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仕鳳
【摘 ? ?要】寫作作為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生組織語言進行文字描述和創作的一個過程。因此,小學生不僅需要認真積累寫作素材,積極發現生活中的閃光點,教師還應該結合閱讀活動來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切實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書面表達能力以及語文學習的綜合能力,這樣才能激發學生的寫作積極性,培養他們良好的文學創造力。
【關鍵詞】小學語文 ?作文教學 ?方法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03.142
在新課改背景下,我國對小學生語文教學有了許多方面的改進,我們在對小學生采取義務教育的同時,還對小學生教育教學方法進行了改進,以期能通過全新的教學模式對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方法進行改進與創新,對小學生進行作文教學的改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小學生作為新時代的生力軍,對其進行思想方面的培育,寫作方面的鍛煉,對其創造性思維的培養具有重要意義。筆者對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方法的創新進行了探討與研究,僅供參考。
一、小學作文教學的問題
(一)學生寫作欠缺真實情感
小學階段的學生思想和心智并不成熟,他們個性天真浪漫,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中明確規定,小學作文,應該寫出真情實感。然而,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形式化問題十分嚴重,學生雖然掌握了作文的表達技巧,但是卻沒有積極融入自己的真情實感。
(二)教學示范性不足
小學生熱衷模仿,他們最善于模仿的就是自己的父母、教師,在信息化時代的到來下,小學生視野范圍越加廣闊,他們開始具有獨立的思維,部分學校甚至開始質疑教師的能力。為此,教師必須要發揮出示范教學作用,消除學生心中的疑惑,讓學生可以真正的信服教師。
二、優化措施分析
(一)多措并舉,調動學生寫作熱情
充分尊重學生意愿,培養其對寫作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寫好一篇作文的源動力。從一點一滴培養學生對事物或事件的描述能力、觀察能力,有一雙善于發現的眼睛、一顆善于思考的心、一雙善于記錄的手,從孩子的天性出發,用他們感興趣的事情賦予其成就感,從而帶動他們的自信。兒童心理學家皮亞杰說:“兒童是個有主動性的人,他們的活動受興趣和需要的支配,強迫工作是違反心理學原則的,一切有效的活動必須以某種興趣為先決條件。”定期組織交流分享,互通有無。在班級開展形式多樣的作文交流分享活動。教師聲情并茂的朗讀優秀作文,或者請作者自行朗讀,或是讓學生作為作文的評審老師,選取自己認為出色的作品并指出該作品出彩的段落。取其長處補己之短,久而久之,讓學生消除對作文的抵觸心理,期待作文分享的過程,享受思維火花的碰撞,增強學生對作文的興趣和信心。
(二)激發學生興趣
學生的學習與發展存在一定的規律,教師要遵循學生的發展規律開展語文作文教學。而且,小學生的年齡還小,生活閱歷和經驗不足,這同樣是學生對寫作產生畏懼心理的因素。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教師要將學生的寫作興趣充分的激發。興趣是學生學習知識,提高自身能力的最佳動力。所以,教師將學生的寫作興趣激發,學生才會主動的投入到作文學習中,實現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效率。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學習和體驗生活的機會,在將課堂教學內容豐富的基礎上,為學生舉辦多種課外活動,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而且,學生有了真實的體會,才會將自己的情感和感受生動的表達。激發學生的習作興趣是開展高效作文教學的前提。
(三)多角度培養學生觀察能力
小學生從家庭到學校常規的兩點一線,所見所聞很受限制,雖然當今社會學生涉獵信息的途徑增多,但是大量信息中如何觀察篩選有效信息是一個難點,而觀察是自主認識客觀世界,積累寫作素材的重要途徑。在教學中,教師要扮演好指路人的角色,做好學生方向的參謀,但是不要限制他們發散的思維,更要培養他們對沿途風景的觀察能力,而不同的個體關注點自然不同,由全體學生共同繪就一幅全方位、立體化的“風景畫”,幫助學生完成對于事物認知從表象到本質的提升。這就要發揚繡花針的功夫,指導學生從細微之處入眼,要求學生在觀察事物時注意抓住事物的形狀、大小、顏色、味道,人物的衣著、神情以及景物的靜態和動態等方面的特點細致觀察,考慮對描述對象的全要素歸納總結。要求學生善于思考,勤于積累,養成寫日記的好習慣,在日常生活中不放過任何一件值得記錄的事情,引導學生多溝通、多講述,將自己所觀察到的學會用語言準確的表達,從而提高認識水平和表達能力。
(四)妙用激勵、評價手段,量化學生寫作標準
受困于小學生的生活閱歷和知識儲備,導致很多寫作練習成了千篇一律的流水賬,而小學生的寫作興趣普遍不高,也導致很多作文教學目標無法貫徹落實,這就需要語文教師妙用激勵、評價手段,給每個細化的要求都能量化成寫作標準,從而能夠推動小學生寫作能力的不斷提升。例如在小學高年級語文《真理誕生于一百個問號之后》的作文教學中,教師應該將范文量化為:寫作主題、主要內容、遣詞造句、連句成段、整理成篇的寫作標準。首先需要明確范文所揭示的真理含義,集中體會議論文的寫作主題;其次,需要根據這篇文章的寫作順序來講解三個事例的主要內容,認真學習議論文的寫作結構——提問、研究、結論;最后,需要教師借助激勵、評價手段,鼓勵學生對范文每個部分、每個自然段、甚至每句話進行分析研究,保證學生能夠真正掌握議論文的文體特點、寫作結構和寫作技巧。
三、結語
總之,隨著新課改對學生素質教育的更高要求,對小學語文進行改革已經成為刻不容緩的事情。小學語文教師需要認真研讀新課改的教學理念,組織學生積累生活中的寫作素材,通過閱讀活動來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借用激勵、評價手段來落實各項作文教學任務,從而能夠推動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創新發展。
參考文獻
[1]丁國琴.小學語文作文教學創新的實踐思考[J].作文成功之路(下),2016(4):31.
[2]李義鋒.試論如何進行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方法創新[J].課程教育研究,201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