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小芳 劉江濤
【摘要】 對外漢語口語教學的宗旨是提高學習者的口頭交際能力,但在我們傳統的教學模式下,需要講解的教學內容占據大量的課堂時間,而提高口語交際能力的關鍵是讓學生多開口說話,這與口語教學的宗旨相違背。藍墨云班課翻轉課堂的出現扭轉了這一趨勢,踐行了把課堂時間還給學生的可能性。
【關鍵詞】 藍墨云班課;翻轉課堂;對外漢語口語教學;應用
【中圖分類號】G434?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8264(2020)18-0087-02
課題來源:銅仁職業技術學院2019院級課題,編號2018sk03。
一、傳統教學課堂的口語訓練學時不足
對外漢語口語教學的特殊性,要求它需要真正地做到以學生為中心,要求教師在課堂上增加學生的話語量,楊慧元(2007)認為,“學生操練和教師講解的時間比例,綜合課,學生的練習時間不能少于60%;口語課,學生的練習時間不能少于70%。”而孫瑞、孟瑞森、文萱(2015)等人對北京師范大學、首都師范大學、廣西大學三位經驗豐富的口語課教師的課堂教學過程進行錄音并轉寫成文字,發現學生話語量比例遠遠低于60%。現有的教學模式很難實現這一要求。在目前的教學中,每課的學習一般是四個課時,前兩個課時為生詞、課文、邊學邊練(課文習題)及功能句的學習和講解,后兩個課時是課堂活動與練習部分。拿前兩個課時來說,在傳統的以講授法為主的口語教學生中,教師為了完成教學大綱所規定的生字詞音形義和用法的講解、課文內容結構和句法的講解、習題講解、功能句用法的講解等大量的教學內容,根本做不到留下太多的時間給學生,無法保證學生在課堂上有充足的練習時間,最多能夠保證學生能夠跟老師讀生字詞,跟讀課文,但因課堂時間有限,很難讓每個學生都有開口說話的機會。學生在課堂上單獨開口說話時,教師能夠從中聽出學生發音的正確與否,并能針對發音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糾正,這個教學的互動過程在口語教學中很重要,但傳統的教學模式很難做到讓每個學生都有單獨開口說話的機會。“翻轉課堂”的出現,扭轉了傳統教學模式中學生開口少的機會,而“藍墨云班課”這一現代科技平臺的出現,為“翻轉課堂”提供了實現的場所。
二、藍墨云班課為對外漢語口語教學的“翻轉課堂”提供了物質基礎
“藍墨云班課”是2014年北京智啟藍墨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專門為教學而研發的一款手機應用軟件,它具有點名(簽到)、發送圖片、視頻、音頻、教案、ppt課件、網頁鏈接、作業等功能,還具備云教材學習、作業/小組任務、活動庫、投票/問卷、頭腦風暴、輕直播/討論、測試等教學活動,此外,經驗值獲得、心意卡片、小組方案、掛科預警等功能起到督促學生學習的功用,極大提高了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翻轉課堂”是一種教師創建教學視頻、學生在課前觀看教學視頻、然后回到課堂上與老師和同學進行探討并完成作業的一種新興教學模式。它顛倒了傳統教學模式中的“課前預習+課堂講授+課后作業”,變為“課前學習+課堂運用+課后復習”的教學模式,改變了學生在傳統教學模式中的被動學習角色。藍墨云班課的“翻轉課堂”主要依靠電腦或者手機實現,據筆者觀察,現在的高校學生大多數同學都有筆記本電腦,即使個別沒有電腦的同學也都有手機,加上我院實現校園網全覆蓋的網絡條件,為“翻轉課堂” 的實現提供了充分的物質保障。
“翻轉課堂”的特征非常適用于對外漢語口語教學。對于口語教學來說,藍墨云班課平臺可以通過手機或電腦上傳教師根據本節課制作的教案、ppt,也可以上傳教師關于本節課所補充的輔助教學資源的網址鏈接,非常有利于學生的課前學習,這就為課堂練習留下充分的時間。此外,課前的預習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他們主動地去探索學習,因為在課堂上要就相關問題進行討論,學生就會有意識地去思考,對于不明白的問題會主動地尋找相關的學習資料,這樣能大大地拓寬他們的學習視野,不斷增加他們主動去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藍墨云班課的翻轉課堂在對外漢語口語
教學中的優勢
(一)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通過一年的教學實踐得知,這種課前學習的方式,能夠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學生在觀看教師錄制的教學視頻和布置的教學任務時,會主動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去查詢學習資料。在完成教師布置的教學任務時,學生會主動在藍墨云平臺的“小組任務”中與同學一起討論解決的方案,如果遇到小組成員一起還解決不了的問題,他們就會通過“答疑/討論”去尋求老師的幫助,而傳統的教學模式很難保證學生做課前預習,學生大多數只是被動地等著教師在課堂上傳授知識。
(二)延長了學生學習的時間。傳統的教學方式把學生的學習主要放在課堂上,主要采取教師講解加學生少許練習的方式,然后再布置一些課后作業,學生學習效果取決于課堂上90分鐘所獲得的知識。而新的翻轉課堂模式把教師的講授放到了課前,而且觀看時間和次數不受限制,拓寬了學生的學習時間,為他們在課堂上進行練習留下了充分的時間。課后教師和學生可以在平臺上交流,學生之間可以一起討論問題,延長了學生課后學習的時間。
