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衛東
摘要:科學是教育體系中的一門重要課程,具有培養學生科學思維和實踐能力的作用。教師不但肩負著傳授學生科學知識和科學理念的職責,還要引導他們樹立科學精神、積極探索的意識。小學中高年級的科學學習重點在于培養學生的探究精神和實踐能。因此教師要著重培養他們的這兩種能力,采用各種方式引導其主動探索、動手實踐。本文探討了小學中高年級科學教學的實施策略。
關鍵詞:小學生中高年級;科學教學;策略
引言
學生進行科學學習的過程,也是培養自身綜合素養的過程。素質教育背景下,小學科學教學受到了廣泛的關注,不再是過去的副科。并且,由于科學課程非常的接近現實生活,學生在學習時能夠結合自己的親身經歷有所感悟,再學習后可以用科學的觀點解釋是禍中常見的自然現象,實現對于學生科學觀念和思維的培養。教師應該不斷地探索能夠提高小學中高年級科學教學的方法,以促進學生綜合素養的提升。
一、動手實踐提升預習效果
課前預習是使教學活動更好開展的教學手段。教師讓學生進行預習,可以使他們能夠對新知識產生一定的了解。將動手實踐環節引入課前預習,能夠降低課堂教學的難度,節約更多的時間,提上教學效率。并且,課前預習時要求學生動手實踐能夠讓他們在沒有掌握科學知識的情況下,進行自主學習和動手操作,對于其理解知識和培養科學精神有積極地作用[1]。教師在布置預習作業時,要關注預習中的實踐操作,給同學們一定的指導。例如,教師在講河北人民出版社三年級科學教材中《親歷科學》這節課之前,要求同學們進行預習,為了讓他們更好的理解風的現象和氣流的原理,可以指導他們自己動手實踐,讓他們向兩片紙中間吹氣,看看會發生什么現象,并根據教材中的學習內容自己嘗試解釋現象中的原理。在正式上課時,教師還可以對學生進行提問,加強了師生之間互動,提升了教學氣氛。這樣的預習方式能夠讓學生將實踐和預習相結合,實現了操作、思考、學習的過程,提升了預習效果。
二、激發學生思考和探索
課堂教學中要充分激發學生的思考能力和探索精神,才能夠使其緊隨教師的講課節奏學習知識,進而促使其能夠主動學習和探索新知識。教師采取多種方式激發學生對于教學內容或者事物現象的思考,提升其探索的欲望,引導他們將科學知識掌握的更加深刻[2]。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采用問題教學法,通過設置相關聯的問題,讓學生進行思考,使其能夠進行自主探究。例如,教師在講解《運動著的世界》這一課時,就可以采用問題教學法。首先,教師要給同學們展示一些關于事物運動的圖片或者視頻:風在吹、水在流、人在走、魚在游等等,讓學生通過觀察尋找其中的共同點。然后教師可以提出幾個問題:同學們知道生活中那些物體在運動嗎?它們是怎樣運動的?大家還能舉出那些有關物體運動的例子?自然界的物體都在運動嗎?等等。通過這些問題引起學生的思考,教師要讓他們大膽的表達自己對于運動的看法和感受,并進行總結使問題和學生的思維回歸到教學中,更好地促進了科學教學的開展。在教學結束后,教師應該布置一些作業給學生,讓他們觀察生活中身邊的事物,結合本節課學習到的知識,探索沒有學習到的事物的運動規律,以加深學生對于新知識的理解。
三、利用師生轉換提升學習效果
傳統的教學模式一直是教師在講臺上滔滔不絕,學生在臺下埋頭記錄,這樣的模式不利于教學效率和質量的提升,對于他們學習效果的提升也并不明顯,還會使課堂氛圍變得沉悶、學生的思維得不到發散[3]。現在小學科學教學得到了足夠的重視,教學方式必須要擺脫傳統教學的束縛。在教學中,教師要利用各種辦法和學生融為一體,展開良好的互動,還需要認識到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圍繞著他們展開教學。教師可以在課堂上進行師生轉換,引導同學們成為課堂教學的主導者,主動學習和理解新知識,開展探索式學習。教師在日常的科學教學中,要盡可能地減少給學生灌輸理論性的知識,應該多提出一些猜想,讓他們主動地思考并自己嘗試著解答,以激發其求知欲和探索欲。教師要在讓學生作為課堂的領導者,將他們自己的思考過程和結論講給大家聽,努力獲得他人的贊同。在學生講述自己的想法時,教師需要仔細聆聽,并認真思考他們的思路和觀點是否存在著不恰當或者沒有關聯等問題,可以在接下來的提問中引導他們認識到自己的誤區,幫助其建立一個科學嚴謹的思維方式。教師還需要對學生的表現進行鼓勵和肯定,并提出一些中肯的建議,讓學生在師生轉換中提升學習自信心和成就感,是師生關系更加和諧。并且教師在師生互動的過程中還能夠了解同學們對于科學知識的理解情況,對他們的優勢和不足有一定的認識,從而在之后的教學中進行優勢的發揚和不足之處的補充學習,完善教學規劃,提升學生學習效果。
結束語
綜上所述,小學中高年級科學的有效教學需要采用多種策略。在學生預習時,利用動手實踐的方式提高他們的實踐能力和自主探索能力,提升預習效果。教師要充分激發學生對于事物現象的思考,引導其探索現象背后的原理,注重其自主思考和學習能力的培養。還要利用師生轉換的方式,提升學生學習效果,以提升其成就感的方式,培養科學精神和學習自信。教師要積極探索和學習優秀的科學教學策略,為學生成長和發展提供更好的教育。
參考文獻:
[1]姚建欣,郭玉英.小學科學教育:課程創新與實踐挑戰[J].課程.教材.教法,2017,3709:98-102.
[2]張璐,石曙東.小學科學課程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的探討[J].湖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0,4001:149-152.
[3]楊先通,韓慧,王娟,郭明,王強.新課程標準視域下小學科學實驗教學的探討[J].首都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9,4003:90-95.
常德市鼎城區常沅小學 415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