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元美
摘要:高三作為高中三年學習的收官之年,滲透式寫作方法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滲透式寫作對現如今高中生的能力提升有非常明顯的幫助。多年來雖然所有語文老師對作文的重視程度極高,但學生的進步仍然非常緩慢,究其原因,“為寫作而寫作”的同學不在少數,寫作不能僅僅局限于課堂,本文從遣詞造句,探尋細節,學會觀察三方面著手,對高三語文滲透式寫作復習進行策略探究。
關鍵詞:高三;語文;滲透式寫作;策略研究
引言
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對于學生的語文能力要求也逐步提升。而寫作作為語文課的重要一環,老師不應該只滿足于學生受到文學藝術作品思想的熏陶,更需要引導同學從中學習技巧。寫作教學作為高中語文教學的重難點,選題批改經常耗費老師和學生大量精力,但往往收效甚微。語文作為一個關聯性極強的學科,寫作教學應該滲透進本學科的方方面面,注重閱讀和平時素材的積累都不可或缺,在此基礎上更要和現實生活相輔相成,相互滲透,由此滲透式寫作在高三語文學習上顯得尤為重要。
一、語文滲透式寫作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注重積累素材
寫好一篇文章的方法多種多樣,但無一例外,均需要良好的文學素養做鋪墊。高三階段學生在學科學習上耗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對于素材的積累只能落實在平時生活。在復習過程中教師帶領同學,通過滲透式寫作的方式,利用碎片化的時間,通過閱讀積累素材。學生在生活細節中掌握記述事件的方法,語言的表達技巧,分析問題的方法,從而更好地運用到自身的文章,在潛移默化中提升作文水平。
以人教版高一必修1第一單元第一課《沁園春·長沙》為例,教師在課堂上可以讓同學們一同回顧以往課本中學過的《沁園春·雪》和《卜算子·詠梅》兩首詞,同時引入《憶秦娥·婁山關》和《采桑子·重陽》兩首毛澤東的經典詩詞,在復習時就完成對素材的積累。
(二)有利于提升學生語文綜合素質
滲透式的寫作復習一方面拓寬了同學們的閱讀量,另一方面將閱讀和寫作兩種教學方式進行糅合。將寫作滲透在閱讀中,既可以讓閱讀成為最好的老師,幫助同學解決寫作中的困惑,由此更好的學以致用,又可以避免出現因為單純閱讀,而不知道如何運用的情況。借助閱讀的特性,老師帶領同學們進行仿寫、改寫等練習,讓學生掌握寫作技巧和語言表達技巧,不但能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語文的綜合素質也會達到飛躍[1]。
二、語文滲透式寫作復習的有效策略
(一)揣摩課文如何遣詞造句
如果說作文中句子是一面墻,那么詞語就是壘墻的每一塊磚。作文作為自身思想情感的多重集合,優美的詞語往往可以為一篇文章增光添彩,而處于尚在學習過程中的高中生,只有在掌握一點的詞匯量的基礎上,才能把自己的文章修飾的更好。在寫作復習中,第一應該引導同學們關注的便是要從課文開始揣摩名篇大家是如何遣詞造句的。課文是我們進入高中學習以來第一時間接觸的文章,滲透在我們學習生活的每一方面,從課文入手更能讓同學們深刻體會詞語使用的精妙[2]。
以人教版高一必修1第一單元第二課《再別康橋》為例,作者徐志摩在這首詩中將詞語之美體現的淋漓盡致。老師在復習過程中可以引導學生通過“云彩、金柳、夕陽、波光、青荇”等詞語感受徐志摩所描繪的一幅畫卷和對康橋的一片深情。通過“招手”“蕩漾”“招搖”“揉碎”等詞語,使得每一個細節都具有流動之美,一幅生動絕美的畫卷瞬間躍然紙上,這便是詞語的魅力。
(二)閱讀名家文章,體會細節之美
在高中語文三年的學習過程中,不乏精彩的細節描寫,教師應該對本學科的課本有充分的了解,在復習過程中為同學們挑選一些適合作為細節描寫范例的素材。幫助學生通過這些細節描寫,體會發力點,積累經驗,運用到自己平時寫作中,使得文章富有感染力[3]。
以人教版高一必修1第三單元第七課《記念劉和珍君》為例,課文通篇描寫了愛國青年慘死之悲,殺人狂徒猖獗之暴,而在課文中魯迅先生數次反復點出,劉和珍君是“常常微笑著的,態度很溫和的”,“始終微笑著的和藹的”。這樣始終微笑著的和藹的劉和珍君為何竟成了“他們”口中的暴徒。魯迅先生將這一細節描寫刻畫的細致入微,宛如電影中的慢鏡頭,一次次的劃過人們的腦海,從而在殺人者狂妄施暴時,這一悲憤之情被最大程度的傳遞出來,是對那個黑暗社會的吶喊,更是對“血淋淋的殘酷”反抗到底。老師在復習時,便可以讓同學們自己體會,通過對比、細節兩種描寫手法,給文章帶來的強烈情感,從而增強文章感染力。
(三)學會觀察,融入情感
寫作從不局限在育課堂,生活中的景色事物都是老師,學會觀察生活,就是在積累素材;積極思考各類問題,就是對思維方式的訓練;勇于表達的自己的觀點,就是提升了自身的語言組織能力和語言表達技巧。高三學習任務繁重,不能把寫作的壓力,一股腦地壓給學生,相反老師要做好引導作用,讓同學們在日常生活中學會發現美尋找美,公交車上給老人讓座,平常小事傳達出來的卻是社會對于老年人群體的善意,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電影院里看一次感人的影片,也是對自己情感的一次體會,觀看《我和我的祖國》《我的家鄉》類似影片時,誰的心中不澎湃著對祖國和家鄉的驕傲自豪感。教師作為領路人,教導學生有意識的觀察生活,學會從學習生活中汲取寫作的養分。
結束語
高三作為高中學習生活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年,做好滲透式寫作的復習工作是非常必要的。作為一種用功在平時的教學方式,它打破了閱讀和寫作之間涇渭分明的界限,更是將學校、生活、社會幾個不同的維度緊密聯系在一起,使得語文教學回歸本源,不再追求成績的功利化,而為提升學生真正的文學素養添磚加瓦。
參考文獻:
[1]馬碩.高中語文微寫作教學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8.
[2]張國征.新媒體環境下高中語文寫作教學策略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9.
[3]楊樺.論“讀寫一體化”模式在高中語文作文教學中的運用[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9,12:134-136.
云南省臨滄市臨翔區第一中學 67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