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圍
【摘 ? ?要】美術教學實施的目的較為簡單,就是要“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從而學生才能夠更為熱愛生活,熱愛學習。初中美術教學要求教師要帶給學生美的感官體驗,要讓學生的空間思維能力得到發展,要讓學生能夠學會運用美術的方法來表達情感和思想。
【關鍵詞】初中美術 ?教學 ?興趣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12.128
現在,素質教育已成為教育工作者追求的主旋律,美術教育對于提高及完善人的素質的作用也開始受到了人們的重視。就初中美術教學而言,教學的“內容、方法、過程”正處于改革的關鍵時期,教師要對自己的角色進行重新定位,試著去尋找貫穿整個美術教學的關鍵。接下來,我們就初中美術教學進行深入討論,去尋找實施美術教學的最佳方法。
一、創設寬松自由的學習環境
我們在教學的過程中會發現,寬松自由的學習環境更有利于學生的學習,學生的心情會更舒暢,思維會表現得更為活躍,個性更容易得到發揮,常常會迸發出一些較為新奇的想法。此時,初中美術教師所扮演的角色并不局限于知識的傳授者,還更應該是學生學習的合作者,通過與學生的良好交流來輔導學生學習,促進學生學習。
在以往的教學中,教師為了維持好課堂紀律,常常會向學生提出一些要求,讓學生要“端正坐好”和“不許講話”,使得學生的學習因限制而失去興趣。因此,初中美術教師不妨試著將“威嚴”放下,開始嘗試去為學生構建起一個寬松自由的學習環境,努力與學生成為朋友,通過情感的交流和感情的溝通來賦予教學更多的精彩。例如,教師可以用一些有趣的故事來作為一堂課的開場,用盡可能生動、風趣、簡潔的語言來將信息傳遞給學生并引起學生的注意,這樣學生的學習興趣才能得到激發,從而使課堂氣氛逐漸地活躍起來。
需要注意的是,教師在組織教學語言和選用教學引導方法時,要盡量考慮現階段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發展特征,對學生施以盡可能多的寬容、呵護和關愛,這樣才能營造出寬松自由的學習環境,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
二、培養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
寬松自由的學習環境更容易讓學生愛上美術,而美術教學的關鍵依舊是“興趣”。教師要想切實有效地搞好美術教學,就要對學生進行更為深入的了解,認清學生間存在個體差異的事實,考慮到學生學習能力有強有弱的實際情況,通過因材施教的方式來給予學生較為充分的尊重,讓學生的美術學習興趣能夠獲得有效的培養。例如,教師可以給學生布置一些臨摹國畫的任務,讓學生能夠憑自己的喜好來選擇具體的內容,比如臨摹一身傲骨象征高潔志士的“梅”,或是香雅怡情暗喻世上賢達的“蘭”,或是清雅淡泊好似謙謙君子的“竹”,或是不趨炎附勢如同世外隱士的“菊”,等等;同時,教師不要過分地強調完成任務的重要性,有的學生拿著毛筆就感覺無從下手,這時,教師要鼓勵其大膽地運筆,從最簡單的地方入手去熟悉國畫的一些基本技法,使學生能夠更好地體驗到“舞筆弄墨”的別樣情趣,而繪畫作品質量的高低并不是最重要的。等到一節課結束之后,教師會驚喜地發現,學生都很高興地交出了自己的作品,雖然作品的質量有高亦有低,相互之間的差異較大,但是學生的美術學習興趣得到了保護,基本上每一位學生都或多或少地體驗到了國畫所獨有的情趣。
我們換個角度來看,初中美術教學中教師對學生美術學習興趣的培養,其實是在一個適當范圍內的“妥協”,是對學生最真實學習意愿的充分尊重,是讓學生能夠把握好屬于自己的起跑線,是使學生的美術學習潛力得以充分挖掘的關鍵,這或許不失為一種最佳的選擇。
三、創設生活化的問題情境
教師要以讓學生按自己的“興趣”來進行學習,其中最為關鍵的就是用學生所熟知的生活來實現教學,這在初中美術教學中同樣適用。初中美術教師可以試著在課堂上進行生活化問題情境的創設,將一些較為抽象的美術概念融入學生所熟知的生活場景之中,用實際生活中的問題來讓學生更為自然、高效、輕松地完成學習,如構圖、色調變化、色彩搭配,等等。一直以來,問題都是最能激發學生學習動力的手段,而生活中的問題又是更具啟發性的形象表達。因此,在初中美術教學中,教師要試著考慮學生所熟悉的生活,將生活情境與教學內容相結合,不斷去創設生活化的問題情境,用實實在在存在于生活之中的美術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的學習動機,樹立學生的學習信心。或許初中美術教師可以試著調動學生的生活經驗來完成問題情境的創設,讓學生試著去思考“為什么同款式的箱子,人們會在潛意識里認為深色的更重一些”,然后借此來向學生講授“色彩的三要素”,并讓學生了解到“色彩可以以冷暖來進行分類”。另外,初中美術教師可以考慮運用校園活動來創設學生所熟知的問題情境,用多姿多彩的校園活動來使學生更輕松地進入學習狀態,促使學生更積極地去學習。初中美術教師也可以巧妙地運用多媒體來創設生活化的問題情境,用動靜結合的手段來模擬、再現、還原對應的真實情境,打破課堂教學與現實生活之間的界限,給學生帶來更好的學習體驗。
四、采用積極的評價機制
為使學生持續保持較為濃厚的美術學習興趣,我們一定不能用過于單調刻板的方式來對學生進行評價。一般而言,初中美術教學的評價方式有“教師評價”、“自我評價”、“學生互評”、“師生互評”四種。在學生完成一個階段的學習之后,教師要對學生給予足夠積極的評價,以此來讓學生的學習熱情得以持續下去;在學生完成一個部分的學習之后,學生要通過自我評價來對自己的學習成效進行評估,以此來讓學生更為清楚地知道接下來要干什么;在全班學生完成一個或若干個學習任務之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互評,以此來客觀地獲知學生完成學習任務的具體情況;在教學進行到某一程度的時候,教師要主動引導學生進行“師生互評”,以此來使教學獲得更好的發展。
總而言之,只要是人就必定具備一定的主觀能動性,而初中美術教學要想獲得成功就務必要對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進行培養和增強。為此,初中美術教師要將學生的主體作用予以更好地發揮,逐漸引導學生將按要求完成美術學習任務內化為一種對美的自我需要,從而使學生能夠更為深入地領悟美術中的“美”,為學生身心健康的發展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陳錦洞.探討初中美術教學中的情感教育[J].大眾文藝,2010,000(015).
[2]祁桂銀.新課程改革下初中美術教學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外語學法教法研究,2017,000(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