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俊濤
【摘 ? ?要】在如今的初中數學教學中,存在著部分教師缺少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的問題,從而導致了教學效率的低下。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教師必須積極探索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學方式,用科學有效的方法教育學生,提高學生對于數學學習的積極性,從而達到提高初中數學教學效率的目的。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教師只有堅持從日常點滴的教學中積累和反思經驗,教學方式才能有實質性的優化,教學效率才能逐步提高。
【關鍵詞】初中數學 ?教學方法 ?教學效率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03.070
初中教學承接了小學的學習內容,又要為學生以后的學習打下基礎,致力于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因此教師要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既要考慮到學生在小學階段學習的內容和學生的學習能力,也要注重于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能力。而根據筆者觀察,大多數教師的初中數學的教學過程,都存在著效率低下的問題。因此筆者將以初中數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和解決方法為主題,探討教師該如何提高日常教學的效率。
一、初中數學教學的現狀及效率低下問題
初中數學的教學效率低下問題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是教師的教學效率低下,另一方面就是學生的學習效率低下。教師的教學效率往往和學生學習效率息息相關,它們相互制約又相輔相成,而大多數的初中數學課堂中存在的問題根源都在于這兩點。
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它常常出現在教師的教學目標中,這一現象也體現出了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那就是大多數教師還沒能掌握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方法。在初中數學的課堂上,很常見的場景就是教師口若懸河,斗志昂揚地為學生講解知識點,而學生在講臺下昏昏欲睡,兩者往往形成強烈反差。這就是教師所采取的教學方式有需要改進的地方,原有的教學沒有考慮到學生的實際學習能力,也沒有關注到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這就導致了教師教學效率的低下。
而初中階段的學生,剛剛離開小學簡單輕松的學習環境,突然一下子來到學業較為緊張的初中校園,難免會出現跟不上學習進度的問題。學生在課堂上難以集中精神,課下沒有一套有效的“預習——學習——鞏固”的體系,再加上教師在這一過程中如果不能起到積極的引導作用就容易導致學生學習效率的低下。
二、如何提高初中數學教學效率
(一)教師應確立明確的教學目標
在教學開始之前,教師應當對于這一節課的教學目標心中有數,教學計劃要盡量的詳細具體,也要著手于轉變自己的教學方法。在課前多做準備、多下工夫,在兼顧學生學習進度和學習效果的同時,要變“教師決定教學進程”為“教師主導教學進程”。這也就要求教師要把原先單一的注入式教學改變為啟發式教學。合理設計教學的每一個環節,注重學生學習的需要。
教師的教學計劃還有一個重要的作用就是合理分配教學時間。在一般情況下,教師所擁有的教學時間有限,一旦教師在教學中出現了時間分配不合理的問題,就很容易導致教學的進度被拖慢。因此教師如果在課堂開始之前就合理分配教學時間、明確教學目標,在課堂上就更能夠合理地把控教學進度。對于教學重難點的把握也就更加精確,教師的教學效率提高了,學生在課堂上也就更容易理解學習的內容。
(二)采取多媒體教學手段
多媒體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能夠很好的提高教學效率,由于多媒體豐富多彩特質,將數學教學和多媒體結合,能更好的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用豐富多彩的教學內容讓學生的思維集中到教學內容上去,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而且多媒體教學有著簡明易懂、節省時間的特點。對于一些學生難以理解的概念,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的方式,將內容呈現給學生,往往那些口頭說不清楚的概念,在音頻、視頻、動畫等媒體的幫助下會變得容易理解,也就節省了教師的教學時間、提高了教師的教學效率。通過多媒體教學教師可以將抽象的數學符號、枯燥的數學定理、復雜的證明過程呈現出來。
(三)綜合考慮學生的學習能力
學生的學習能力有限,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考慮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接受能力,教學方法應當符合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教師應當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合理安排教學內容,以學生為主體來安排教學內容。比如在剛開始學習二元一次方程時,教師就可以適當地采取循序漸進的方法,在剛開始側重于讓學生了解概念,打牢基礎,用分層次教學的方法,讓學習的難度循序漸進,由繁入簡才更符合學生的接受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四)將學習習慣的養成貫徹教學始末
初中的學生,在剛接觸到初中課程時,難免會出現不知道該如何學習的情況。而且在小學的學習中,如果學生沒能夠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在初中學習中這樣的學生也會遇到困難。因此教師要將教學的一部分精力放在學習習慣的養成上。要對于學生的學習能力有充分的了解,要及時發現在學習中有困難的學生,積極解決他們的問題,給予他們更多幫助。
“預習——學習——鞏固”這是一套行之有效的學習方法,而很多學生往往難以將這樣的方法落實到實處。因此教師要在培養學生學習習慣這一點上多下工夫,要幫助學生養成課前預習、課堂上認真學習、課后及時復習的習慣。長此以往學生就能在日積月累下摸索出一種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幫助學生養成學習習慣在起步時期肯定是艱難的,但是一旦學生已經養成了習慣,就必定能夠提高數學教學的效率。
(五)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常言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然而在實際的學習中,想要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是略顯困難的,但是教師必須清楚的一點就是培養學生興趣的收益也肯定是豐厚的。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也是十分重要的,教師可以將數學問題和學生實際生活結合起來。比如在學習概率這一課時,教師可以設置一個超市抽獎的情境,在一個大圓盤上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的面積各不相同,怎樣才能算出一個人得到一等獎的概率呢?通過設置這樣生活化的問題,讓學生認識到數學是真真切切的來源于生活、讓學生親身感受數學的魅力,也就能從學生厭惡數學的根源做起,改變學生學習數學的心理,讓學生愛上學習數學。
初中數學教學效率的提高絕不是一蹴而就的,這個目標的實現需要教師和學生雙方共同的努力,這也就對于教師的日常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教師要投注更多精力在提高教學效率上,創建更加高效有序的數學課堂。
參考文獻
[1]陳新良.淺談如何有效提高初中數學的教學效率[J].東西南北:教育,2019(8):84-84.
[2]王敬鋒.試論如何有效提高初中數學教學效率[J].數學學習與研究:教研版,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