容,久而久之,學習成績會越來越差,學生的學習熱情被打擊,嚴重的兩極分化還可能影響學生的心理健康。融入分層教學后,這種教學現狀能得到有效緩解。在學生能力范圍內,他們能熟練地將問題解決,慢慢增強學習信心,自然,與其他學生間的落差逐漸減小,在參與積極性上得到增強,教學質量大大提升。
(二)優化課程結構,融洽課堂氛圍
分層教學可以優化課程結構,達到融洽課堂氛圍的目的。分層教學的開展一般都是以分組分工進行的,這給學生提供了更多討論的機會,轉變了傳統靜態死板的課堂,在動態課堂中融入了更多的活力。課堂氛圍得到改變,學生的學習環境也就得以完善,長期在這樣積極的影響下,學生的學習熱情能得到增強。同樣,教師可以借助分層教學,對數學內容進行更好的劃分,在問題探討中進行創新細化,教學水平能夠得到穩步提升。
二、分層教學在數學課堂中的具體運用
(一)對學生分層進行優化,細化分組分工
要確保分層教學的順利進行,教師要進行分層的優化,為學生提供更好的教學條件。首先,教師要根據多重標準來進行分組,確??茖W和理性。除了硬性的能力水平外,教師還要綜合考慮學生的個人意愿、性格特點、人際交往等,保證各個層次的學生能夠融洽交流,高效解決數學問題。分層結束后,教師還要進行恰當的分組,一般是四到六人為一個小組,這能夠為后續的分工做好鋪墊。最后,教師還要明確各小組的任務,確保每位學生都能夠參與到數學學習中來。
(二)對教學內容和教學標準進行精準分層
對學生進行分層后,重點就是要在教學內容和教學標準上進行分層,確保教學開展的精準性。教師要深入研究各個層次學生的能力水平,盡量細化教學內容,對于基礎薄弱的學生來說,重點在于基礎性的知識,針對這一點,教師要強化課本教學,注重數學概念的解析。對于能力較強的學生來說,教師則要增強數學習題的講解,重點在于習題的靈活性與創新性,由此,保證能夠推動學生創新能力的發展和提升。當然,對于合作學習的問題創設,教師同樣要進行分層,確保每一位學生都能夠參與進來,積極發表自己的想法,這才是最為重要的。除了課堂教學內容的分層外,在教學標準的制定上也要分層次,以此來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隨著教學的不斷深入,數學問題的難度還是要基于學生的能力進行一定程度的提升,有效增強學生的綜合能力。
(三)實時檢驗教學效果,靈活調整教學分層
分層教學并不是一成不變的,教師還要實時檢測學生的學習成果,以求能夠對分層進行動態調整,保證學生數學學習的高效性。一方面,進行一段時間的學習后,教師可以以考試檢測的方式來考察學生的學習效果,并加強與學生的溝通交流,探查分層教學開展中出現的一系列問題,分析出現這些問題的原因,并從根本出發,實施針對性的教學策略,推動教學質量的高效提升。當然,這種檢測方式也能夠給予學生一定的壓力,從外部出發,推動學生學習的步伐,效果顯著。另一方面,教師要密切根據學生的實時反饋進行分層調整,確保學生都處在恰當的教學層次,在能力范圍內解決數學問題,強化學習信心。
(四)加強教師在分層教學中的參與度,對學生起到良好的引導作用
很多學生在進行分層探討的時候,總想做一些與課堂無關的事情,這不僅會降低學生自身的學習效率,還可能影響其他同學,影響很大。針對這個方面,教師要注重自身的參與作用,通過外部的約束,規范分層教學的紀律,推動高效課堂的展開。另外,這個參與過程也可以為教師提供實時把控學生探討進度的機會,并對個別有疑問的學生進行指導,促進探討教學的順利開展,當然,教師根據上述情況可以調整教學方向和進度,保證數學教學的高效性。
(五)豐富分層教學的形式,避免單一化
很多學生在數學教學的參與過程中存在一定的懈怠,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就在于教師一成不變的教學形式。分層教學亦是如此,針對這個方面,教師要注重多種教學手段的融入,以提高學生學習熱情為前提,實現教學質量和學生能力的提升。除了常見的合作探討形式外,教師也可以融入學案導學、互動教學、情景教學等,當然,教師也可以加強與學生的探討,征詢他們的意見,運用多媒體等教學工具來增強分層課堂的多樣性,在視覺與聽覺的雙重感知下,學生的學習效果會得到有效提升,同樣有多媒體參與的分層課堂更加符合學生的心理需求,有了這個教學工具的幫助,學生的學習心態會更加的輕松,學習狀態會更加的高效。
綜上所述,分層教學能夠解決學生能力差異的問題,同樣為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創設了有效條件,能夠使學生培養與當前新課程改革要求相符合,對學生今后的發展也是很有幫助的。不過,上述教學目標的實現都是基于分層教學的合理運用,基于這一點,教師要遵循相關的標準和要求,充分結合學科特點和學生的心理需求,實施相應的教學手段,確保學生在合理教學層次上,實現所有學生綜合能力的全面提升。
參考文獻
[1]蔡廣紅.高中數學分組教學的兩個關鍵點與三種關系[J].中學課程資源,2014(11):9-10.
[2]許開永.目標檢測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快樂閱讀,2013(7):5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