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加俊
【摘? ? 要】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信息技術在各個領域都有所運用,因此,信息技術教育正在逐漸被大眾所關注。然而,就目前信息技術教育而言,初中信息技術教育雖已實施多年,但這門課程仍未形成較為完善的教育體系。
【關鍵詞】初中信息技術? 困境? 改進措施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15.104
信息技術是一門實踐性非常強的課程,也是培養學生良好信息素養的重要手段。然而,由于目前信息技術教學體系的欠缺以及相關教學人員的不重視,導致部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教學策略不科學,并讓學生對這門課程的認知出現偏差,從而喪失學習興趣。所以,本文分析了目前初中信息技術教學所遇到的困境,并對其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措施,希望借此讓初中信息技術教學效率得到提升,讓學生通過信息技術教育擁有獲取信息、傳輸信息、處理信息和應用信息的能力。
一、目前初中信息技術教學所遇困境
(一)部分教師對信息技術教學重視程度不足
目前,在應試教育的固有思想下,有的教育工作者對于教育的本質不甚清晰,認為教育等同于知識教育、知識教育等同于應試成績。因此,在對初中學生的教育中,很多教師都對語文、數學等主要學科的教育較為重視,從而忽視了信息技術教學,而且還會經常出現教師占用學生信息技術課來狠抓主要學科的情況。另外,學校對于信息技術課的重視力度也不高,沒有系統的規章制度,對該課程的管理較為松散,這在潛意識中也讓學生和教師產生一種這門學科可有可無的心理。除此之外,因為學校和教師的不重視,導致學生對信息技術課沒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對于大多數學生來說,計算機是一個娛樂工具,可用于上網、游戲、看電視等,所以他們在上信息技術課時,并沒有把重心放在學習上,而是一門心思想著該如何娛樂。學校、教師、學生三者思想上的偏差,導致了信息技術教學效果不理想。
(二)部分教師的教學方法較為落后
在新課改的教育要求下,教學互動性、學生主體性、知識建構性等教學理念推動了教學方法的發展,然而部分教師思想較為傳統,對這些新型教育理念的接受程度并不高,他們只注重學生的考試成績和知識傳授,對于學生是否能夠舉一反三、將所授知識融會貫通的關注度不高。因此,在初中信息技術課的教育中,多數教師還是采用口頭講解、學生記筆記的方法來開展課堂。長此以往,這種刻板的教學模式會導致學生對該學科的學習興趣急劇下降,且思維能力、動手能力得不到有效挖掘。另外,單一的教學方法容易使學生刻板地學習,這也會直接制約學生思辨能力、創新意識、創新能力的培養。在面對問題時,學生會習慣套用模板,不喜歡獨立思考,在教師提出問題時,也不會有創新型回答。
(三)設備性能低下導致課堂進度緩慢
由于信息技術教育受學校重視程度不高,導致學校信息技術教育的硬件、軟件設備性能低下。而信息技術教學的主要設備是計算機,有的計算機機型十分落后,無法滿足多媒體教學的需要;有的計算機雖然配置高端但是機型稀少,無法與實際學生人數相匹配;有的學校還是幾人共同使用一臺計算機。正因如此,教師在進行信息技術教學時,不僅無法保障學生能否順利完成教學任務,更無法保障教學質量。
二、改善初中信息技術教學困境的措施
(一)轉換教學觀念,引起對信息技術教學的高度重視
就目前我國信息技術發展的現狀來看,信息技術社會化、全球化是必然趨勢,信息技術的不斷革新,對世界的經濟文化都將產生深刻影響。而初中階段的信息技術教育是學生信息技術實踐的主要啟蒙地,為了讓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適應信息技術高速發展及經濟全球化的挑戰,教師要對初中信息技術教育引起重視,把注意力放在培養學生一系列新能力上,轉變他們認為信息技術課是一門娛樂課程的思想。此外,還要把學生掌握和運用信息技術的能力作為他們個人基礎素養的能力,并把如何獲取信息、辨別信息真偽、處理信息等系列能力作為入門考核,以此讓學生明白信息技術的多樣性和重要性。
(二)對教學模式進行改革,提高教學質量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教師的教學模式也在不斷地創新發展。有新意、有趣味的教學模式不僅能夠引起學生對該課程的興趣,還可以促使他們對該課程的自主學習。在初中信息技術教育中,教師除了常規的教課方法外,可以通過加強信息技術與其他學科的聯系來實施多元化的教學策略。比如數學中函數的應用,教師可以讓學生通過看視頻講座,跟著講師的思路在計算機上用信息技術知識繪制函數圖形,這樣學生不僅對函數有了更深層次的了解,還擴大了學生對信息技術的運用范圍,并且也教會了他們利用信息技術去查閱需要的材料,讓他們的學習具有自主可控的特性。
另外,教師也可以利用分組教學法,讓學生進行小組任務考核。以小組為單位對某一信息問題進行分析,這樣不僅打破了教師把每個學生都作為教學子系統的格局,而且還發散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增強了他們團結協作的精神。最后,在教學中,教師對不同學生的表現應給予差異化的評價,且多給予激勵性、啟發性的評價,以此樹立學生的自信心,增強他們的學習動機。
(三)保障設備的穩定性,優化教育環境
一個好的教育環境對提高課程質量尤為重要,完善信息技術課的基礎設施,既可以保障教師的教學任務順利展開,也可以提高學生上課的積極性。就信息技術教育而言,學校首先要保證信息技術教室的開放,同時保障上課時學生能每人一臺電腦。其次要保障設備運行的穩定性,讓學生能夠在一個流暢的網絡中進行操作,且硬件設備不會因負載而崩潰。最后,教師還應保證計算機的多媒體功能,使學生所操作的計算機能夠被主機控制,從而保證教師在演示過程中學生都能看見,也避免學生出現“開小差”的情況。
總之,在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學校及教師更應對初中信息技術教學引起重視,在不斷提升教師自我技能的同時也要不斷優化教學結構,及時發現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進行分析解決。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豐富教學手段,挖掘學生興趣,積極探索有效的教學方式,正確引導學生面對信息科技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