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本文通過問卷調查法、數理統計法、文獻法等對南昌市西湖區的10所小學課外體育活動現狀進行調查,分析影響各小學課外體育活動開展的因素。結果表明:南昌市西湖區小學開展課外體育活動內容豐富,主要集中在籃球、足球、跑步等項目,健美操、排球等項目開展較少;部分學校場地、器材設施不足是影響小學開展課外體育活動的重要因素。本文針對目前西湖區小學在開展課外體育活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提出相應的建議。
關鍵詞:南昌市;課外體育活動;現狀;影響因素
一、研究對象與方法
研究對象為南昌市西湖區小學課外體育活動情況,調查對象為體育組長和體育老師,選取其具有代表性的10所學校,發放問卷各10份,各回收有效問卷10份。
(一)文獻資料法
通過中國知網查閱跟課外體育活動有關的文獻,豐富課外體育活動的理論知識,為本篇論文打下基礎。
(二)問卷調查法
對南昌市西湖區的10所小學的體育組長和體育老師各發放10份問卷,20份問卷均有效回收。
(三)數理統計法
通過excel2017對數據進行整理、檢索、分析和總結,同時運用統計學原理對全部個體案例以及求和、求算數平均數、并繪制三線圖展示數據進行分析處理。
二、研究結果與分析
(一)開展課外體育活動內容情況
表1顯示,問卷所列的11項體育活動項目中,籃球是學校開展數量最多的項目,其次是足球、跑步等項目。西湖區小學課外活動豐富多樣,積極推動足球、籃球等球類運動,田徑、體操等基礎體育項目,排球、羽毛球、武術等我國優勢體育項目也要廣泛開展。研究表明,長期進行球類運動或田徑運動可以提高大腦的信息加工處理能力,提高反應能力,有效促進青少年的身心發展。體育運動如羽毛球、排球、跳繩,獨具特色,可增強身體協調性,陶冶性情,培養昂揚向上的斗志。而武術,強健身心,培育堅強的意志品質。進賢門小學響應黨的號召以足球特色立校,學校設立“足球特色教育領導小組”,把“足球”作為特色育人項目,從而促進學生進行體育鍛煉。
(二)影響小學開展課外體育活動的原因
學校體育器材的水平直接影響課外體育鍛煉的整體質量。表2顯示所列的16類體育器材中,擁有數量較多的是鉛球、體操墊等,其次是籃球、足球等器材,個別學校擁有跳高架、單雙杠等田徑器材。體育器材分布不均,主要以“三大球”、“兩小球”及游戲項目為主,而田徑相關的投擲、彈跳和旋轉類型器材數量較少。可見,西湖區各小學體育器材配備不全面,影響了學生的體育學習及課外體育活動的發展。
三、結論與建議
(一)結論
(1)籃球、足球和長跑是南昌市西湖區各學校課外體育活動開展的主要運動項目,不同小學的選擇活動項目差異性較大,部分學校成立了體育“特色教育領導小組”,充分發揮傳統和特色項目的優勢,激發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興趣。
(2)體育場地設施匱乏且分布不均是制約南昌市西湖區小學課外體育活動發展的主要因素。
(二)建議
(1)學校應該對已有的場地進行合理的調整和規劃,重新部署適合多種運動項目進行的運動場地,投入一些資金購買體育器材設備,健全體育場館基礎設施。滿足學生體育課及課外體育活動對器械的需求,為學校體育提供有利條件。
(2)可以把學校正規的、成人化的場地器材改造成適合學生活動的場地器材。
參考文獻:
[1]學校體育工作條例[J].人民教育,1990 (09):34-36.
[2]朱茁立.研究怎樣實現小學體育教學的高效性[J].體育世界(學術版),2019(01):177+184.
[3]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強化學校體育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的意見國辦發[2016]27號.
[4]潘紹偉,于可紅.學校體育學[M].北京:高等出版社,2015.12.
作者簡介:黃玉蘭(1996-),女,漢族,江西贛州人,學生,碩士研究生,江西師范大學,體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