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社會主義進程逐步加快的背景下, 群眾文化活動的開展工作備受關注,其不僅是人民群眾精神文化建設的主要組織形式,也是提升人民群眾文化素養的重要途徑。新媒體逐步滲透到人們生活與工作的各個方面,現階段人們實際獲取信息的方式逐步增多,為了能夠更好的推廣群眾文化活動,就要充分利用新媒體資源,逐步向信息化和專業化方向轉變,創新文化活動開展形式,加快人民群眾文化素養提升效率。
【關鍵詞】新媒體資源;群眾文化活動;開展形式;文化素養
【中圖分類號】G206?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文章編號】2096-8264(2020)36-0079-02
目前人民群眾的整體生活水平全面提升,群眾文化活動建設工作關注度逐步提升。在新媒體發展背景下,人們生活方式發生了巨大改變,無形中也為群眾文化活動創新形式提供了重要幫助。為了實現構建和諧社會目標,在實際開展群眾文化活動期間,就要結合新媒體發展趨勢,創新群眾文化活動開展形式,對新媒體互動性與高效性充分應用,明確群眾文化活動開展意義,制定更符合新媒體時代的群眾文化活動開展要求方案,實現提升人民群眾綜合素養目標。本文就是從開展群眾文化活動的意義入手,展開闡述,針對在新媒體時代如何創新群眾文化活動開展形式進行全面探討。
一、開展群眾文化活動的意義
在實際開展群眾文化活動期間,人民群眾積極參與其中,在認識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礎上,能夠滿足精神需求,對于提升人民群眾文化素養、推動精神文明建設工作順利開展具有重要意義。如將博物館作為群眾文化活動開展的重要場地,以此來拓寬人們視野;將社會文化作為核心內容豐富也與社會生活。群眾文化活動自身具有“服務”功能,能夠讓人民群眾在文化活動中體驗到快樂;在落實活動開展工作期間,群眾文化活動自身具有“教育”功能,將道德規范融入其中,在明確群眾文化活動開展主題和導向性的同時,豐富群眾文化活動內涵,增強人民群眾文化素養。群眾文化活動具有“審美”功能,始終堅持積極向上的開展理念,有效提升人民群眾的審美能力。
二、新媒體時代背景下對群眾文化活動的影響
(一)正面影響
在新媒體時代背景下,為群眾文化活動的開展增添了新動力。如在實際開展群眾文化活動期間,將視頻和圖片作為主要形式,在不斷豐富文化傳播模式的同時,增強群眾文化活動開展趣味性,從而吸引更多的人們參與其中,具有較強的宣傳作用;對新媒體時代的各項資源充分利用,構建微信公眾號、微博官方網站,在打破時間和空間限制的同時,增強群眾文化活動互動性與有效性[1]。這樣在微信和微博的官方平臺中,就能夠收集人們群眾對活動的實際訴求和建議,在創新群眾文化活動開展形式的基礎上,全面提升群眾文化活動開展科學性。
(二)負面影響
即便新媒體技術具有多種優勢,也為群眾文化活動的開展提供了諸多幫助。但是也正因如此,人民群眾過于依賴手機、電腦等智能設備,將其作為獲取文化信息的主要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忽視了群眾文化活動開展的必要性,長時間就會使人民群眾對文化活動和文藝演出失去興趣。
此外,在網絡體系中也有很多的負面信息,無形中就會對人民群眾的判斷造成影響,甚至還會產生較為負面的輿論影響,嚴重阻礙著群眾文化活動的順利開展。
三、新媒體時代群眾文化活動開展的新形式
在新媒體時代的作用下,在實際開展群眾文化活動過程中,要認識到新媒體對此項工作的重要性[2]。緊緊結合新媒體時代社會發展趨勢,制定完善的群眾文化活動開展方案,積極抵制新媒體對群眾文化活動開展的負面影響,使新媒體充分發揮功能作用,為各個區域群眾文化活動的開展提供保障。
(一)充分應用新媒體資源,豐富群眾文化活動內容
現階段網絡信息技術被各個領域充分應用,也為新媒體創造了更多豐富的信息資源。為了能夠順應新媒體時代發展趨勢,為了能夠創新群眾文化活動開展形式,就要充分應用新媒體資源,豐富群眾文化互動內容,做好信息資源儲備工作等。如在對新媒體資源進行利用期間,可以在網絡上多種多樣的傳統文化資料,將其作為群眾文化活動開展的指導性依據;同時還要對不良信息、惡意信息進行過濾和抵制。新媒體時代背景下的信息資源更新速度都非常快, 同時也具有較強的及時性,在使群眾文化活動緊跟時代發展趨勢的同時,能夠將更多的當今社會文化熱點展現給人民群眾,在吸引更多人參與群眾文化活動的同時,提升群眾文化活動宣傳效率。
(二)以新媒體為活動載體,創新群眾文化活動平臺
