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琴
摘要:伴隨著社會的進步、科學技術的發展和高等教育水平的不斷提高,一些做法勢在必行。本文對復變函數課程的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改革的實踐進行了總結。
關鍵詞:復變函數;教學改革;線上線下
在本次疫情防控期間,復變函數課程組全體教師貫徹執行“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開啟了較高質量的“線上教學”活動。為了積極開展恢復正常教學秩序后的課堂教學模式創新,復變函數課程組開展2020年線上線下混合式課程建設改革。
一、課前學習模塊設計
課前觀看教學視頻,教學視頻是我們事先錄制好的。為了使學生能進一步了解所學的知識內容,為每次視頻編寫內容要點,使學生在觀看視頻時有目的有重點的學習。為加強學生對學習內容的鞏固并便于發現學生存在的困難,設計一些有針對性的課前聯系,難易程度中等以下。同時,提供網上留言區方便學生提出疑問。
二、課堂活動模塊設計
根據當前復變函數課程的學時安排,一個學期共16次課,一次2課時。每次課堂活動確定、解決問題(1課時):根據課程內容和學生觀看教學視頻、課前練習中存在的問題和提出的疑問,總結一些有共性的問題進行講解,同時課堂中隨時接受提出新疑問并進行討論講解,使學生理解所學內容。應用導向型問題的討論和反饋評價和總結(1課時):根據課程內容和學生學習進度,以完整的知識內容為主題,設計若干應用型問題組織學生討論。討論時學生以分組的形式進行,一般以3-5人為一組,鼓勵通過手機平板等設備查找資料現場學習。教師是整個討論的引導者和組織者,同時可隨機參與若干組的討論,了解學生掌握知識的情況。在此環節中,根據時間進度,可由若干小組根據前期的討論進行全班交流,教師進行及時點評,并引導學生共同思考方案的優缺點,是否可以推廣擴展,結果是否可以應用到其它問題,幫助學生加深理解所學內容,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習慣。
三、課外社區化學習模塊設計
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特別是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的發展,打破了學生學習時空間和時間的局限,通過構建網絡學習社區,有益于群策群力,有效匯總不同成員提供的知識,將其整理固化,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變傳授為分享。通過在線討論,在線答疑等形式,在師生、生生間彼此的互動、互助和多向溝通完成知識的固化,教師在此環節中是組織者,管理者,也是知識分享的受益者。
四、考核評價體系設計
為了檢驗本課程實施線上線下混合式的教學效果,以便于與以往教學效果進行比較,課程成績考核的框架基本保持不變,仍采用平時成績、期中考試成績和期末考試成績的加權計算。但是,由于在實施翻轉課堂的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在線學習情況,課堂表現情況及參與社區討論學習的情況均有記錄,因此在確定平時成績時,可改變以往主要根據到課情況和課后作業情況評定的形式,以學生在學習的各個主要環節綜合評定,形成學習過程性的成績,同時,平時成績的比例可適當加大。
參考文獻:
[1]鐘玉泉.復變函數論(第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鐘玉泉.復變函數學習指導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此文章被杭州電子科技大學2019年度校級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YBJG201939)、杭州電子科技大學2019年度課程思政改革建設項目資助。
(杭州電子科技大學理學院?浙江杭州?310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