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青青
【摘 ? ?要】在現代教學中,不僅需要學生掌握必需的知識,教師還要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課堂探究習慣。只有突破了傳統的教學模式,學生的思維才能活躍起來,只有情與理的融合教學才能讓學生真正從學會知識達到自我學習,養成以情學習的習慣。唯此才能為學生的終身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關鍵詞】小學語文 ?自學 ?合作 ?探究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13.103
“理”是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對課堂的理性組織,“情”是學生在學習中能以情學文、以情感文、以情知文,摒棄以教師為主體的教學模式,回歸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形式來組織教學。而最恰當的“理”則是以充分滿足學生的學習發展需要的方式來組織教學——自學、合作、探究學習。
一、理性教學的回歸——自學環節
學習是一個探索的過程,學生本來就是知識的探索者[1]。我們不應該在教學中忽略學生的自主學習、合作與探索的精神,有些教師在課堂上擔心這種教學形式會浪費時間從而采用“滿堂灌”的傳統教學形式進行教學,其實這樣做是不明智的。
自主學習難度不是很大,課堂上只需要教師來做合適的引導便能達到立竿見影的效果。本文以西南師范大學版二年級上冊《新疆天鵝湖》為例,討論進行學生自主學習方式培養。在教師激趣導入揭示課題的基礎上,讓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教師給學生設定自主學習時間和學習要求。筆者當時設定的時間為4分鐘,要求學生在文章的一、二段分別找出優美的句子,并適當地做上旁批。通過學生自己找句子,來帶動學生的思考,進行文章的簡單分析。在自學之后,大多數學生找到了第一段的最后一句話,也找到了“青松翠柏”“冰峰雪嶺”這些優美的詞語。的確,學生們通過自己思考后找出來的句子是正確的,這句話寫出了天鵝湖具體的美。但是學生對“青松翠柏”“冰峰雪嶺”理解得不是很到位,于是筆者利用PPT展示表現“冰峰雪嶺”“青松翠柏”“野花綠草”的圖片。當學生看到這些圖片的時候,不禁發出贊嘆。在展示圖片之后,筆者提出問題,讓學生想象如果將這三幅圖同時放在青海湖會產生怎樣的畫面。學生開始思考,但因為語言的匱乏,他們只會想到美麗、漂亮等詞語。于是筆者加以補充,將青海湖的寧靜、澄澈和它自然的原生態呈現給學生,最后再把所有的景物和青海湖疊加在一起,讓學生深刻感受青海湖的美。在學生自主學習思考之后,教師只在學生的思維阻滯點以及學生未關注的“盲區”上加以簡要的點撥,指導語言少之又少,精而又精。
自主學習是為了讓學生養成良好的自學習慣,用學生的思考代替教師的課堂初始的過度講解。在學生自己分析的基礎上進行講解與補充,這樣不僅能提高課堂效率,最重要的是讓學生的思維真正動起來。
二、輕松的學習——合作
新課程標準要求,新的教學環境下,要著力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合作能力。教師在課堂上要幫助學生創造一個輕松的學習氛圍。合作便是理性而正確的學習方式之一。在遇到困難的時候要加強學生間的合作,這樣不僅有利于課堂上問題的解決,還有利于學生間形成合作的團結意識。
一切的外在形式都是為內在的求知服務的,一切的過程都是為解決深層次問題而展開的。課堂上展開合作,只需要幾分鐘的時間,不僅能讓學生養成合作思考的好習慣,還可以提高解決問題的效率,為學生學習更多的知識創作了實際的條件。在《新疆天鵝湖》教學中,到了第二段講述的時候筆者從天鵝入手,讓學生先讀第二段,同時思考文中的天鵝是什么樣的。由于第二段的難度較第一段大,由此筆者讓學生采取小組合作的方法來解決問題。討論結束后,讓學生自己選擇小組代表來回答。在有了第一段的講解展示之后,學生能很快說出天鵝是在悠然嬉戲,它們很優雅。于是筆者接過話題,問他們悠然是什么意思,他們回答不上來。接下來,筆者出示天鵝嬉戲的圖片讓他們思考,圖中天鵝在干什么。有的學生說:“天鵝在游泳。”有的學生說:“天鵝在洗澡。”然后筆者又讓學生想,你們自己在沒有人的管束下,玩起來是什么感覺。有的學生會說:“自由自在。”筆者就會接著補充:“‘自由自在’是悠然的一方面,還有‘悠閑,閑適’的意思。”在學完悠然之后,筆者又讓學生用嬉戲造句。學生便迅速理解了詞語的意思,大部分學生都能造對句子。接著,筆者對第二段的最后一句話進行解說:“這句話是一個總括,將天鵝湖和天鵝連接在一起了。”
在這段的教學中,教師充分發揮了學生合作的力量,在他們向教師匯報討論成果以后,教師對他們的思維阻滯點進行再次點撥,課文后面的深入學習便十分順利,沒有浪費時間。
三、用情感受——探究拓展
語文教學要想有自己的亮點,讓學生的思維得到升華,最合適的方式之一就是探究拓展。但升華必須要讓學生發自內心地去感受體會。因此,在課文講述完之后,筆者進行了一個拓展升華。向學生出示天鵝湖干涸和天鵝受傷的畫面,有些學生看到之后很傷心、憤怒,筆者詢問他們為什么天鵝湖會干涸,學生回答,是人類把天鵝湖的水抽走了。接著筆者繼續問,水抽走了天鵝會怎么樣。學生答,天鵝會死掉,會受傷。從而使他們樹立愛護大自然,愛護動物的意識。
一個活躍而有情感的教學課堂,確實是需要教師的有利引導。教學之美是在調動教與學雙方力量的過程中產生的,學生的思維方式和價值觀多半也是在課堂上形成的。作為語文教師,更應該讓學生在情與理之中學習,理性的學習方式和情感的不斷升華,才能造就良好的課堂,從而調高語文的教學價值,充分實現學生的主體地位。
參考文獻
[1][2]葉根娟.把教的目光鉚定在學生的“學”上[J].小學語文,2014,115(9).
[3]錢霞.注意各個教學環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J].中國校外教育,2009(05).
[4]陳惠琴,王建輝.芻議“小組合作學習的策略”[J].小學語文教師,2005(4).
[5]張科.小組合作學習的操作策略初探[J].小學語文教師,2005(3).
[6]沈雪芳.用學生喜愛的方式來組織教學[J].小學語文教師,2005(6).
[7]黃曉蘭.試論新課程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J].教育前沿(理論版),200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