新媒體發展水平逐步提升,各個區域在開展群眾文化活動期間,充分利用新媒體載體,不斷拓寬文化知識內容傳播途徑,達到創新群眾文化活動平臺構建方式的目的。傳統形式下所開展的群眾文化互動,基本上是需要人們面對面地進行交流和互動,人民群眾的參與率比較低,不利于群眾文化活動開展效率的提升[3]。但是現階段將新媒體作為群眾文化互動載體,組織人員通過應用微信、微博、QQ等多種不同載體,構建群眾文化活動組織體系,在網絡的輔助下向各個單位、個人發送與群眾文化活動相關的文件,有利于簡化群眾文化組織開展步驟,有利于提升群眾文化活動組織開展有效性。這樣人民群眾在參與文化活動期間,如遇到答案難以統一的問題時,就可以在微信群聊中進行互動探討,在明確群眾文化活動細節內容的同時,保證此項群眾文化活動順利開展。
(三)高效應用多媒體技術,優化群眾文化活動結構
新媒體技術的發展,對于優化群眾文化活動結構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如視頻、音頻、 圖像處理技術等都屬于新媒體技術的范疇,都為群眾文化活動的開展提供了技術支持。
在對新媒體技術進行應用構建群眾文化活動平臺期間,使新媒體技術表現形式發揮功能作用,為群眾文化活動的開展增添新動力。比方說我國藏區文化單位,就是將動畫、小視頻、小游戲等多種新形式作為核心形式,對群眾文化內容進行宣傳,在滿足新媒體時代群眾文化活動娛樂需求的基礎上,讓更多的人參與到群眾文化活動建設工作中,使其充分發揮對人民群眾的教育功能[4]。國家政府在實際宣傳相關政策期間,也可以將具體內容制作成動畫或是視頻,通過這樣的方式增強人民群眾對其喜愛度,提升區域群眾文化宣傳效果。
(四)緊跟新媒體時代展趨勢,加快群眾文化信息化建設
開展群眾文化活動期間,基地的選擇與確定工作至關重要。這就要緊跟新媒體時代發展趨勢,逐步加快群眾文化信息化建設工作速度,在對新媒體技術進行應用的基礎上,逐步使群眾文化活動向信息化、便捷化、智能化方向發展。如要構建官方文化網站,將每一個區域的文化意識信息和活動內容公布到網絡上,從而為人民群眾獲取更多文化信息拓寬渠道。同時還要對網絡信息技術進行充分應用,研究并開發出更多具有特色的手機客戶端,并要將政策、法制、文化等各項信息融入其中,使人民群眾通過手機端就能夠實時了解文化信息變化的實時動態。
(五)明確新媒體內涵,培養更多新型文化工作者
在開展群眾文化活動期間,需要具有專業性的文化工作隊伍。在新媒體時代背景下,群眾文化活動工作者需要緊緊結合現代化信息技術,全面提升自身專業能力和綜合素養;各個區域的群眾文化活動組織單位,也要逐步加大資金已投入力度,為后續開展教育與文化宣傳工作提供資金保障[5]。
在此期間,能否明確新媒體內涵非常重要,在提升文化工作者文化素養和職業道德素養的同時,不斷創新新媒體技術應用形式,從而為群眾文化活動向信息化和專業化方向轉變提供諸多人才。相關的文化單位還要應用網上征集、網上培訓、網上考核等方式,逐步加大對群眾文化活動組織人員的管理力度,進而為社會培養更多優秀人才。
四、結語
綜上所述,群眾文化活動是社會精神文明建設的一項重要組成因素,新媒體時代對群眾文化活動的開展提出了更多要求,這就要求群眾文化活動組織開展單位,要精準掌握開展此項工作的意義,對多媒體資源和技術充分應用,在明確多媒體內涵和應用影響內容的基礎上,使多媒體技術充分發揮有優勢,對群眾文化活動的形勢、結構、發展方向進行創新,以此來豐富現代化社會人民群眾的文化生活,為后續構建和諧社會創造條件。
在開展群眾文化活動期間,緊跟新媒體時代發展趨勢,讓群眾文化活動的內容和形式向信息化、完善化、專業化方向發展,豐富人們精神世界的同時,為社會主義文明建設工作貢獻力量。
參考文獻:
[1]王莉.解析新媒體時代群眾文化活動開展的新形式[J].文淵(中學版),2019,000(002):288.
[2]蘇秀花.解析新媒體時代群眾文化活動開展的新形式[J].神州(上旬刊),2019,000(002):280.
[3]胡安妮.如何在新媒體時代環境下推廣群眾文化工作[J].環球市場,2020,000(007):260.
[4]王恒華.新媒體時代壯族民歌的保護與傳承[J].北方音樂,2019,039(023):47-51.
[5]盧凌虹.關于新媒體環境下開展群眾文化工作的思考[J].文藝生活·文海藝苑,2020,000(004):243-244.
作者簡介:
邱岳英,女,福建泉港人,助理館員,研究方向:群眾文化中的視聽傳媒、文學藝術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