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莉
【摘 ? ?要】現代社會是經濟高速發展的時代,科技的發展也給我們的小學數學課堂帶來了活力,在教學中我們應當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將它與數學課堂有機結合,以實現理想的課堂學習環境,讓學生愉快的學習,使我們的課堂成為“有效”的數學課堂。
【關鍵詞】信息技術 ?愉快 ?“有效”課堂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09.168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如果學生在掌握知識的道路上,沒有邁出哪怕是小小的一步,那對他來說,這是一堂無益的課。無效的勞動是每個教師和學生都面臨的最大的潛在危險”。那么怎么樣的教學才是有效的呢?隨著科技的發展,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應用現代信息技術,將音、視頻、圖片、文字有機的結合起來,展開教學活動。為了營造“有效”的小學數學課堂,特結合應用現代信息技術的教學,從我自己的課堂教學談談自己的想法。
一、運用現代信息技術進行情境導入,讓學生愉快學習
只有一個好的開始,才能上好一節數學課。我們知道孩子的注意力不能長時間的保持,所以剛剛上課時,如果能很好的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把他們的思緒迅速的帶進特定學習情境中,對我們的數學課堂來說作用重大。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導入新課,在聲音、視頻、圖片、文字的啟發下,激發學生的聯想,開啟學生的思維,為一節課的成功打好基礎。
例如,在教學“搭配的規律”時,先播放一段父親和兒子一起逛商店的錄像,并配上聲音:“今天是媽媽的生日,我們給她買一套衣服,好嗎?可是有那么多的上衣和裙子,不知道怎么配合,你說怎么辦呢?”“把上衣和裙子多拿幾件搭配一下看看哪兩件最好看?”“這個主意不錯,把自己選的幾件衣服每一件都配一起看看。”在教學中以這樣的貼近學生生活的錄像畫面引出所要學習的“搭配的規律”,這樣利用現代信息技術的導入方法,把學生的思維引入新課的探究。學生的學習興趣被生動的畫面完全的調動起來了,使他們積極主動的學習,做學習的主人。
二、合作中學習,讓課堂“動”起來
平時,我們的小學數學課堂是死氣沉沉的,教師的教是照本宣科,學生的學是題海戰術。在練習中多做練習鞏固,如此,學生沒有學習興趣,教師教學沒有效果。現代信息技術讓我們找到了解決問題的方向。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能夠成功實現由具體向抽象思維的過渡。因為多媒體形象具體,動靜結合,有聲音、圖象,所以恰當地運用,就把所要學習的知識化抽象為具體,充分調動學生的各個方面,解決了教師教學中難以講清,學生難以聽懂的內容,從而實現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例如,在教學“搭配的規律”這一課時,要想讓學生理解:“買了3件上衣,2條褲子,共有幾種穿法?”列式:3×2=6(種)。教學中,我們不能像以前那樣去教,直接對學生說這樣的題目讓它們兩個相乘就行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白板教學就很好的解決了這一難題。教學之前只要把這三件上衣和兩條褲子在課件上把圖片放好,課堂教學中,把大屏幕放出來。然后問學生:
師問:同學們,請看大屏幕,上面有幾件衣服,幾條褲子?
生答:有3件上衣,2條褲子。
師問:好,大家說得對,這幾件衣服,都是老師今天剛剛買的,誰能告訴老師,明天我應該穿這幾件衣服中的哪兩件?
生答:紅上衣、黑褲子……
在這時候,由于學生能夠看到黑板上的圖片,大家自由組合,得出了不同的組合方法。接觸了新事物,學生學習興趣高漲。
同學們爭相上臺來展示自己的組合方案,下面的同學都在發表自己的觀點,在小組合作中把每一種不同的方法都找了出來,并利用白板把每一種上衣和褲子拼在一起,最后通過計算,得出了有6種方法,它正好和列式:3×2=6(種)是一樣的。知道了過程,再來學習方法,就顯得非常輕松了。
三、游戲中學習,讓課堂活起來
教學中,如果一節課都是講例題,做練習。學生就會疲勞,他們的學習注意力就不集中,學習效果就大打折扣。如:在教學“搭配衣服”這節課時,利用先進的“互動小工具”教學軟件進行教學。把游戲、生活與新知融為一體,讓學生在互動中學習。教學前先把這個小軟件介紹給學生,然后提出要求:小猴子要去參加馬戲表演,柜子里有很多衣服,怎么樣穿才最好看呢?讓學生分組討論,派出代表來玩這個游戲,看哪一組的穿法最漂亮。同時,利用這個小軟件把穿了不同衣服的小猴子的樣子在大屏幕中展示出來。通過穿不同的上衣和不同的褲子可以得到M件衣服、N條褲子可以有M×N種不同的搭配規律,鍛煉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四、現代信息技術豐富了課堂教學內容
我們的老師在教學中講解的內容有限。從不講課本以外的知識,學生的知識面相應的就很窄,很多高年級學生他們除了課本的知識以外,其他的懂得很少。老師在上課前,可以根據本節課的相關知識,從因特網上搜索大量的信息。為學生學習數學提供豐富多彩,具有強烈時代感、真實感的素材,有效地提高了信息的數量和質量,成功地為學生的自主學習、自我成長提供了可能。
例如,在教學“圓柱與圓錐”時,課本上只有示意圖。對學生來說只有這些是不夠的,容易引起學生的片面理解。并且這幾個示意圖在我們的生活中并不常見,學生沒有什么經驗。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從網上尋找資料,就能輕易解決這一問題,在因特網上我們可以找到相關的生活中的實物圖片,學生可以通過觀察、比較、分析,從而準確地理解本節課的內容。
在我工作的十幾年中,我多次運用多媒體進行教學,有平時的課堂教學,有校園內的公開課,也參加過鎮分會組織的公開課。實踐證明,利用現代信息技術進行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是我們以后的重要教學方法,它能使學生的學習內容更加豐富,學生的學習興趣更加濃厚,課堂的教學更加生動,讓數學課堂成為更加“有效”的、“精彩”的課堂。
參考文獻
[1]黃娟.關于數學課堂生態的調查與研究[D].蘇州大學,2008.
[2]林雪嬌.構建小學數學生態課堂的策略研究[D].內蒙古師范大學,2019.
[3]劉晨旭.運用信息技術優化小學數學課堂教學[D].天津師范大學,2013.
[4]馬玉連.小學數學課堂趣味化[J].課程教育研究,2019(32):16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