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全
【摘 ? ?要】新課標的發展,使高中教育的發展也有了很大的創新。在進行課程教學的過程中為了盡可能的提升高中生的心理健康,為了使得高中生在高中的時間內更加愿意配合班主任進行學習,因此將心理健康教育法加入到其實際課程教學的過程中是十分有效的。由于高中生還沒有成熟,并且在家的時候,家里人都十分的嬌慣,因此當學校遠離了熟悉的環境就會使得其產生一定的枯燥的情緒,這對學生智力的發育有著不利的影響。而對其進行實際課程教學的過程中加入心理健康教育將會使得學生對學習的興趣得到提升,同時也能使得學生在心理健康教育的過程中逐漸地感受到快樂的存在,對高中生的智力的培養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高中班主任 ?德育工作心理學 ?應用分析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07.056
學生在求學的期間,大多數的時間都是在學校度過,而在學校中,學生與班主任教師之間接觸的時間最長,頻率也最高,因此,班主任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時班主任教師還要負責知識教學之外的學生心理健康情況的教育,這是班主任教師日常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實際班級管理過程中,教師應該善用心理學的技能,進而就可以在實際教學中,針對于高中生產生的不同心理問題進行分析、指導和處理,從而提升高中生的整體心理素質,促使學生形成良好的品行。
一、當前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當前在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中,大多仍然運用著傳統的說教式的教育方式,說教式的德育工作不僅不能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而且往往會引起學生的反感,不能從心理上引起學生的重視,更不能直達學生心底,德育教育的效果并不理想,傳統的德育工作方式已不能很好地適應時代的發展。另外,在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中更加偏向于對傳統美德與集體教育,而對于高中生來說,他們隨著年齡的增長,心理逐漸趨向于成熟,他們對社會、時代發展等內容的關注逐漸加深,但是班主任在德育教育開展時卻不能將這些內容融入進來,德育教育的內容不能很好地滿足學生的需求,忽略了對學生價值觀形成的引導,從而引不起學生對德育工作的興趣,使得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效果不佳。
二、優化措施分析
(一)根據學生的心理發展規律引導教育學生
在高中生中最容易出現的一個問題就是對于網絡的沉迷,這個問題不僅是班主任德育工作中的重要問題,也是家長們普遍關注的一個問題。針對這個問題進行有效的德育教育,就必須要加強對心理學的應用,根據學生的心理發展規律對學生進行引導教育。第一,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與發展,網絡時代已然來到我們身邊,很多教師與家長都認為上網是一件可怕的事情,上網會毀了孩子。其實不然,對于上網并不是一件可怕的事情,可怕的是沉溺其中。而對于高中生來說,他們看似成熟,但是又沒有那么成熟,他們的叛逆心理還是很強的。因此,在針對這一問題進行德育教育,就堵不如疏,在德育工作中,要抓住學生的心理發展規律對其進行有效的引導。為了避免學生沉溺于網絡,那么從家長與教師出發,我們就可以與學生約法三章,給予學生足夠的尊重與信任,網絡可以利用,但是不能過度。這樣,不僅可以從心理上引起學生的認可,還可以促進學生責任意識的形成,使得問題得以有效解決。
(二)采用多種教學方式實施心理健康教育
學校教師都可以在學校內開設心理健康教育專項課程,并且要注意課程的系統性,進而可以利用系統性的講解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識,引導學生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進而掌握相關的知識和技巧,從而可以靈活地調整自己的心態、心理。例如,當今高中學校有各種各樣的選修課程,學校完全可以將心理健康教育作為其中一種選修課程,并組織學生進行學習,從而就可以針對于當今高中生存在的主要心理問題進行系統性的講解、教育、處理,也可以促使學生了解、認識到真正的自己,發現自身存在的心理方面的問題,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健康意識。特別是在考試之前,高中生容易產生焦慮的問題,班主任就可以給學生們舉辦關于“如何克服緊張和焦慮的心理”的專項講座,進而有針對性地提升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成效,也有效提升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三)鼓勵學生進行自我管理
班主任的精力是有限的,不可能隨時隨地對班級進行管理。且班主任若在工作中不考慮學生,不給予學生一定的自主權讓他們自我管理,不僅對班集體的建設極為不利,也會讓學生產生一種不被信任的感覺。這時候,班主任就要大膽放權,引導學生自主組建班委團隊,幫助班主任對班級進行更加高效地管理,也讓學生自我管理。在班委團隊的組建過程中,班主任要善于發掘學生的能力,根據他們的能力進行準確定位與安排,摒棄以往的唯學習成績論,要根據學生的綜合品質來選取班委;同時,實行民主,讓學生選舉出自己心目中的班委,使更多的學生對班級產生歸屬感,讓他們積極參與到班集體的建設中來,不斷強化他們的責任感。班主任在這個過程中要適當引導,不能隨意干涉;將任務交給班委團隊,在完成過程中要堅決支持他們,做他們堅強的后盾;在他們遇到困難時,也要及時給予引導,提供解決思路,讓他們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不斷提升自己的能力。這種讓學生自我管理的方法能讓學生真正成為班級的主人,對增進班集體凝聚力有非常大的作用。
三、結語
在實際高中班級管理過程中,班主任應該根據班級的管理計劃和要求以及學生的實際情況運用相應的心理學知識和技能,在班級內設置正確的、合理的班級管理辦法,不僅要在班級內利用多種途徑為學生營造出良好的學習氛圍,還要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的關心與愛護,進而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讓師生之間成為朋友。另外,教師還應該深入的對教育心理學進行研究,并且深入了解每一個學生的心理變化情況,形成檔案,進而可以針對不同的學生采取多樣性的心理指導,從而改善學生的心理狀態,促使學生可以快樂、健康的成長和學習。
參考文獻
[1]方龍珠.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中積極心理學應用的研究分析[J].數碼設計,2017(11).
[2]賴德輝.新課改背景下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理念及方法芻議[J].課程教育研究,2018(34)
[3]劉紹鋒.新階段下高中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創新策略探析[J].教學管理與教育研究,2017,2(18).
[4]王鸞.新階段高中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創新[J].課程教育研究,201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