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高潔 王佩秀
【摘要】軍墾文化為石河子帶來了豐富多樣的紅色旅游資源,弘揚了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兵團精神,因此在石河子形成了獨特的軍墾文化景象,石河子人在軍墾文化的引領下建設了許多優(yōu)秀的紅色旅游景點,其中軍墾博物館和軍墾第一連最為著名。本文將借助SWOT分析法,通過對石河子紅色旅游景點軍墾博物館和軍墾第一連的發(fā)展現狀進行分析,提出一些發(fā)展戰(zhàn)略。
【關鍵詞】石河子;紅色旅游;發(fā)展現狀
【中圖分類號】F592?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文章編號】2096-8264(2020)38-0091-02
基金項目:本文系2019年國家級新疆大學大學生創(chuàng)新訓練計劃項目“新疆石河子軍墾文化資源調查與紅色旅游開發(fā)研究”(項目編號:201920755091)。
紅色旅游是“以參觀游覽紅色景觀為主要內容,以接受愛國主義教育和革命傳統教育為主要目的的旅游活動。紅色景觀是指所有與中國革命有關的各種紅色資源(狹義),既包括革命遺址、紀念場所,也包括與之有關的人造景觀” ①。紅色旅游不同于普通旅游,具有豐富獨特的歷史文化內涵,如何使游客在玩賞過程中獲得愛國主義教育,是貫穿在每一個紅色旅游景點的建設中的。石河子紅色旅游資源以軍墾文化為核心,主要有軍墾博物館、軍墾第一連、軍墾第一犁、石河子新城兵團小禮堂等,其中軍墾博物館和軍墾第一連不僅陳設了豐富的軍墾文化資源,而且設置了新穎的互動體驗項目,雖然景區(qū)建設仍存在一些問題,并且對于軍墾文化內涵的挖掘也不夠深入,但相比于其他紅色旅游景點吸引了更多的游客前往參觀,在石河子紅色旅游中占據重要的戰(zhàn)略地位。因此,本文將以軍墾博物館和軍墾第一連為例,分析石河子紅色旅游發(fā)展的優(yōu)勢、劣勢,并提出一些發(fā)展戰(zhàn)略。
一、石河子紅色旅游發(fā)展的優(yōu)勢
(一)軍墾文化資源豐富
軍墾文化資源不僅包括軍墾戍邊的歷史見證物如軍墾文物、生活生產用品等物質文化資源,還包括歌謠、故事、傳說、諺語等精神文化資源,二者都是那段艱苦歲月的歷史見證。軍墾博物館和軍墾第一連在設置展示項目時,不僅考慮到物質文化資源能使人們直觀認識到屯墾戍邊的艱苦,又在其中融入了精神文化資源使人們能夠浮想聯翩。
軍墾博物館共設置了三個展廳,由陳設古代文物如陶罐、化石等的“古代石河子”展廳到擺放著承載軍墾歷史的軍墾文物的“輝煌的歷史”展廳,再到講述石河子今天的“足跡在延伸”展廳,三個展廳相互連接,展示了石河子從古至今的發(fā)展歷史,尤其是廣大軍墾兒女建設邊疆的光輝歷史。除了這些實體的軍墾物質文化資源,軍墾博物館還設置了一些泥塑,配合講解員對流傳多年的民間故事的講述,使人們能夠在腦海中想象到當時的情形,如泥塑《公共洞房》等。
軍墾第一連是在當時墾荒連隊駐地原址上建成的,在對當時遺存的地窩子、干打壘伙房等進行修補的基礎上,又建造了一些雕像,如《拓荒者》等。同時,在景點內大約每百米就會出現一塊記載著當時的軍墾情形或是歌頌軍墾精神的詩歌的標記牌,這些標記牌與蓄水澇壩等軍墾遺跡以及解說詞所營造的氛圍,使人仿佛回到了當時的蹉跎歲月。
(二)互動體驗項目新穎
