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敏
【摘? ? 要】正所謂教書育人,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注重的不僅僅是將課本內的知識傳授給學生,更多的是讓學生擁有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班主任是整個班級的主心骨,在學生的德育教育方面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對于學業繁重的高中生來講,必要的德育教育也是不可或缺的。
【關鍵詞】高中班主任? 班級管理? 德育教育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15.132
德育教育就是對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行為規范準則、健康的心理狀態和正確的是非觀念的培養,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班主任按照學校的要求對學生進行規范的、系統的、制度性的德育教育,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思考問題的方式,讓學生的心態變得更加成熟穩定。在素質教育的時代背景下,社會以及家庭都越來越重視對學生的德育教育,學生擁有優秀的成績僅僅是一部分,更多的還是要培養學生擁有一個積極健全的人格,在將來進入社會的過程中,才會對社會有所幫助,才會有所成就。
班主任是整個班級的核心力量,是班級的組織者和領導者,在學生眼中可以說是最權威的存在。班主任在班級的管理中,要做到情感的自然流露,而不是強制性地壓迫著學生去接受一些觀點。化被動為主動,不僅僅在德育教育方面有效用,在學生學習其他科目方面也有著巨大的作用。班主任的德育教育要想做到全面有效,就不能僅用言語表達,而是要針對班級里每一個學生的具體情況,循序漸進地引導學生敞開心扉,幫助學生解決問題,最終贏得學生的信任。德育教育不只是班主任的工作,而是整個學校、整個社會乃至家庭都應該關注的,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有利于學生成長為更好的人。
一、班主任開展德育教育的注意事項
做好班級德育教育工作,需要班主任有正確的意識和向上的態度,德育教育就像一張網,高中班主任所要做的就是不斷編織這張網,不斷向里面填充政治、思想、心理等方面的內容,只有保證內容的不斷輸出,學生才會以一個積極的態度去學習、去接受。
首先,高中班主任要與家長積極溝通。學生的德育教育不只是班主任一個人的事情,而是要跟學生的家長積極配合,這樣才能保證學生積極健康的成長。當學生回歸到家庭的時候,家長應將學生的心理狀態和言行舉動反饋給班主任,做到及時準確的溝通,從而使班主任更好地開展德育教育。學生在學校學習的時候,班主任來到課堂跟學生進行親切的互動,將學生的行為舉動再反饋給家長,這樣雙方的交流與溝通才能在學生德育教育方面得到一個較為完整全面的展開。
其次,班主任不要給學生施加學習的壓力。高中生是處在成人與未成年之間,有著不穩定的因素。高中班主任在德育教育過程中,要對學生強調不要把成績看得太過重要,學校不僅是學習的平臺,更是學生交朋友、開展活動的平臺。學生在學校中學習知識不應該只是感覺到學習壓力大,學業繁重,班主任要給他們創造輕松愉快的氛圍,讓他們在玩耍中愉快的學習。身邊有太多太多這樣的例子,因為一時成績不理想,學生就放棄學習,這是老師、學校、家庭和社會最不愿意看到的結果。
二、德育教育要貫穿班級管理的始終
對于學生的德育教育是從一而終的過程,在學生接受教育的整個階段,都離不開對學生的德育教育。學生來到學校學習不僅是在學業上有所收獲,也是為了學習與他人相處、與群體相處,樹立樂觀積極的心態。班主任對于學生的影響不容小覷,甚至在多年以后的某一天,學生也會謹記班主任的教誨,所以,班主任作為學生德育教育的主體,做好關鍵的引導是最重要的。
首先,班主任在德育教育過程中應該營造輕松愉快的氛圍。跟小學生相比較而言,中學生并沒有很多自主安排的時間,大部分的時間都是在學校與老師、同學待在一起,在學生看來,學校的生活與家里一樣重要,所以在這個空間里,班主任應該為學生創設輕松愉快的氛圍,良好的氛圍會促進整個班集體都處于積極陽光的狀態,也會對良好班風的養成有一定影響。在這樣一個積極的氛圍下,學生的心態也會不自覺地發生變化,變得積極向上,從而在班主任進行德育教育的過程中減小很多阻力,進而讓學生的道德品質得到有效的提高。
其次,班主任應該制訂關于德育教育的班規。俗話說:無規矩不成方圓,雖然在班級管理過程中我們強調要創造愉快的氛圍,但是一些必要的行為規范也是需要制訂的。中學生有很強的自我意識和叛逆心理,如果班主任不加以約束,任由其一意孤行,其結果是不可想象的。因此,班主任作為整個班級的管理者,應該依照《中學生行為規范》對學生進行一定的要求和約束,從整體把握到細微之處,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從而實現德育教育的有效開展,達到提高學生思想道德素質的目的。在制定一系列的規章制度條例以后,班主任也應該嚴格執行,堅持自己的底線與原則,讓學生知道這不是隨便說說而已,必須要認真對待,謹記于心。另外,班主任也應該嚴格遵守班規,才會更讓學生信服。
三、以學生為主體,開展德育教育活動
一種思想觀念的傳播離不開各式活動的舉辦,因為德育教育是一個抽象的概念,而且對于教育主體還是學生,光是一味地說教是行不通的。德育教育更加注重的是班主任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引發內心的共鳴,而不是想當然,想說什么就是什么。德育教育是素質教育的基礎,德育教育的正確實施是立足于學生基礎之上的,是必須圍繞學生來展開的,想學生之所想,知學生之所需,從實際出發對學生進行心理上的指導。開展德育教育活動的形式多種多樣,比如組織以德育教育為主題的小組討論、情景表演等等。一個高效的德育教育課堂必定是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把單純的講述與趣味的活動有機結合,這樣豐富多樣的教育形式會讓學生更加易于接受,更加喜聞樂見,使學生主動參與到活動當中來,學生的積極性、熱情度提高了,也改變了傳統的“我說你聽”的教育方式,將學生心中的信念轉化為更深層面的力量。
德育教育是立足于學生的發展基礎之上的,做好德育教育不僅僅是班主任一個人的任務,更是學校、社會、家庭所共同付出的努力。作為高中班主任要學會關注細節,關注每個學生的心理狀態,從而做到“對癥下藥”,將德育教育落到實處,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參考文獻
[1]陳安芬.高中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研究[J].讀寫算:教師版,2015(39):266.
[2]陳靜.如何“以學生為主體”做好中專班主任管理工作[J].山海經(故事), 2017, 000(00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