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重塑中國特色高校體育需要明確我國高校體育的發展方向和體育的價值所在。建立中國特色體育需要高校文化、思政教育文化和黨建文化的自我滲透,凸顯高校體育的特性,同時進行傳統文化意識的培育也是為了降低外來的多重文化思潮對我國高校學生帶來的一些不良影響,以保障高校體育教學的有效、有序開展。
關鍵詞:高校傳統體育文化教育;通識教育;教育融合;途徑探索
一、引言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中指出:“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高校的靈魂。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高校強。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高校偉大復興?!北疚尼槍Ω咝鹘y體育文化教育與通識教育融合的意義進行研究,提出相應的提升措施,為高校傳統體育文化教育與通識教育的更好融合提供借鑒。
二、高校傳統體育文化教育與通識教育融合的意義
(一)高校傳統體育文化融入高校傳統體育文化教育與通識教育,有利于優化高校學生健康管理
將高校傳統體育文化融入到高校傳統體育文化教育與通識教育之中,不僅僅可以推動高校傳統體育文化的發展與傳播,還可以促進高校學生提升自身身體素質。高校傳統體育文化教育與通識教育是體育教育的核心,兩者缺一不可,只有加強體育文化教育,高校學生才能注重自身身體素養和健康水平,進而將體育運動前熱身活動、形體著裝等等準備活動落到實處,從而更好保障高校學生的健康,完善高校學生的健康管理。因此,將高校傳統體育文化融入高校傳統體育文化教育與通識教育中已成為社會的必然趨勢。
(二)高校傳統體育文化融入高校傳統體育文化教育與通識教育,可拓展高校傳統體育空間
在高校傳統體育文化教育與通識教育開展中,對高校傳統體育發展建設越來越重視??梢哉f在二者融合發展建設中,已經實現了傳統體育發展的綜合性建設,并且在傳統高校體育建設工作開展中,已經形成了以高校傳統體育文化教育與通識教育為基礎的體育建設事業,為高校傳統體育活動建設和開展提供了豐富的活動開展空間。并且在我國當前體育事業建設和發展中,已經按照高校學生體育健身活動開展中的要求,對高校傳統體育事業發展作出了全面的調整。通過相關活動開展調整,為體育運動發展融合提供保障,全面整合高校體育發展與高校傳統體育文化教育與通識教育發展之間的關系。尤其是在黨的十九大工作會議中,更是對高校傳統體育發展與高校傳統體育文化教育與通識教育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只有科學的調整二者融合發展對策,這樣才能提升高校傳統體育發展空間。
三、高校傳統體育文化教育與通識教育的融合及其實現途徑
(一)整體融合創新發展,促進高校傳統體育文化教育與通識教育融合
馬克思曾說過:“問題就是公開的、無畏的、左右一切個人的時代聲音。問題就是時代的口號,是它表現自己精神狀態的最實際的呼聲?!碑斀裰袊鴥炐銈鹘y體育文化繼承發展所面臨的主要問題是,擁有數千年實踐運用留下來的經驗精華,卻難以轉化為現代科學理論、語言體系、教學方法進行弘揚,服務大眾。一項體育運動能夠存在,都有其必然性?,F代社會飛速發展,人們生活節奏日益加快,西方的很多體育項目具有短、平、快,易量化、易操作、易規范的特點。比如能夠計算每天消耗多少熱量,應該攝入多少熱量;每組訓練多長時間,不同動作訓練哪個部位,分幾組訓練最佳,等等,非常利于當代人學習掌握。所以傳統體育和當今體育項目各有所長,任何體育項目,都是因人而異,因時而異的。按照發展辯證的觀點去對待,才是一個正確思維。因此,中國優秀傳統體育項目要想得到更好的發展,不僅要保留住精華,更要結合時代整體融合、創新發展。
(二)組織多種高校傳統體育活動,促進高校傳統體育文化教育與通識教育的融合
大學體育課程需要考慮專業人才培養的問題,對于包括高校自治區域以及高校聚集地區的高校而言,這個問題更是非常重要。高校利用本土資源開展校本課程建設,可以對專業管理人才進行有效培養。為了保證高校體育項目能夠傳承有序,規范發展,弘揚壯大,必須要有專業的管理人才作為保障條件。組織多種高校傳統體育活動,可促進高校傳統體育文化教育與通識教育的融合。而專業人才的培養需要專業的機構承擔,高校體育專業的師資無疑是最好的選擇。高??梢酝ㄟ^承接或者參與高校運動會的方式來承擔專業人才培養的工作。
(三)堅持體育文化在校園體育運動中的可持續發展,促進高校傳統體育文化教育與通識教育的融合
體育活動是一項需要綜合能力較強的運動。在體育活動中,學生需要掌握的不僅僅是出色的運動技能和技巧,還需要有足夠的團隊合作精神,在競技場上,還需要學生具備“勝不驕、敗不餒”的強大心理素質。如果在一個學校當中能夠培養出氛圍足夠濃厚的學校體育文化,那么學生就能夠在學校當中開展足夠多的學校體育活動,在這樣的運動中,學生之間能夠彼此訓練、彼此配合,逐漸掌握團隊合作的要領和實質。此外,學校還應該定期舉辦以體育活動為主題的文化活動,這些活動能夠使學生對體育活動的精神有進一步認識,進而將體育活動上升為一種具備精神和靈魂的競技運動,使學生能夠從中受益。
四、結束語
實現對高校體育的意識滲透離不開社會層面和政治層面上的意識形態的文化意識滲透。建立中國特色高校體育需要將黨建文化融入高校體育,黨建文化代表著高校校園文化和學科建設的方向,因此高校體育要以社會需求和國家需求為導向培養優秀的體育人才,同時在體育教學中強化學生的組織紀律意識和國家意識,而學生自己在體育學習中也應當主動汲取積極的文化知識,以最終實現自己身心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伍漢.高校體育文化的特征與功能分析[J].求知導刊,2018,19:45.
[2]李春峰.高校體育教學中大學生思政教育分析[J].學周刊,2019,9:9.
[3]顏黎光,楊琳.高校校園文化滲透下黨建工作思路研究[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5,3:108-110.
作者簡介:劉繼練(1962-),內蒙古巴彥淖爾人,大學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體育教改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