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小波
【摘 ? ?要】數學是小學階段學生學習的基礎科目,計算能力的培養是數學教學的重要教學目標。針對小學生的計算教學需要結合當前小學生的學習特點,探究科學的教育方案,為學生的數學學習奠定基礎。本文旨在探討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如何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
【關鍵詞】小學數學 ?計算能力 ?策略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12.058
在任何階段的數學教學中,計算一直都是數學教學的重點,在整個數學教學中占據重要的位置。小學階段的數學教學更離不開計算能力的培養,尤其是良好的計算習慣和學習態度不僅關乎學生目前的數學學習成績,還影響著學生今后更高層次的數學學習狀態。因此,教師務必要以培養學生對數學計算的興趣愛好以及良好的數學計算習慣為教學重點,以科學的方式,奠定學生良好的數學計算基礎,致力于為學生提供更加科學的計算教學服務。
一、利用趣味計算導入培養學生的計算興趣
小學階段的學生面臨的學習壓力與學習任務相對偏低,除了家庭教育施加給學生外在的學習壓力以及學生面臨的小升初考試壓力以外,大多數小學生內在的學習動力并不高。在數學課堂教學之中學生上課不專心、開小差等現象非常普遍,許多學生不能在上課之初快速地進入學習狀態。必須要有富有趣味性的、新穎的內容足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才能使學生快速融入教師的數學課堂。富有趣味性的課堂導入對于學生的數學計算學習效果來說至關重要,更對學生的課堂學習狀態有很大影響。針對小學生計算能力的培養,教師更應該注重趣味性的課堂導入方式,以激發學生的計算興趣為主要的教學手段。課堂導入形式豐富多樣,針對計算教學的課堂導入設置中,設置趣味性的計算導入游戲是許多教師的首要選擇:通過設置口算、心算以及筆算等知識相關的、富有趣味性的小競賽或小游戲作為數學課堂導入,能在課堂教學開展之初就充分地調動整體學生的學習注意力和積極性,還能在整個班集體之中營造出一種良性的競爭環境,給予學生表現自己計算能力、展現自己獨特計算技巧的契機。通過富有趣味性的課堂導入形式成功集中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更好地進行計算。
二、將數學計算與生活實際相結合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
社會生活本身就是一個極富實踐性和情景性的學習大平臺。學生在學校教育之中所學到的許多知識,大部分能夠在社會生活中得以練習和實踐,甚至能夠在社會生活中反思和總結知識,反作用于學生所接受的學校教育。
針對小學階段的計算能力培養,教師在學校之中所教授的計算技巧以及計算知識,雖然是基礎的、表層的,但是恰好能夠運用到社會生活中的基礎運算。因此,利用好社會生活這一個重要的學習平臺,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將學校之中教師所傳授的計算技巧以及基礎的計算技能運用到生活中去。在生活之中隨時隨地遇到考驗自己計算能力的契機,都應該以高度的練習積極性去面對這些計算考驗。比如生活之中常見的買菜、超市購物等,教師可以與家長密切配合,在家長的督促和配合之下,讓學生在家庭生活之中遇到與數學計算相關的計算機會,都能夠借助這些機會訓練學生的計算技巧。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養成做手賬的習慣,隨時隨地記錄自己的日常生活開銷,既能從這些生活中的小細節訓練學生的計算能力,又能隨時隨地地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三、在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良好的計算習慣
現代科技的發展為學生提供了許多便利的學習工具,這些學習工具帶來的影響并不一定都是好的。比如手機的運用,不少學生為了快速完成教師布置的計算任務,使用手機進行查題、計算,既沒有真正地掌握教師所傳授的計算技巧,鞏固計算知識,還在無形之中縱容學生養成不良的計算習慣。而在數學計算教學中,教師特別倡導的是學生的心算和口算以及筆算等能力。特別是筆算能力的培養,要求學生遇到計算問題,都能夠通過在草稿紙上進行演算,精確地寫出每一步的計算步驟,才能在真正意義上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雖然目前小學階段的數學計算內容對于數學計算步驟要求并不高,但整個計算過程在小升初的數學考試之中分數比值依然很重。糾正學生生活之中養成的不良計算習慣,使學生養成良好的、自覺的計算習慣迫在眉睫。教師可以在課堂教學中親自示范以及嚴格督促和指導,堅決杜絕學生在課堂中使用電子工具進行計算。通過教師的課堂板書,教授學生計算推導方式,要求學生堅決按照教師所規定的計算學習方式,一步一個腳印地計算每一道數學計算題。尤其是要求學生隨時隨地準備演算草稿紙,在撰寫計算步驟時,需要有嚴謹的、踏實的學習態度。積極思考計算步驟,堅決避免學生走計算學習捷徑,以此培養學生良好的計算習慣。
四、布置適量的計算練習,鞏固學生的計算能力
針對小學生學習自覺性與自律性偏低的特點,在計算能力培養方面,必要的計算練習對于鞏固小學生的計算能力來說必不可少。這里的計算練習包括兩個方面:一方面是教師的課堂教學練習,這一練習講求較高的時效性,題量的布置相對比較精簡。教師在教授學生某一個計算技巧或計算內容的時候,可以在課堂教學中設計與之相對應的練習題讓學生現學現用。教師還可以在課堂之中通過觀察學生對于課堂練習的練習效果,推測學生掌握這一計算技巧的效果,針對學生普遍存在的計算困難,教師可以進行二次講解;另一方面是課后的計算練習設置,題量可以偏多一些,在學生能夠接受的練習范圍之內,以整個單元或某一課時的計算知識教學為參考,設置與之相對應的課后練習。在這兩方面的計算練習任務設置中,教師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對于學生計算練習的詳細批改。因為學生對于教師所布置的計算任務是否重視,與教師對于學生的計算任務批改是否及時以及仔細是成正比的。也就是說,教師對于計算任務的重視程度,直接影響了學生的做題態度。因此,教師對于計算任務的設置以及批改都需要嚴格要求,讓學生看到教師對于學生的計算任務布置極其重視,那么學生在完成教學任務的時候也不敢馬虎。長期堅持這種計算教學方式,能夠培養學生嚴謹的計算學習態度。
總的來說,針對小學生的計算能力培養方式要以小學生目前的學習特點為參考,重視激發學生對于計算的興趣以及積極性。在整個計算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以科學的教學順序為指導,在激發學生對于學習數學計算的興趣之后,通過結合生活實際以及適量的計算練習為輔助手段,講求科學的計算能力培養順序,逐步提高小學生的計算能力。
參考文獻
[1]陳桂玲.小學數學課堂趣味導入策略[J].現代教育,2017(64).
[2]陳世芬.培養計算興趣,養成良好的計算習慣——談小學數學計算教學[C].2017年9月全國教育科學學術科研成果匯編.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