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
【摘? ? 要】數學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并實際運用于生活,而將數學教學回歸生活、回歸現實的做法則是挖掘數學本質,展現數學實用價值最有效的途徑。因此,本文擬從學生的實際生活經歷和生活場景出發構建生活化數學教學策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數學實踐能力。
【關鍵詞】職高數學? 生活化教學? 策略探討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11.098
在職高學校中,數學教學依舊占據著基礎且重要的位置,是有效提高學生綜合素養,挖掘學生發展潛力的基礎學科。盡管數學如此重要,但許多職高學生在學習數學時依舊有強烈的抵觸情緒,找不到學習數學的樂趣所在。因此,教師應當充分結合職高學生的學習基礎,積極構建生活化的數學教學策略,為學生找到新的興趣切入點。基于此,本文從以下幾點出發探討了如何構建職高數學生活化教學策略。
一、創設生活化的教學情境,有效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數學是一門源自生活,并經過高度總結和提煉之后形成的學科,數學中蘊含著豐富的生活知識,是對現實生活的縮影和反饋。但是,很多教師都忽略了數學與生活的這一聯系特征,在數學教學的時候往往只抓住了其抽象性和邏輯性特點教學,從而導致許多學生無法感知數學中蘊含的生活樂趣,數學學習的興趣自然也就難以提升。因此,教師應當充分挖掘數學生活化教學的潛力,根據學生的實際需要結合豐富多樣的生活素材、生活場景以及生活經驗,選擇學生熟悉的場景或對象創設具有濃厚生活氛圍的教學情境,弱化數學教學的枯燥感,繼而將學生充分吸引到數學課堂中并找到學習數學的樂趣。比如在學習概率問題的時候,教師可以以購買彩票為教學背景,將教學過程生活化,展示數學運用于實際分析的價值和意義。這樣,數學教學的過程就能夠擺脫單純數字分析和公式分析造成的枯燥感,形成與現實生活直接而緊密的聯系,從而有效激發職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結合生活案例教學,趣化數學分析過程
職高數學教學區別于普高數學教學,教師應當弱化教學分析的抽象感和理論感,而盡可能運用趣味、直觀的素材和內容轉化教學過程,讓數學教學真正具有職高特色與風格。教師從生活化的案例出發,借助學生熟悉的場景、經歷等來轉化抽象概念教學,能夠有效滿足職高學生的實際學習條件和學習需要,賦予數學分析過程趣味性和生動性,并不斷提高學生的數學理解能力。一方面,教師在進行數學分析的時候應當適當結合具體的生活案例,增強學生的代入感和認同感,并提升講解的直觀性。如多設計數學應用類題目進行講解,巧妙以學生身邊發生的事情為導入,在挖掘抽象概念的同時,給教學增添一份趣味和活潑。另一方面,教師在引入和分析案例的時候,還應當形成活潑的語言,幽默的風格,親切的互動,讓整個案例分析過程具有生動性,從而牢牢抓住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認真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積極性。
三、理論教學回歸實踐教學,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師的教學至關重要,而學生的實踐嘗試也必不可少。一來數學是一門具有實踐價值的學科,將數學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運用于解決實際問題意義重大。而從實踐出發,從解決生活問題出發反向探索數學真諦和內涵,挖掘數學的潛力也是極為有效的教學方法之一。二來對職高學生來說,親自動手驗算,獨立觀察事物的趣味性更加突出,如果職高學生能夠獲得自主實踐探索的機會,學習數學的信心和樂趣往往也能夠不斷積累。因此,職高數學教師應當積極回歸實踐教學,為學生創造實踐探索的機會,引導學生通過調動全身感官去發現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并從中培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思維。比如在計算立體圖形面積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先用橡皮泥捏出相應的形狀,從不同角度觀察立體圖形的面、點和線,從而充分把握圖形,深入理解問題。接著,教師再指導學生將該圖形進行合理切割,轉化為熟悉的立體圖形并計算。這樣一來,學生就能夠在動手實踐和動腦思考的過程中不斷強化數學思維能力,提升空間想象力,進而掌握正確分析數學問題的方法和技巧。
四、開展合作學習,豐富生活化教學手段
合作學習是教師生活化教學中必不可少的一種輔助教學策略,通過學生之間、師生之間的合作,生活化教學的理念能夠更加深入人心,并不斷拓寬影響范圍,從而打造真正高效活躍的生活化數學教學課堂。作為一名職高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我們可以開展合作學習。一方面,師生之間的高效合作要進一步強化。教師不僅要提高現有的師生互動效率,還要根據生活化教學原則積極開展師生合作的數學游戲、實踐探索活動等,將生活化教學的理念充分結合到師生關系中,打造師生平等和諧相處的格局,為生活化教學奠定堅實的基礎。另一方面,學生之間的多樣化合作結構要不斷建立。教師要引導學生在課后組建合作學習小組,就數學問題進行生活化的探究和分工合作,并鼓勵學生之間積極交流學習和生活上的問題與經驗,將生活化教學的范圍合理拓展到學生課外學習領域中,不斷提高生活化教學的影響力和效果。
五、優化課后作業結構,引導學生感悟生活中的數學
職高數學教學生活化是一個完整的過程,教師做好了生活化教學的準備與實施工作,還應積極考慮學生課后的作業練習環節,思考如何將生活化的教學觀點結合到學生完成作業的過程中,給予學生更多感悟數學真諦、體會數學樂趣的機會和空間。比如教師給職高學生布置的課后作業除了書面練習外,還可以是根據課內教學內容設計相關的數學模型,如嘗試用橡皮泥捏制立體圖形,用剪紙練習探究軸對稱概念,選擇生活中的建筑結構或是生物結構分析其中的數學原理。將課后的作業任務與學生的日常生活密切結合起來,讓學生在發現生活中數學真相的同時,感知數學對社會、對現實生活的推動和發展價值,從而不斷提高職高學生的數學學習積極性和數學運用能力。
綜上所述,生活化的數學教學是有效改善職高學生學習態度,激發職高學生學習積極性的重要策略。在生活化氛圍、生活案例以及生活化實踐環節中,職高學生能夠有效感知數學趣味,并找到學習數學的動力。同時,教師給枯燥的數學教學注入生活美感,增添生活色彩,還能夠培養學生良好的創新能力與實踐意識,指導學生真正將數學結合到專業學習中,運用于生活實際中,培養綜合素養。
參考文獻
[1]董爽.創設生活化教學情境,提升高中英語課堂時效[J].考試周刊,2016,000(0A0):106.
[2]舒昌戰.合作學習法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生活化的整合[J].未來英才,2016,000(016):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