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鶴憧
中圖分類號:G820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009-9328(2020)06-052-02
摘要 隨著2017年中國籃協主席姚明正式主持發布《小籃球規則》、我國籃球未來發展規劃和戰略方針的制定,中國籃協對小籃球計劃的開展予以厚望,希望通過小籃球運動的開展更好地建設中國籃球的地基,以此挖掘籃球人才,擴充后備人才規模,不斷的為我國培養高水平籃球運動員。作為小籃球前線的教練員是組織開展小籃球相關活動的人員之一,如何通過教學使學生在小籃球競賽時候能夠有所收獲,并且展現自我是教練員們應該思考的。
關鍵詞 小籃球;教學;策略;方法
近年來,為了使中國籃球能夠更好的發展,國家把視線逐漸聚焦在中國籃球后背人才工作上。自從中國籃協在提出小籃球的發展規劃之后,各地區紛紛響應中國籃協的號召舉行小籃球活動,社會各行業也參與到其中。2017年《小籃球規則》的頒布對于小籃球賽事的全面普及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更讓奮斗在中國籃球第一線的體育人充滿希望,為小籃球的事業起到了指向標的作用。《小籃球規則》為小籃球競賽制定了一系列異與成年人競賽的標準,更為謹慎的考慮到了參與者的身心條件,為小籃球的教學訓練奠定了基礎。小籃球活動的開展利于增強少年兒童的體質,同時又可以為優秀籃球運動員的培養奠定好基礎,由此可以吸引更多人參與到中國籃球事業中來,以此提高各行業人員素質。
在小籃球一系列活動中,教練員是重要的角色之一。教練員主要從事運動員的培養工作,在日常的訓練中不僅是老師,也是朋友,教練員的作用很難代替。面對參與到小籃球運動中的學生,主要是培養學生對于籃球運動的興趣、掌握籃球的基本技術。在小籃球教學中應對學生進行了解,選擇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為學生們建立信心,積極參與到籃球活動中來。本文將通過闡述小籃球的特點與參與者自身的特點,對教練員教學提出建議,希望能夠對中國籃球事業有所助益。
一、小籃球運動特點
小籃球運動在《小籃球規則》發布之前實行的速度很慢,小籃球競賽寥寥無幾。比起籃球的發展歷史,小籃球的歷史并不長。我國很多的專家通過實時跟進國際籃球的研究發現,很多的籃球運動員的成長得益于兒童時期參與籃球運動的經歷,童年時期經歷及訓練都為運動員的生涯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小籃球運動是面向12歲以下學生為主要參與者進行的活動。為了能夠讓學生的身心更好地發展,適應籃球運動,體驗籃球帶來的樂趣,把競賽分成了U6、U8、U10、U12這四個年齡組別。小籃球的宗旨是針對12歲及以下的少年兒童,從激發興趣入手,改變成人比賽的規則以適合孩子們的身心發展規律。
由于小籃球是面對6至12歲的學生為主要目標而開展的運動,所以規則與成年人競賽有所不同。《小籃球規則》以國際五人制籃球規則為基礎,針對12歲以下少年兒童的身心條件對其進行了改變,降低了少年兒童參與籃球運動的能力要求,并且能夠使他們抱有興趣來嘗試進行籃球運動。相對比國際五人制籃球規則,小籃球的場地相對縮小、籃筐高度下降、比賽時間改變,我們可以看到這些改變突出了小籃球運動“小”的特點,這些改變都是是經過對學生身體情況進行判斷之后變動的。在比賽過程中,經過團隊的一番拼搶、傳球,最終實現進球的目標,這體現出了小籃球運動的團隊性與合作性。
二、參與者特點
6至12歲的少年兒童好動并且充滿好奇心,可塑性高。讓這個時期的學生接觸籃球運動,能夠很容易讓他們對籃球這項運動產生興趣,在活動的過程中與其他學生進行溝通交往,收獲友情的同時收獲快樂。
對于未來想要發展成為籃球運動員的學生們來說,這段時期是培養他們身體協調性、穩定性、柔韌性的黃金時期。籃球是團體性運動,通過使學生參與到小籃球運動中,可以培養少年兒童的溝通能力與協作能力,為之后青少年時期的成長做好鋪墊。
參加籃球活動,可以從小培養學生鍛煉的習慣,促使他們保持良好心理狀態,增強自信心,為之后走向社會打下基礎。能夠使學生們全面發展、培養吃苦耐勞、面對挫折,向目標成長的好方式就是讓他們參與到小籃球活動中去。
