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蕾
【摘 ? ?要】小學語文在學生的學習中處于舉足輕重的地位,以后的學習幾乎都將以小學語文為起點進行延伸。教師用合理的教學方法指引學生使用正確的學習方法進行學習,那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也會大大提高,學習效率也將會變得更加高效。因此,教學方法在教學中就顯得尤為關鍵。本文將對小學語文教學方法進行探討。
【關鍵詞】小學語文 ?教學方法 ?探討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03.185
自實施新課改以來,對教師教學便有了新的挑戰(zhàn)。不僅對于教師及學生提出了新要求,更是對教育形式有了進一步沖擊。新課改關注學生的發(fā)展、教師的成長以及以學定教。因此,小學語文教師應關注學生自身發(fā)展,還應提升自我教學能力以及密切關心學生的學習情況。
一、小學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學生基礎知識儲備差異較大
小學語文在小學教育中有著很重要的地位。學生進入小學學習,幼兒園所學習的知識將是開啟小學語文學習大門的鑰匙。但由于學生基礎知識儲備差異較大,而小學生學著已經掌握的知識在一定程度上更容易分心,這將會給教師的教學帶來一定的困難。學生們注意力不夠集中,教學的秩序將無法保證正常進行。學生知識儲備量差異大會讓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面臨管理上課秩序難的問題,因此作為小學語文教師的我們必須要關注這一重要問題。
(二)教學水平參差不齊
部分教師在自我提升上有一定的局限性,額外的時間不足與教學活動消耗剩余的精力匱乏直接導致教師在自我能力提升上處于瓶頸期。部分教師在教學的時候,對于疑難問題無法用更有力的解釋來說明,而理解能力弱的小學生更是無法領會教師所講授的知識點,小學生也很難去分辨教師講解的正確與否。因此,小學生便無法真正理解知識點,也就是說小學生的學習有效性就會大大降低。學習的效率下降,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一定程度上也會削弱,這就持續(xù)反復導致小學生學習有效性下降。
(三)教學分離
教學分離即是教師教學與學生學習分離,教師無法及時知曉學生的學習掌握情況。教師機械地將知識點傳授給學生,學生也一味地接受知識點,課上缺乏及時的反饋,使得教師沒有在有限的時間內做出適當?shù)臏y試,未能快速反應出學生的問題。學生的掌握情況一直被教師忽視,教師也就無法對于學生存在的問題及時給予幫助解決,學生對于知識點就無法準確地掌握,對于考點無法準確地運用,這將直接導致學生的學習不扎實,沒有辦法掌握好的學習方向,這就會導致我們的教學效率低下,這也是我們在教學中需要著重關注的一大問題。
二、如何解決小學語文教學中出現(xiàn)的問題
(一)在課堂上注意學生基礎知識儲備的差異,進行針對性教學
語文作為教學最基本的一個科目,教師應該注重小學生語文知識的掌握和發(fā)展。小學生語文基礎取決于幼兒園掌握情況以及初始一年級所獲得的基礎,那么在開始一個班級的教學時,做一個知識點考查便顯得有必要。通過一個簡單有效的測試,學生掌握情況以及不足都被教師知曉,這讓教師對后面授課的方式有一定程度上的指引。一旦學生通過測試所暴露出來的問題便更應該得到教師的注意,教師就應該在以后的教學中為學生解答疑問。另外,基礎較好的小學生在教師反復的夯實基礎的情況下也許會疲倦,從而出現(xiàn)上課分心甚至打擾其他學生學習的情況。那么教師就應該把這一部分學生的疲倦轉化為對知識掌握后的喜悅。教師可以給予他們機會展現(xiàn)自我知識,通過這種方式教師可以知道這一部分學生的不足,這樣也可以使得他們更加虛心學習,從而改善對課堂秩序的影響。
(二)教師提升自我素質,提高教學能力
在除開教學的時間外,教師應注重自身發(fā)展,拓寬學習,積累知識。精力不足的教師應在有限的時間、有限的精力范圍內盡自己所能適當提升自我素質。在教學活動中,教師的教學能力是最重要的,因為足夠的教學知識儲備可以隨時應對小學生的疑問,也能夠在小學生面前建立足夠的威信。教師的自我能力提升和教學能力的提高離不開自身的努力也離不開學校的支持,學校在給予教師自我提升能力的機會的同時,應注重留出教師業(yè)余的時間供他們自行安排,而不是以課程的數(shù)量為目標。學校也應該為教師建立合理的教學活動,給予教師足夠的自我能力提升的培訓機會,讓教師可以高效地學習,快速和順利地提高教學能力。以這樣的方式可以間接地使學生們獲得高效的教學,從而提升學習有效性。
(三)教學與測試并重
教師在教學的時候不應該只把中心放在教上,還應該注重學生們的掌握情況。而學生的掌握情況如何得知,可以靠隨堂測試直接得出學生對于知識點的掌握情況。若學生在測試中表現(xiàn)良好,極大可能性說明學生們已經掌握知識,若學生在測試中表現(xiàn)較差,那么知曉學生們錯誤的方式可以讓教師得出學生容易出錯的是哪些方面,在以后的評講中對學生的這些易錯點進行著重的講解。正如在一個階段的考試中會對學生們進行一定的考核如月考、期末考等。同理,在課堂上合理運用測試將會使教師意識到教學上的問題,例如一個知識點將近百分之五十的學生都無法正確解答,則說明教師講解有問題,那么教師就可以及時調整教學,以此讓學生們更容易接受知識,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課堂上的測試不宜過久,可以簡單迅速地提示學生學習和教師教學情況就可。另外這對于教師教學能力也會是一種反饋,教師在學生的測試結果中反復思考自身教學問題,并把這些問題當作必須克服的方面,發(fā)現(xiàn)自身不足并盡力去改善,這就促使教師教學能力的提升,反過來說也可以讓學生們和教師互相更加默契,教學便會顯得更加容易。總之,課堂上簡單的測試使得學生們更加領會自身學習上的不足,也給教師一個教學反饋,使教師反省自身教學問題,無論對于學生還是教師,測試都是有極大的好處。
總之,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面臨的挑戰(zhàn)巨大,教師和學生們還會遇到更多問題,但是要想提高學生學習的有效性就必須緊跟新課改的腳步,從學生和教師出發(fā)。教師應該注重學生的自我發(fā)展、尊重學生基礎知識儲備的差異,對學生進行針對性教學,爭取差異的最小化。另外,教師的教學與測試應并重,讓教與學相輔相成。
參考文獻
[1]巴音西.淺談小學語文教學方法探討[C].2018年“提升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途徑研究”研討會.2018.
[2]顧明學.淺談小學語文教學方法的探討[C].2018年“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課堂教學改革”研討會.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