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清華
【摘 ? ?要】創新能力是一個民族的靈魂,也是當下小學實施素質教育的關鍵。小學語文作為小學生學習的主要科目,對其創新能力的培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通過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進行小學語文教學,能夠起到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良好效果。
【關鍵詞】小學語文 ?創新能力培養 ?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03.157
小學語文作為基礎教育的主要科目,在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過程中起到了關鍵作用。小學語文不僅對學生進行創新能力的培養,其自身的內容、教材本身也在不斷地進行創新及發展。同時,小學語文與小學數學等其他學科不同,在進行知識傳授的同時,還要對學生進行思維啟發和思想教育。因此,小學語文是在基礎教育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重中之重,是中國實現素質教育改革的當務之急。當下的語文教師不能還停留在以往單純地教授學生課本知識的層次,應該按照新課標對小學語文教學改革提出的“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要求,把學生培養成為一名獨立思考,善于發現新事物、新問題,并且能夠對其進行總結歸納的獨立個體,充分發揮學生的課堂主導作用。總而言之,小學語文教師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主要途徑是運用好的教學方法,來實現“教師引導,學生主導”的良好的師生互動。
一、教師提升學生創新能力的要點論述
教學方法是教師和學生為了完成共同的教學目標和教學任務而在教學過程中運用的方法和手段。在對小學學生的創新能力培養中,教師主要通過使用教學方法達到教學目的。現將關于創新能力培養的主要方法列舉如下。
(一)創造機會,多提發散性的問題
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提問時,必須對自己所提問問題進行思考,全面對問題的難易程度、綜合程度和對語言表達能力的要求進行評估。問題過難學生無法應答,容易打擊其創新的積極性,過于簡單則失去了提問的意義。而發散性的問題則對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有著極大的益處。發散性的問題并不會將學生的思維活動局限于一處,而是有益于學生對某些問題進行發展的、變化的思考,為創造新事物、新問題、新方法提供了一個良好的思維空間。比如在人教版語文教材的課文《烏鴉喝水》中,一只烏鴉口渴,但是“瓶子里的水又少,瓶口又小,瓶頸又長,烏鴉無論如何也喝不著水”,這時候我們先不要告訴學生后面情節,而是向學生提問“假如你是這只烏鴉,你會怎么辦呢?”這樣就能夠擴展學生的思維,使其不局限于課本,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議,這樣,學生的創新能力就在回答老師的問題中得到了鍛煉與提升。
(二)科學規劃學生實踐活動,合理安排作業
不論是對布置作業還是讓學生進行實踐活動,都是提升學生創新能力的有效途徑。傳統的小學語文教學局限于課堂,卻忽視了學生在課外提升的潛力,而科學地規劃學生的實踐活動,合理安排作業卻能夠很好的起到對其創新能力培養的良好效果。
在布置實踐活動和布置作業中,教師應該綜合考慮多方面因素。首先應該考慮學生的學情概況、思維方式和性格特點,布置有挑戰性卻又難易適中的任務。其次,形式要多樣化,內容要豐富,進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學生的積極性得到提升就能夠對知識、實踐的創新投入更多的精力。比如,教師可以經常組織學生去圖書館進行閱讀,擴大他們對事物的接觸,培養其思考能力。更可以讓學生進行辯論、開展閱讀交流大會,讓學生進行不斷思考,使其意識到自己才是教學活動的主體,讓其對新事物、新理論、新方法的創造充滿興趣與精力,借以實現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目標。
(三)培養學生探究能力,創設質疑情境
在很多時候,引導學生進行創新性的解決問題是具有一定難度的。因為創新、創造一類事物往往需要花費較大的時間和精力,尤其是面對一些具有挑戰性的事物,比如要求學生對一副看圖寫話進行創新性的作文創造、面對一篇閱讀理解能否得出一些獨特的感悟等等。大部分學生面對這樣的問題想要解決需要花費較大的精力,投入較多的時間去思考。這就要求教師要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創設有利于學生創新的質疑情境。
首先,讓學生組成小組,對任務進行分工合作,對問題進行集體討論是十分重要的。俗話說:“三個臭皮匠,賽個諸葛亮。”面對較難的問題和任務時,讓學生們分工合作可以充分發揮集體的力量,學生在團隊內相互配合,互相討論也更加有利于激發出思想的火花,對于新方法、新答案的產生也大有裨益,更加有利于學生創新性能力的養成。其次,在閱讀文章時要鼓勵學生善于發現問題。比如在小學語文課文《白楊》一課中,面對“父親”的兩次沉思,要讓學生身臨其境地去聯想,明白兩次沉思分別有什么不同、分別代表什么以及在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通過質疑引發學生不斷地思考,進而促進其創新能力的養成。
二、如何從學校入手提高學生創新能力
雖然教師和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其中的教學互動是實現提高學生創新能力的關鍵。但是,學校作為師生進行教學活動的場所,對于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也起到了十分關鍵的作用。以下是關于從學校入手提升學生創新能力的一些要點:
(一)加大對語文教育的經費投入
學校可以通過加大資金的投入,達到教學設施的升級。先進的、現代化的教學設施可以有效地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有效地提高學生進行創新性學習的效果。尤其是對語文學科必須加大經費投入,讓學生能夠享受到一個充滿現代化氣息的語文課堂,以上的種種都能夠起到使學生熱愛語文學科的探索與實踐的目的。
(二)先進的辦學理念(重視語文教育)
一所能夠帶領學生進行素質教育,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學校必須具有優秀的辦學理念。這種優秀的辦學理念不僅體現在對學生創新能力、語文能力的重視,更重要的是要將二者良好的結合起來,使二者產生較好的化學反應。
總而言之,創新能力是衡量一個國家綜合能力、民族發展水平的重要指標,而基礎教育則可以被視為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創新能力的源泉。所有的高等教育人才,無一不是從基礎教育開始系統學習并且一步一步向前發展。而基礎教育是否給其教育的人進行系統的、有效的創新能力培養,則會影響到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人才的創新能力。因此,在小學教育階段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至關重要,需要我們廣大小學語文教師引起足夠的重視。
參考文獻
[1]肖晶華.李文閣.馬艷紅.小學語文教學方法的探索與實踐.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2.
[2]劉秀紅.談語文教學中創新能力的培養.哈爾濱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