(三)“翻轉課堂”對師生的要求進一步提高。“翻轉課堂”要求教師提前把錄制的教學視頻傳到藍墨云班課上,這無疑對教師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教師提前準備教學資料,錄制教學視頻,準備一些練習資料供學生討論或檢查自己學習視頻的效果。課堂上教師要有針對性的組織學生鞏固和運用課前學習的內容,對他們學習中存在的困惑進行答疑,針對每個學生學習的不足進行有差別的個性化指導和練習。課后針對學生的學習情況,設置可以鞏固教學內容的主觀題或者客觀題。
四、藍墨云班課發翻轉課堂在對外漢語
口語教學中的實驗
(一)實驗對象。本研究選用了筆者所教的兩個班為實驗對象,在這里分別命名為一班和二班,一班是初級班,他們學習漢語的時間為三個月,人數為29人。二班是中級班,他們已經學習了一年的漢語,人數為11人。因留學生人數有限,沒有平行班,故而對照組為上一學年漢語水平相近的學生。這兩個班級的參照物為上一學年同等水平的接受傳統教學模式的留學生。
(二)實驗內容。一班所選取的實驗內容為王淑紅等編著《發展漢語·初級口語1》的第12課《我在北京學習漢語》(北語語言大學出版社,2012年版),二班選取的是同版本《初級口語2》的第20課《千萬別再丟了》,兩個班級的授課教師都是筆者。
(三)實驗過程。在云班課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中,首先在手機及筆記本上下載了云班課的教學軟件,分別創建了班課號為540221和998670的一班和二班,并協助學生進行下載及邀請他們全部加入到所屬班級的云班課,然后把事先準備好的教案(教學目標、重難點、時間、過程)、課件(生詞的音形義及其用法)及教師錄制的教學視頻傳到班課上,要求學生課前獨自學完上述教學內容完成課文(一)、課文(二)的邊學邊練習題并把作業答案以語音的形式發給老師,同學們若有問題,可在答疑/討論進行交流。
課堂上,教師首先答疑解惑,解決學生觀看教學視頻及做習題時所存在的疑惑;選取生字詞引導學生遣詞造句,讓學生在一定的語言環境中學以致用; 學生分組或者分角色練習對話,教師對發音不準確的詞語進行糾正;組織學生討論課文中的功能句,并結合學習和生活實際仿照功能句說出類似的句子;拋出話題并舉例,引導學生在平臺上進行課后討論。
(四)實驗結果。和傳統的教學相比,班課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的優越性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教學時間上,由于翻轉課堂的課前學習,它用兩個小時完成了傳統課堂4個小時完成的教學。
2.課程參與度上,此教學有云班課教學平臺、教學資源和教師的錄制的講課視頻,學生的參與度比傳統的課前預習高,而且便于教師通過設置經驗值來監督學生進行學習,中級班的學生參與度90%以上,初級班的參與度為85%以上,傳統的教學在學生的課前預習方面只能被動地依靠學生的自覺。
3.課堂上學生開口說話的時間上,新的教學方式留給學生更多開口說話,由于課前已經學習了傳統教學模式下的教學內容,課堂上留給學生進行造句、分角色對話、討論問題的時間較為充裕。
4.學生的主動性上,翻轉課堂下學生的主動性更高。如果學生課前不主動學習相關內容,課堂上可能跟不上教學進度,所以學生會更主動地學習相關內容,主動查詢相關資料,主動與老師和同學進行交流,主動參與班課討論,這些主動的學習還可以讓學生獲取相應的經驗值,參與的越多,經驗值越高 ,這也是鼓勵學生學習的一種方式。
5.通過初級班和中級班的教學得知,漢語程度越高的學生使用云班課所取得的效果越好。筆者在課后討論環節,為初級班拋出的題目是
讓中級班同學列舉做過哪些和環保有關的事情,11人中有10人參加了討論,他們列出“不亂扔垃圾、少用袋子、多走路少騎自行車、多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少開車、出門時把電關上”等環保的方式方法,取得了預期的效果。針對中級班,筆者還給出了一組客觀題,題目為哪些是和環保有關系的做法?(A.多種樹B.上課經常遲到C.不吃早餐D.不用洗衣機洗衣服E.爬樓梯,不坐電梯)10位同學參加了答題,4位同學選擇了ADE,6位同學選擇了A,從選擇結果來看,同學們明白了什么是環保這個概念,只是6位選擇A的同學沒看清楚是多選題。同樣,筆者也根據課堂所學內容為初級班的同學設計了“討論身體健康”的題目,結果是17人參加了討論,但沒有同學能夠看懂題目。故而,漢語程度越高的學生,班課的參與度越高,使用翻轉課堂的效果也就越好。
參考文獻:
[1]楊慧元,課堂教學理論與實踐[M].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版,2007:87.
[2]孫瑞,孟瑞森,文萱.“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對外漢語教學中的應用[J].語言教學與研究,2015,(03).
作者簡介:
殷小芳,女,銅仁職業技術學院副教授,主要從事對外漢語教學研究。
劉江濤,男,銅仁職業技術學院講師,主要從事漢語詞匯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