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梅
【摘? ? 要】分層教學是一種基于學生的個人學習習慣、學習能力、學習潛力等諸多現實因素,將學生合理劃分為學習水平基本一致的學習群體,并采取不同的教學策略的教學模式。本文淺談初中階段教師開展分層教學的應用策略,提出幾點自己的意見,以供參考。
【關鍵詞】初中英語? 分層教學? 應用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11.123
傳統的初中英語教學模式注重整個班級的共同進步,按照完全一致的教學要求來指導英語學習基礎不同、學習方法不同、學習態度不一致的學生,壓制了學生的個性發展,不利于生本課堂的構建。新的教學形勢下,越來越多的教師注意到了傳統教學方法上存在的問題,選擇實施分層教學這一學習模式,關注每個學生的客觀訴求,幫助他們達成自己的學習目標。
一、學生分層
如果教師要使用分層教學這種教學方法,那么從適用分層教學的具體的某一學習階段的開始,教師就要在全面了解學生情況的基礎上,按照一定的標準進行學生分層,這是開展分層教學的第一步,也是最關鍵的一步。首先,學習成績當然是教師進行分層參考的重要標準,教師不要僅僅關注學生大型考試的成績,還要關注一下學生的平時成績。有的學生在較大規模的英語考試中因為過于緊張,可能發揮不佳,但是平時的成績比較好,對知識的掌握其實也還不錯。還有的學生情況則恰恰相反,平時成績不佳,但到了大型考試卻往往成為一匹黑馬,殺出重圍。其次,成績是給學生合理分層的重要因素,但并不能成為絕對標準。教師不僅要結合學生的英語成績,還要考慮學生平時的表現以及學生對英語學習的態度。如學生平時表現較好,英語學習態度端正,學生的英語成績遲早會有較大的提升,教師不妨把這類學生放進較好的學習層次,讓這類學生多和優秀的學生交流溝通,找到適合自己的英語學習方法。教師也要隨時關注這類學生的成長和進步,解決學生的學習困難,幫助這些潛力股早日成為黑馬。
除了學生的學習成績和學生的日常表現,學生對英語學習的信心、學生的毅力、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學生其他語言類學科的學習水平等等,都可以用來分析學生的英語水平。確定了分層標準以及了解學生的具體情況之后,教師就可以將學生分成幾個層次。許多教師會采取這樣的分層模式:根據學生的情況,分析學生的現實水平和發展潛力將學生分為三個層次。第一層次的學生處在英語學習上游,學習基礎扎實,不用教師提醒就會主動完成英語學習任務,有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學習狀態非常好,學習潛力也很大,教師基本不需要太費心;第二個層次的學生處在英語學習中游,有一定的學習基礎,英語基礎不太扎實,學習方法可能也存在一定問題,總之就是需要教師時不時地督促和關心;第三個層次的學生學習基礎不佳,往往沒有自覺學習的意識,沒有掌握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學習問題比較多,學習的提升空間比較大,是教師非常擔心的“學困生”,教師需要花費許多時間和精力來幫助他們。
實際上,教師在進行學生分層的時候,也并不一定就要將全部學生都分成三個層次。至于具體要分成幾個層次,每個層次包括多少人,這還要根據各個教師的教學精力和各個班級內學生的人數、學習水平等客觀因素來決定。而且學生的層次不可能是一成不變的,教師要注意根據學生學習情況的變化來調整學生的學習層次。
二、教學目標分層
教師在對學生充分認識,給學生合理分層后,接下來的工作就是給不同層次的學生設計不同的教學目標,并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認真實施,盡量讓每個層次的學生都能實現目標。
對于英語學習成績優異,學習速度較快的學生,教師在設計對這部分人的教學目標時,不僅要教會這類學生英語單詞、語法等基礎英語知識,還可以給他們安排一些難度更高的學習任務,要求他們結合教學內容綜合提升英語聽說讀寫四項基本能力;對于成績一般,學習能力不夠強的學生,教師除了要教會學生基礎的英語知識,也要適當補充一些內容,讓學生有成長和發展的空間。對于成績較差,學習能力較弱的學生,教師讓這些學生掌握好基礎的英語知識就足夠了,對這些基礎較差的學生,教學目標設計得不要過高,需要循序漸進。
三、作業分層
不同層次的學生完成作業的速度和質量一定會有差別,教師給不同層次的學生安排的作業也要有所區別。教師首先要設計好基礎性的、每個人都必須學習和掌握的學習任務。其次,教師要設計一些有一定難度的、需要有一定英語學習能力的學習任務,學生必須掌握好基礎性的學習內容后才能去完成這些學習任務,這類學習任務主要是幫助學生提升自我,鞏固所學知識的。最后,教師還要給學生布置一些難度較大的、有一定英語知識儲備的學生才能完成的學習任務。
對于成績較差的學生,教師僅僅要求他們完成基礎性的、每個人都必須學習和掌握的學習任務即可,教師要注意檢查學生的作業完成效果,督促學生學習;對于成績一般的學生,在完成基礎性英語學習任務的基礎上,可以鼓勵他們適當學習更高難度的英語學習任務,不過教師要注意檢查學生基礎作業的完成效果,對于難度較高的英語作業要求不要太嚴格;對于成績較好的學生,教師可以讓他們去完成一些難度較大的學習任務,那些學生已經完全掌握的基礎性學習任務,如最簡單的單詞、語法知識等,教師則不作要求。
教師的教學時間較緊張,有時候沒有時間指導學生完成作業。許多學生也不喜歡找老師問問題,反而喜歡和同學們一起討論學習問題。教師可以將分層教學和小組合作學習組合起來。教師可以在給學生分層后,讓第一層次的學生和其他層次的學生組成學習小組,讓第一層次的學生擔任組長,擔負起組織同學學習的責任。同組的學生可以互相幫助,共同進步。學習成績較差的學生遇到學習困難可以找成績一般的學生,學習一般的學生遇到學習困難可以找那些成績較好的學生。成績好的學生幫助成績一般的學生,不僅能督促對方完成作業,幫助對方解決學習困難,還能更好地掌握英語知識。
在當下的教學環境中,大多數教師會以班級為單位展開教學,雖然每個班級內的學生的年齡基本一致、智力也基本沒有多大的區別,在同一個教師帶領下學習基本相同的內容,學生們的學習結果卻是千差萬別,這背后是學生們身上客觀存在的個體差異性。針對不同的學生,教師需要對學生進行合理分層,采取不同的教學策略,利用分層教學幫助每個學生達到自己的學習目標。
參考文獻
[1]王建貴.“分層教學法”在農村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名師在線,2020(15).
[2]李影璇.初中英語閱讀教學過程中分層教學策略的運用分析[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