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德根
【摘? ? 要】教學與生活相結合已經成為目前的時代潮流,將生活引入教學,可以使學生更好地理解知識,將知識引入生活,可以使學生更好地應用知識。政治是來源于生活的,本文分析了職高政治生活化教學的重要意義,并提出相應的教學方法,希望可以為教學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幫助。
【關鍵詞】職高政治? 生活化教學? 研究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16.171
職高的學生一般基礎知識薄弱,對于學習沒有太大的興趣,而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下,教師只是采用講授的方式強制性地向學生灌輸知識,這使得職高學生對學習產生了疲倦感,從而學習效率越來越低。職高教師要認真分析學生各方面的性格特點,更新教學方式,創造豐富的課堂,從而不斷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政治中引入生活化教學是符合職高學生性格特點的,這可以為學生創造愉快的課堂,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接受知識的熏陶,從而形成正確的三觀。
一、職高政治生活化教學的內涵
政治教學生活化是近些年才提出的一個教學方法,這種方法是指教師在教學時要以職高政治課本為教學的主體,以學生的生活為教學的輔助內容,通過生活中的內容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書本上的內容,并提高學生應用知識的能力。通過生活化教學,政治教學走出了書本,使學生接觸到了社會,了解了時代發展的狀況,這可以有效地激發學生對學習的興趣,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
二、職高政治生活化教學的意義
學生如果只是單純地學習知識,那么他們就是處于被動地接受知識的狀態,如果他們可以帶著疑問、帶著好奇的心態去學習知識,那么他們就是學習的主體。政治教學生活化的意義就在于讓學生以實踐驗證知識、理解知識,從而將知識更好地應用于實踐。本文從以下兩個方面分析了職高政治生活化教學的意義。
1.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在應試教育的影響下,教師將學生學習成績的提高作為教學的唯一目的,這使得學生出現了“高分低能”的情況,學生只知道如何學習知識,卻不知道如何應用知識,在走向社會時并不能很好地將自己學習到的知識應用于工作中,從而一事無成。在新課改背景下,學生的全面發展得到了越來越多的重視,成為教師教學的重點培養方向,這就要求教師重新定位學生,改變教學方式。在生活化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全面地考慮職高學生的性格特點,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選擇適當的教學內容,利用學生生活中的事情引出教學內容,使學生在學習知識的同時形成處理問題的正確態度,把握處理問題的正確方向,從而不斷完善自身,促進自身的全面發展。
2.有利于學生更好地將知識應用于實踐。在以往的教學模式下,課堂是教師的“一言堂”,教師以講授的方式強制性地向學生灌輸知識,而學生則處于機械的接受知識的狀態。這種教學方式導致學生認為政治學習是一件枯燥無味的事情,從而逐漸失去了對政治學習的興趣,學生在課堂上不好好聽講,課下不好好復習和背誦,在考試時,也只是通過死記硬背的方式來記憶知識,這與新課標對學生所提出的要求是完全不符合的。生活化教學可以有效地解決這種現象,教師在課堂上用生活中的事情來講解知識,將抽象的知識具體化為容易理解的生活案例,既可以吸引學生對課堂的注意力,使學生更好地理解知識,還可以使學生更好地將政治知識應用實踐,做到理論與實踐的統一。
三、職高政治生活化教學的實施策略
在職高政治教學中采用生活化的教學方式,符合職高學生的性格特點與實際需求,可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為學生的長遠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因此,探究職高政治生活化教學的實施策略,就成為教師要研究的重點任務。本文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了分析。
1.以生活導入教學內容。在大部分教師的眼里,學校是學習的地方,家庭才是生活的地方,因此,學生在學校以學習為主就好,在新時代下這種觀點是陳舊過時的,對于學生實質性的發展并不能起到任何的作用。教師要改變這種教學觀念,注重生活化教學的重要作用。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下,教師在上課時直接讓學生了解教學內容,但是職高學生思維活躍,活潑好動,這樣的課堂并不能使學生迅速地將注意力從課下轉移到課上。如果教師可以以生活中的事情作為切入點與學生進行交談,之后再自然地引出教學內容,那便可以讓學生在愉快的狀態下自覺地把注意力轉移到教學內容上。比如當教師在講文化的多樣性時,可以先請幾位同學講講他們的家庭文化,從而學生便會發現,不同的家庭有著不同的文化,這時,教師便可以由此引出國家、民族文化的多樣性了。
2.娛樂教學,創造豐富的課堂。職高學生的性格特點決定了教師不能采用單一的教學方式,而要創造愉快的課堂氛圍。娛樂教學是目前教師常用的一種教學方法,可以有效地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師可以將書本上的內容設置為各種娛樂活動、游戲,使學生通過自己喜歡的生活模式來學習知識。例如,當教師在講有關債務問題的知識點時,就可以將書本上的內容設置成一個小品,讓幾位學生進行角色扮演,在課上為同學們表演,在學生表演的過程中,教師要將書本上的知識化為問題,讓學生進行思考,并請幾位同學來回答問題。之后,教師就可以以小品為例,根據學生的回答來講授知識。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學生通過生活中娛樂的方式學習到了知識,對知識的理解也更加深刻。
3.實現學與行的統一。實踐是認識的最終目的,學生學習政治知識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生活,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學生學與行的統一,讓學生將政治知識內化于心,外化于行。教師在講部分知識點時,可以帶領學生走出教室,進行實際的調查研究與實踐,在實踐中使學生發現自身理論上的不足,從而更加認真地學習知識。例如,當教師在講解價格的知識點時,可以讓學生分組、分批去菜市場進行調查,并將調查數據做成表格,教師在課上可以通過多媒體展示學生的調查結果,并把學生的調查數據做成折線圖進行對比,學生通過對比便會發現菜價的變化,從而產生疑問,這時,教師就要為學生分析原因,從而使學生學習到價格規律、通貨膨脹、通貨緊縮等知識。這樣,學生通過對生活的實際調查學習到了有關價格的知識點,也明白了物以稀為貴的道理,樹立了正確的價值觀念。
總之,在政治教學中引入生活化教學,符合職高學生的性格特點,既可以使學生通過生活更好地理解知識,也可以使學生更好地將知識應用于實踐,是符合新課改的要求、符合時代變化的正確教學方法。
參考文獻
[1]趙朋飛.論職業高中政治課堂教學生活化[J].成功(教育),2012,000(004):174.
[2]紀衛華.淺談職高政治生活化教學[J].學周刊,2015(9):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