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希彬
摘要:初中體育課程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和綜合性特征,將組織體育實踐活動作為重要課程開展形式,因此需要學生全身心的參與,在實踐體驗當中習得體育知識,掌握豐富的體育運動技巧。但是在實際的體育教學中,不少學生都逃避體育課程,不愿意主動參與到體育活動當中,影響到學生對體育運動的認知,同時也不利于學生綜合體育素質的提高。面對這樣的情況,教師要改革體育教學,要從提高學生主動參與性著手運用趣味性教學策略,吸引學生注意力,對教學活動進行合理安排。
關鍵詞:初中;體育教學;主動參與;指導
在課程改革的全新階段,初中體育教師要深化對體育課程的認識,特別是要意識到引導學生主動參與體育活動的重要價值,消除學生的抵觸情緒和學習壓力,讓體育教學煥發出巨大的生機和活力,滿足學生的體育學習需要。受到傳統教育思想的約束,教師所選用的體育教學方法比較單一,忽視了學生的主體性,因而不能夠調動學生的主動參與熱情,而教師改革教學策略將新課改思想作為指導,落實積極誘導和主動參與理念,則能夠轉變不良的教育局面,全面助推體育教育質量的提高。
一、增強師生互動,促進主動參與
師生互動是課堂教學活動得以順利開展的保障,也應該成為教育教學工作的主旋律,主要是因為教學過程本身就是師生雙向互動和溝通的過程,只有不斷拉近師生之間的關系,消除彼此的隔閡,才能夠用師生互動,帶動學生主動參與,進而獲得更為理想的體育教學效果。但是受過去師道尊嚴的影響,教師并沒有把互動合作理念貫穿體育教學全程,因而影響到了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也讓教學效果受到了不良影響。對此,教師要拓寬學生的課堂參與渠道,提高學生對體育課程的主動參與性,就要把握體育教學主題,為師生互動創造良好的條件和提供有力保障。首先,教師創設平等和諧而又溫馨的體育教學環境,給學生提供主動參與的學習氛圍,這樣不僅可以優化學生的心境,也能夠最大化的消除學生對體育活動的排斥和厭惡情緒,讓學生更加輕松愉悅的參與實踐活動,豐富學生的體育實踐體驗。其次教師要注重對體育教學當中的語言和行為互動進行有效應用,也就是在體育活動當中要關注學生的活動參與動態,對學生不規范動作與技巧進行語言指導和語言關懷,與此同時還需要在行動上對學生進行啟迪和帶動,增強學生主動參與體育活動的信心和動力。
二、豐富教學內容,喚起參與興趣
通過從整體上分析初中體育教學現狀,發現影響學生主動參與的一個重要原因是過去的體育教學內容比較單一,不能夠滿足學生個性化和多樣化的學習需要,更不能夠給學生提供自主選擇和主體參與的機會,從而制約了體育活動的開展質量。為了增強學生的主動參與興趣,保證體育教學活動的順利實施,教師需要從豐富教學內容著手,學生的參與難度,同時給學生提供多元化的參與機會,優化鍛煉學生的體育技能。在豐富和拓展體育教學內容時,教師需要做到:第一,提高內容的靈活性以及可選擇性,特別是要偏重于學生感興趣的內容,并在了解學生個性化學習需要的前提條件之下,調整內容設置,進行查漏補缺。第二,確保選擇的教學內容有助于學生身心健康成長,符合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保證教學內容既蘊含健身性和技能性內容,又可以對學生進行思想品質的熏陶。第三,教師要對教學內容進行科學化處理,尤其是要主動聯系學生的實際生活,降低學生的主動參與難度。教師也要引導學生發現生活當中蘊藏的體育活動契機和體育內容,讓學生自主選擇感興趣的體育鍛煉方式與教師和其他同學密切互動,做到主動參與。
三、改進教學方法,激勵主動參與
體育教學方法單調乏味是影響學生主動參與的一個制約要素要消除這一制約性因素,就要從改進和創新教學方法著手,盡可能的運用多元化同時又符合體育教學內容的方案降低學生的體育學習難度,保證學生的主動參與效果。教師要善于運用多元化教學方法充盈課堂,讓學生獲得多元化的體育學習理念,讓主動參與成為體育課堂的主旋律。第一,教師可以選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鍛煉學生的團隊協作精神,讓學生在合作和互動當中感受到主動參與的趣味性。在足球教學當中,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分組,對足球運動技能進行針對性的訓練,并讓學生在小組當中交流彼此的訓練心得,實現共同進步。第二,教師可以運用競賽教學法,調動學生競爭積極性,讓學生主動參與到體育競賽活動當中,感受體育競技的魅力。比如在學習完長跑之后,教師可以組織一場長跑競賽,讓學生在競爭當中挖掘自身潛能。第三,教師可以運用游戲教學法實現寓教于樂,利用學生對于游戲活動的青睞來增強學生的體育興趣,引導學生主動參與。
學生是課堂的主人,應該確立學生在課堂學習當中的主體地位,并將學生的主動參與作為課堂教學的主旋律,培育學生主人翁意識,保證課堂活動的順利開展,促使學生抓住課程主題,訓練各個方面的素質與能力。初中體育教學要乘著課程改革的東風對傳統教育理念進行改革,并用全新的教育思想引領教學實踐,給學生提供主動參與課堂的條件,滿足學生個性化的學習需求,讓學生將主動參與的動力轉化成為實實在在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