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如今進入了新媒體時代,新聞采訪工作也要與時俱進,和時代發展相適應,進行改革和創新。傳統媒體工作方式已經不能適應和滿足現代大眾的新聞需求,現代的記者新聞采訪工作要尋求內容和形式的改變,研究和學習新的方法,進而提高關注度。本文對新媒體時代記者新聞采訪工作面臨的挑戰、采取的應對方法、應用的創新策略等進行分析和研究,希望可以和同行業人員進行交流,促進新聞采訪工作的更有效開展。
關鍵詞:新媒體時代;新聞采訪;應對與創新
中圖分類號:G222.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8883(2020)09-0187-02
新媒體時代給新聞采訪工作帶來了新的機遇,也對傳統媒體造成了沖擊。報紙、廣播、電視等傳統傳播形式已經無法滿足現代公眾的需求,需要新聞采訪工作人員尋求新的方法和內容。大數據時代的各種信息飛速增長和快速傳播,人們選擇、閱讀、吸收信息的渠道不斷增加。記者要獲得更好的成績,就要對采訪工作進行改革和創新,制作更具有競爭力的符合公眾需求的新聞作品。
一、新聞記者面對的挑戰
如今是信息爆炸的新媒體時代,人們的生活中充斥著各種各樣的信息,無線網絡對信息的傳播起到了加速作用。[1]手機、電腦等各種傳播媒介為信息傳遞提供了方便,進而人們提高了對新聞的要求,要增加內容和質量的匹配度,提高公眾的關注度。在新媒體時代,記者的新聞采訪工作要面對更嚴峻的考驗。
首先,考驗來自新聞。新媒體時代信息傳播速度快,記者的新聞采訪工作就要更快進行新聞傳播。如今出現新聞時,就存在各種傳播途徑,記者在進行新聞采訪時就要挖掘更重要的信息,給新聞工作人員帶來了更嚴峻的挑戰。并且快捷搜索的出現和應用,也增加了新聞工作的難度,很多信息都在檢索關鍵詞中,使得新聞記者選擇對自己有用的信息有了難度。
其次,考驗來自新聞記者。傳統新聞記者進行的采訪是采訪者和被采訪者間的溝通和交流,要求記者有很高的語言溝通、組織、表達能力。在新媒體時代,記者還要有更敏銳的嗅覺,對公眾有全面的了解,清楚被采訪者的各種信息,知道其對哪些新聞內容感興趣等。并且要求新聞記者有更高的能力,對網絡熱點、語言等各種信息有一定了解,同時在采訪中進行靈活應用。
二、新聞采訪工作的應對策略
面對新媒體形式,傳統媒體形式要進行自身檢查,與新媒體形式的長處和優勢相結合,取長補短,挖掘自身優勢,逐步形成和新媒體相符合的新聞采訪工作方式。[2]
首先是轉變思維模式。傳統媒體新聞記者受到新媒體的沖擊,要先尋找自身的缺陷和不足,真正了解自己的短處,進而防止被新時代淘汰。如果不改革創新,還墨守成規,以傳統的方式開展工作,就會導致公眾的關注度降低,時間長了就會被淘汰。因此,傳統記者要轉變思維方式,研究和學習新媒體采訪內容和工作方式,并檢查和解決自身問題,進而適應新媒體時代的要求。新聞記者還要關注新媒體,重視其威力和魅力。廣大群眾面對爆炸式的信息,會選擇有趣的、優質的信息。新媒體的創新度高、形式靈活、信息詞語活躍大膽,進而逐漸變成新聞閱讀的主體。新聞記者要重視這樣強大的對手,不能忽視,否則會敗得很慘。
其次不斷提高新聞發布速度。新媒體沒有很多的條框限制,新聞發布速度明顯比傳統媒體快,而新聞的發表和傳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速度。新聞如果沒有較快的速度,所報道內容“過期”,就不再是新聞。因此,傳統媒體要加快新聞發布和傳播速度,確保新聞具有時效性。如果設備不完備,新聞記者就要開動腦筋,靈活應變,利用有限的資源,比如手機、電腦、無線網絡等相應的渠道和方式,快速傳播新聞,進而更好地提升新聞的效率和質量。
