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正逸
【摘? ? 要】小學數學教學的主要目的是努力提高學生的數學能力,試著讓學生學會運用所學知識去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故對學生的數學意識培養提出了一定的要求。本文就圍繞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數學意識培養的策略進行展開,以期能夠更為有效地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關鍵詞】小學數學? 數學意識? 培養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11.185
隨著新課程教學改革的持續深化,教學理念也開始發生了轉變,素質教育理念已成為當前教學工作實施的重要指導。我們可以看到的是,素質教育的教學理念帶來了許多新的東西,它比傳統的教學理念更注重學生本身發展的問題,提出了要讓學生獲得“全面發展”的教學目標,因此,學科意識培養開始成為教學實施的關鍵。接下來,我們就重點討論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數學意識培養的策略,以便更好地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一、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數學意識培養的根本意義
“意識”這個概念是較為抽象的,更多的是指心理層面的一種認知表現。“數學意識”更多的是指學生對數學所形成的認識,這種認識會改變學生運用已掌握數學知識的方式,直至滲透到日常生活之中。具體來講,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數學意識”就是讓學生學會運用數學的眼光去看待問題,并習慣運用數學的方法去解決問題,促使學生能夠得以發展得更為全面。
1.增強數字敏感性。小學數學教學中對學生的數學意識進行培養,可以更為有效地增強學生對數字的敏感性,促使學生對數學知識進行更為系統的學習和掌握,并引導學生將相關數學知識應用于實際生活之中。其實,我們稍微仔細觀察便可以發現,無論是日歷上的日期,還是手表上的時間,它們都與數學知識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當學生擁有足夠的數字敏感性之后,就能夠更好地觀察到這些實際生活中隨處可見的數學知識應用,明白數學知識是怎樣為自身生活服務的,使得學生對待數學教學的態度變得更為端正。
2.激發數學學習興趣。“興趣”是教學無法繞開的一個話題,是學生得以主動學習的最直接動力。數學知識本身就具有較強的邏輯性和抽象性,教師需要在教學中引導學生去克服學習中的種種困難,教學才能取得預期或超過預期的效果。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務必要對學生的數學意識進行重點培養,以此來激起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讓學生能夠更好地去實現“理論+實踐”的數學學習,用生活來促使學生更好地對數學知識進行系統的掌握和應用,令學生在實際教學中表現得更為積極、主動。
二、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數學意識培養的具體策略
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數學意識的培養是一件十分重要且必要的事情,教師需要更為謹慎地去對待和處理,用一定的策略來實現學生數學意識的有效培養。
1.注重引導的基本策略。小學數學教學進行的過程,其根本就是教師對學生進行持續引導,無論是學生主體地位的重點突出,還是成功實現了將課堂交還給學生,這種引導都不能中斷。此時,小學數學教師不僅能順利地將數學知識傳授給學生,還能促使學生形成相應的數學意識,讓學生能夠開始習慣第一時間考慮使用數學知識來解決相關問題。例如,教師在向學生講授“三角形”這一部分內容的時候,就可以嘗試著引導學生由實際生活來對知識進行更為深入的了解及學習,讓學生通過生活中隨處可見的“紅領巾”“自行車”“橋梁”等事物來觀察到真實存在的“三角形”的運用,并對其特性及相關原理進行持續深入,使得學生能夠意識到數學知識在實際生活中無處不在,從而開始將數學理論知識與現實生活實際巧妙地聯系起來,進而數學知識的學習與應用才能得以同步實現。
同時,教師還需要更為積極主動地提出一些問題來對學生進行引導,通過問題來對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進行成功激發,讓學生順著問題去更好地進行觀察和思考,幫助學生實現在準備充分的情況下去進行有序表達,以此來使學生得以更為成功地培養起相應的數學意識。例如,教師在引導學生對方程相關知識進行學習的時候,就可以利用多媒體課件來對學生進行更為直接的引導,根據方程的相關概念來向學生提出問題,用問題來引導學生對方程相關概念進行深入理解,并通過反思來進一步強化對方程概念的理解。
當然,教師對學生進行引導的過程應是足夠靈活的,需要根據教學實際情況、教學內容具體設置、學生學習需要等來綜合考慮教學方式調整的問題,以此來使教學引導的作用得以發揮得更為完全,用足夠好的教學效果來確保學生的數學意識得以成功培養。
2.數學模型應用的基本策略。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數學意識的培養,其實就是將數學知識應用于實際生活而獲得更好的發展,為“知識源于生活且回歸生活”的最佳詮釋。具體而言,教師可以從實際生活中尋找到與所學數學知識相對應的數學模型,借由數學模型來讓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發現過程形成一定的了解,使學生能夠通過書本知識與實際生活的聯系而更為準確地把握住數學知識的本質,并完成數學知識的系統化構建,以此來保證學生的數學意識培養得以進行得更為成功。例如,教師在向學生講解“統計”相關知識的時候,就可以給學生布置一個貼近生活的統計作業,讓學生對全班同學的身高進行統計,分別計算出男生平均身高、女生平均身高,用以和全國平均標準進行比較,以此來使學生通過一系列的數學活動來建立起全班學生身高的數學模型,對統計知識進行更為全面、充分、深入的感知,從根本上培養學生的數學意識以促使其掌握該部分知識。
3.結合實踐的基本策略。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數學意識培養的最終目的是“學以致用”,故實踐活動的開展顯得尤為重要。也就是說,教師要在教學中開展多種形式的實踐活動,讓學生能夠親自動手去將數學知識予以運用,以此來對學生的數學意識進行培養。例如,讓學生運用所學數學知識去計算家中洗衣機的實際最大容量,與標稱的最大承載容量進行比較,試著去分析實際最大容量大于標稱最大承載容量的原因,讓學生在感受實際生活中數學知識應用的同時,也完成數學知識的拓展學習以及數學意識的積極培養。
小學數學教師要做的教學工作有很多,不僅要按照相關要求來保質保量地完成數學知識的傳授,還要極為巧妙地將數學意識的培養滲透于教學之中,使學生能夠獲得學習興趣的有效激發,令學生能更為積極主動地去對數學進行學習,讓學生開始學會用數學知識去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具體問題,最終小學數學教學的效果和質量才能得以有效保證。
參考文獻
[1]羅斌.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數學意識培養的策略探索[J].華夏教師,2018,096(12).
[2]馬勤.談小學兒童數學意識的培養[J].德陽教育學院學報,2000,014(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