習近平總書記說“把紅色資源利用好、把紅色傳統發(fā)揚好、把紅色基因傳承好” ②,要想使游客在玩賞中獲得愛國主義教育,就要深入挖掘其獨特的歷史文化內涵,增強旅游資源的故事性和游客的參與性,將愛國主義教育融入體驗與互動之中。軍墾博物館除了器物的陳設,還運用三維立體圖像和半景畫重現當年軍墾的場景,使游客能有更加直觀的感受。軍墾第一連則在原有的墾荒連隊駐地的遺跡上建了軍墾第一犁型彩門、軍墾地窩子、軍墾打麥場、打靶場、滑雪場等,并設立勞動體驗場,使游客能夠參與其中,親身體驗打麥、開墾等項目,感受那段艱苦歲月。這些體驗項目的開展,不僅獲得了游客的好評,也使軍墾第一連成了集參觀、娛樂、休閑為一體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吸引著更多人前去體驗感受。
(三)一帶一路的發(fā)展契機
“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給新疆帶來了發(fā)展機遇,而石河子作為烏魯木齊市五大經濟圈之一且是唯一的兵團城市,具有重要的戰(zhàn)略地位。并且,石河子地理位置優(yōu)越,亞歐大陸橋之蘭新鐵路西段、連霍高速公路和115省道貫穿石河子市區(qū)南北兩側,墾區(qū)公路直達各農牧團場,市區(qū)3大客運站汽車客運和火車站形成了便捷的交通網,包含多條通向北疆各地和出疆的線路,石河子花園機場作為離烏魯木齊最近的機場,也是“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qū)”的重要空中交通樞紐。此外,石河子作為新疆和兵團最早建成的軍墾城市,是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開創(chuàng)軍墾偉業(yè)結下的第一個勝利“果實”,其獨特的軍墾文化已然融入了城市的建設中,旅游業(yè)也因軍墾文化的注入蓬勃發(fā)展,國家A級景區(qū)5個,其中新疆兵團軍墾博物館更是被列入全國百家紅色旅游景點景區(qū),入圍“神奇西北100景”。優(yōu)越的地理位置,便捷的交通,獨特的軍墾文化,為石河子紅色旅游開拓了更廣大的前景。
二、石河子紅色旅游發(fā)展的劣勢
(一)基礎設施有待進一步完善
軍墾博物館和軍墾第一連雖然在軍墾文化資源展現上具有很大優(yōu)勢,但基礎設施建設仍存在不少問題。如軍墾博物館的虛擬現實多媒體播放廳常因設備故障無法開放,可能致使游客的觀賞感受有所損失;軍墾第一連作為一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雖然留存著許多軍墾遺跡,但整個基地內道路略顯不平整,如果遇上天氣狀況不好就會為旅客游玩造成不便。
(二)管理模式尚有不足
軍墾博物館和軍墾第一連雖然以其豐富的軍墾文化資源和新穎的互動體驗項目獲得了游客的好評,但在信息化的今天,只靠“口口相傳”的營銷顯然不夠。這兩個為新疆人所熟知的紅色旅游景點,在內地并沒有多大影響力,究其根本還是在于營銷手段略顯單一,沒有利用好當下的互聯網技術和新媒體技術,既沒有開設官方網站,方便游客在參觀前對景點有大致了解,又沒有在大眾使用率較高的平臺(如微博、公眾號等)上開設官方賬號,提高曝光率,并且也沒有利用媒體增加推廣度,這樣單一的營銷模式,容易造成“酒香也怕巷子深”的局面。
(三)沒有形成強有力的軍墾文化品牌