再次是分清主次,信息要簡明扼要。如今信息量非常大,對人們的信息篩選能力有一定的影響。對于這樣的問題,新聞記者在進行采訪時,必須抓住主線,有針對性、有選擇性地忽略一些不重要的信息,分清主次,深入挖掘主線,對于一些次要的信息可以一筆帶過,使用簡短的語言描述采訪內容,使新聞信息一目了然,快速吸引讀者注意力。
最后是抓住采訪重點和關鍵。新聞服務的對象是人民大眾,而人民大眾關注的重點是民生。在新聞采訪中,記者可以結合生活實際,在日常生活小事中挖掘和獲取相應有用的信息,反映社會生活,報道社會生活的酸甜苦辣,進而引起社會共鳴,提高新聞關注度。新聞采訪過程中,必須抓住采訪的關鍵和重點,以小見大,通過全面采訪,更好地突出主題思想,在人民大眾面前展現新聞事件。
三、新聞采訪工作的創新策略
因為新媒體時代對傳統媒體的沖擊,所以記者要加大新聞采訪工作改變力度,并在工作中進行相應的創新,突顯采訪特點,提高采訪能力和水平,進而全方位提升自身的競爭力,達到提升新聞關注度的目的。[3]新聞采訪工作的創新策略通常有以下幾種:
首先是提高新聞采訪技術。新聞技術的更新是傳統媒體和新媒體間的差距之一,新媒體不斷更新技術,以各種新技術快速、有效地傳播新聞;而傳統媒體對以前的傳統方式過于注重,缺乏對新技術的接受和應用。因此,在新媒體時代,記者在新聞采訪工作中要合理有效地應用新技術,學習和研究新媒體的采訪技術,更好地與網絡結合,改變和創新新聞采訪方式。比如在采訪和報道中應用圖片,要求圖片色彩鮮明、主次清晰,以圖片為相應載體,合理填充采訪內容,并應用網絡發布和傳播新聞。以這種方式加快傳播速度,并滿足新聞的簡潔、清晰、主題鮮明的要求。
其次是更新采訪語言。以前的傳統采訪語言過于單調、沉悶,被采訪人員在采訪中不能放松心情,往往不能得到良好的采訪效果。因此,記者在新聞采訪工作中要改進和創新采訪語言,靈活應用各種語言。記者可以運用現代流行的網絡語言,有效調節和調動采訪現場氛圍,使被采訪人員心情放松,進而自然輕松地有效表達觀點及內容,有效順利地完成采訪工作,同時也能夠促使被采訪者有效表達更多信息,進而優化和提高整體采訪效果和效率。
最后是創新報道形式。傳統媒體傳播新聞信息的主要形式是電視、廣播等,這些方式都不是很靈活,工作人員不能及時收到公眾的信息反饋,不能與公眾有效互動。因此,在新媒體時代,要有效創新報道形式,通過電腦、網絡、直播等各種不同的形式報道新聞,有效擴大新聞傳播面,并加強和公眾的交流溝通,進而及時獲得公眾對新聞信息的各種意見及反饋等,為后面的新聞報道打好基礎,并不斷豐富新聞采訪內容,有效提高新聞采訪整體質量。
四、結語
新媒體時代的到來,帶給了人們很多的便利,也帶來了一定的機遇和挑戰。新聞記者要緊緊抓住新時代的機會,有效調整自身工作形式及內容,與時代的發展相適應,更新自我知識結構,有效吸收各種現代優質資源,創新采訪模式,不斷進步和發展。在新媒體時代,新聞記者要有意識地改變傳統固有思維,積極學習各種新知識,并進行創新,合理完善自身采訪體系和結構,進而提升新聞采訪質量和優化新聞整體效果。
參考文獻:
[1] 王學海.新媒體時代記者新聞采訪工作的應對與創新策略[J].電視指南,2018(6):79.
[2] 潘曙霞.新媒體時代電視記者如何做好新聞采訪工作[J].西部廣播電視,2019(8):137.
[3] 王子辰.新媒體時代如何做好新聞采訪工作的方法探究[J].記者觀察,2018(6):29.
作者簡介:王齡可(1981—),女,云南昆明人,本科,記者,研究方向: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