三、小籃球教學方法及策略
隨著《小籃球規則》的發布,很多學校都參與到了小籃球運動中,但是有一部分學校開展小籃球活動只是為了應付各級、各類別的競賽,以參加比賽取得榮譽為主要目的,因此忽視了學生的普及教育。籃球運動要面向全體學生普及,而不是當作學校體育榮譽的試金石。小籃球運動面向6至12歲學生開展目的最終目的是教會他們一種鍛煉的方式,并通過鍛煉養成一種習慣,在有所收獲的同時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促進學生身心成長。教練員作為運動訓練中主要的角色之一,要尋找可行方法,使學生受益。
(一)因材施教,區別對待
6至12歲學生性格差異明顯,有的學生活潑好動,有的學生乖巧安靜,性格特質各異。教練員要根據同一個年齡的不同階段制定不同的教學計劃,保證學生們能夠最大程度的獲益,吸收運動技能,在之后的訓練中進行強化。6至12歲的學生心思靈巧,擁有強大的好奇心,一旦他們擁有興趣,入門之后將會飛快地成長。與此同時,教練員要學會傾聽,12歲的少年兒童思想單純,好勝心強,但溝通與理解能力不強,這時教練員需要站出來開導教育,讓學生學會團隊協作與溝通。教練員帶領的是一個團隊,在對學生進行教育的時候,不要忘記學生各有所長,要盡力激發他們的潛能,這樣才能使他們在實踐中發揮最大的作用,使學生獲得成就感。
(二)少講解,多示范
少年兒童在學習的時候以興趣為主導,會對知識進行實踐,動作進行模仿。12歲以下少年兒童的語言能力在緩慢提升,但在進行集體教授的時候,團體中學生的語言能力還是擁有差別。在對少年兒童進行教授的過程中,教練員要仔細斟酌,選擇學生能夠理解的方式進行講授,講授籃球動作的同時要進行動作的示范。在學生清楚動作環節的順序、能夠大致模仿出動作之后,再為學生強調技術動作的特點。
(三)將教學的內容融入到實踐當中
在進行完籃球技術動作的教學之后,教練員要帶領學生們把技術動作融入到實踐當中。教練員應考慮到學生的年齡和身體情況進行分組,在訓練中制定不同的要求與目標,以最大限度地使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在進行小籃球訓練的時候應以各種形式的籃球游戲為主要形式,在激發學生對于籃球興趣的同時,頑固籃球運動技能。與此同時,教師要善于設計開發與籃球相關的游戲,在促進學生身心發展的過程中引導其進行籃球活動,使學生之間增加溝通,懂得協作。
(四)對練習項目進行融合創新
在對12歲以下少年兒童進行鍛煉的過程中,要將多種技術動作組合起來進行訓練,盡量少做單一或原地動作的練習。因為這不符合少年兒童的神經發展系統,也不符合兒童的心理特點。但若采取和成年人同樣的練習方式,也會使訓練變得枯燥死板。教練員應采取趣味教學,調動學生積極性與競爭性,將不同的技術組合在一起,將訓練項目進行創新,比如“傳球捉魚”、“運球過障礙物上籃”等。多構思這樣的訓練方式,將技術融合在一起,這樣不僅能與比賽情景結合,學生也不會感到乏味,在感受樂趣的同時有所收獲。
四、結語
綜上所述,教練員要充分了解到學生的身心特點,因材施教、區別對待,這樣才會使學生有所收獲,完成教學目標。小籃球事業的發展是環環相扣的,各行各業需要革新對于籃球的觀念,用開闊的眼界來引導小籃球事業的發展。教練員作為最前線的人員,需要積極的參與到籃球的相關培訓之中,完善籃球理論知識,不斷跟進世界籃球最前沿的研究,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帶動學生參與籃球運動的熱情,在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同時,為中國籃球后備人才的輸送做好保障,為中國籃球事業的發展盡一份力,相信在未來,中國籃球事業能夠發展得更好。
參考文獻:
[1]謝遠見.分層教學顯成效——小籃球運球技術的分層施教[J].中國學校體育,2014(11):90.
[2]戴柳英,劉曉慶.小籃球運球教學設計(水平三)[J].體育教學,2011,31(05):61-62.
作者單位:北京體育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