石河子紅色旅游以軍墾文化資源為核心,因此軍墾文化資源最豐富的軍墾博物館和軍墾第一連在石河子旅游業(y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這兩處景點卻沒有長遠的戰(zhàn)略規(guī)劃,只專注于景區(qū)場館的建設以完善游客的觀賞體驗,沒有考慮到推出一些有意義的文化創(chuàng)意紀念品(如軍墾建筑膠帶等)將軍墾文化傳播地更遠,以打造更加獨特、鮮明的軍墾文化品牌。
三、石河子紅色旅游發(fā)展戰(zhàn)略
(一)協調建設紅色旅游專線
石河子紅色旅游景點有十多個,占石河子全部旅游景區(qū)的三分之一,但這些紅色旅游景點較為分散,參觀十分不便。以軍墾博物館和軍墾第一連兩處景點為例,軍墾博物館距市政府不遠,而軍墾第一連則在農八師一五二團境內,兩處景點相距21公里,市區(qū)內雖有公交車可以直達但很難在一天內全部參觀完,并且受天氣影響有時公交車十分難等,僅出行就會浪費許多時間,因此,石河子市旅游局可協調石河子市內各景點,可將紅色旅游景點與城市觀光相結合,突出軍墾文化特色,打造石河子紅色旅游專線。
(二)構建多元化的管理模式
管理上,應借助政府及旅游企業(yè)對管理機制進行改革,以政府為主導,將政府的職能發(fā)揮在宏觀管理上,為紅色旅游進一步的發(fā)展制定相應的機制、規(guī)劃,維護市場秩序,并聯合石河子周邊其他地方政府合作互利、協調發(fā)展;同時,應發(fā)揮旅游企業(yè)的功能,與大型旅游企業(yè)合作共同建設旅游項目,以景點為中心,在周邊建設酒店、飯店等各類旅游產業(yè),并進一步完善交通運輸,聯合構建經營合作網絡。
(三)打造強有力的軍墾文化旅游品牌
發(fā)展石河子紅色旅游,不僅要在內容上精益求精,還要在形式上改變以往單一陳舊的營銷策略,提高知名度,打造軍墾文化旅游品牌。
內容上,應以完善并改良旅游景點的基礎設施為前提,以保持現有的軍墾文化資源優(yōu)勢為基礎,以確立長遠成熟的戰(zhàn)略規(guī)劃為重點,以弘揚屯墾戍邊的軍墾精神為目的,努力打造軍墾文化旅游品牌。例如,可以通過邀請中小學生參觀紅色旅游景點,尤其是軍墾博物館和軍墾第一連,在游玩中感受愛國主義教育,學習軍墾精神,同時也可以進入中小學校園開展軍墾文化講座,直接傳揚軍墾精神。
形式上,應采取多樣的營銷策略,利用互聯網、新媒體等傳播渠道,增加石河子紅色旅游資源的曝光率,同時注重經營管理機制的改革,與時俱進,通過創(chuàng)新為打造軍墾文化旅游品牌注入動力。品牌信息的傳播要借助特定的傳播媒介,石河子紅色旅游業(yè)應對自身形象準確定位,注重自身獨特優(yōu)良的軍墾文化特色,并在推廣營銷時借助報紙、公眾號、微博等渠道進行宣傳,助力完善已有的軍墾文化旅游品牌。
石河子市是兵團兒女50多年來艱苦奮斗的結晶,素有“戈壁明珠”的美稱,一代代兵團兒女在軍墾文化的熏陶下,將兵團精神不斷的傳承。石河子紅色旅游更是抓住了“一帶一路”的發(fā)展契機,充分發(fā)揮軍墾文化資源豐富的優(yōu)勢,并與時俱進推出新穎的互動體驗項目,雖存在不足,但在政府的領導下、在軍墾兒女的努力下,紅色旅游的前景將是一片光明!
注釋:
①尹曉穎、朱竑、甘萌雨:《紅色旅游產品特點和發(fā)展模式研究》,《人文地理》2005年第2期,第35頁。
②周金堂:《要把紅色資源紅色傳統紅色基因利用好發(fā)揚好傳承好》,《黨建研究》2017年第5期。
作者簡介:
閆高潔,女,新疆大學中國語言文學學院漢語言文學專業(yè)。
王佩秀,女,新疆大學中國語言文學學院漢語言文學專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