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菁菁
摘要:標志作為企業綜合信息傳遞的重要媒介,在標志設計時應該具有一定的時代特性。數字技術與新媒介的出現為標志設計提供了廣闊的創作空間,由此也對中職學校標志設計課程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標志設計課程教學中,以保證學生掌握基本標志設計能力為基礎,還要培養學生形成標志設計的多元化發展的思維理念,以符合時代發展的需求。文章主要對新媒體時代標志設計課程教學的創新思路進行分析,為提升學生的標志設計水平提供參考。
關鍵詞:新媒體;標志設計;動態標志;課程教學
新媒體和網絡技術的發展,導致標志設計的傳播媒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標志設計的傳播媒介由以往的紙媒傳播,逐漸向網頁、互動電視、數字手機、多媒體等新媒介轉變。傳播媒介的變化對標志設計提出了新的要求,單一的靜態標志已經無法滿足企業進行信息傳播的需求。在新媒體時代,動態標志設計逐漸成為標志設計的發展方向,動態標志能夠在視覺、聽覺和互動體驗等方面更吸引受眾的注意力,為企業用戶呈現更加多元化的設計作品,為提升企業品牌形象以及信息傳播創造更大的價值。在這一背景下,中職學校的標志設計課程教學應該及時作出改變,調整教學理念,優化教學技術和教學手段,從動態化的視角培養學生標志設計的思維和能力,切實提升學生的動態標志設計能力,為將來就業打下良好的基礎。
1.培養學生動態化標志設計的思維和能力
為了適應新媒體時代對標志設計人才的需求,中職學校在教學時應該調整教學理念,采用動態教學思維模式,以動態的視角對標志設計的整個課程教學進行設計和研究。從動態化的思維出發,標志設計應該與其他課程進行緊密銜接,字體設計、圖形創意、版式設計這些課程都是進行標志設計的基礎。而在標志設計教學中,還應該向學生滲透動態化的理念,將標志設計與企業形象設計、導視系統設計等課程聯系起來,充分考慮到設計出的作品在后期運用中的呈現效果。為了讓學生真正掌握新媒體時代動態化標志設計的技巧,不僅要強化學生對標志設計的內涵、價值和意義的理解,還要讓學生對動態化標志在新媒體中應用的各個環節,培養學生形成一種大局觀,從而對動態化思維有更清晰的理解,真正的掌握動態化標志設計的內涵。
2.數字化技術與標識設計課程教學的融合
為了確保動態化標志設計教學的開展,教師可在傳統標志設計課程體系的基礎上,將數字媒體技術融合到教學中,實現教學內容傳統靜態化標志設計向動態化標志設計的轉換,從而更好的滿足新媒體市場發展的需求。為了更好保證動態化教學設計的質量,教師應該增強自身與標志設計課程相關聯的新媒體技術的學習,能夠將傳統視覺傳達向數字媒體轉換,從而促進動態標志設計教學的順利實施。數字化技術的應用,只能夠將其視為標志設計的輔助功能,而不是過度的依賴數字化所呈現出的動態效果,卻忽略了標志設計本身的內涵。所以在數字化技術與標志設計融合過程中,應該做到形式與內容的高度統一,充分發揮數字化技術的優勢,讓動態化標識設計更加生動有趣,能夠在新媒體環境下呈現更好的效果。
3.將動態設計思維貫穿學生整個教學過程
為了適應新媒體時代標志設計教學的需求,應該對傳統的教學手段進行創新,深入挖掘各種教學資源,綜合運用各種教學手段,加強學生對新媒體環境下標志設計的認識,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日常教學中,可采用項目教學法,引入真實的教學案例來鍛煉學生的設計思維和能力,在教學過程中向學生滲透新媒體時代標志設計的發展趨勢,讓學生了解新媒體的傳播特點和方式,并且善于從企業和受眾兩個層面去分析標志設計的創意,最終呈現完美的設計效果。中職學校應該為學生創建實訓教學基地,并且提供創客空間、創新工作室等環境,為學生進行實踐鍛煉創造有利的條件,在實踐鍛煉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學校還可以通過校企合作的方式為學生提供鍛煉的機會,通過企業實訓,能夠讓學生對新媒體環境下的標志設計有更加深刻的認識,有利于學生自主培養創新意識,并將動態設計思維延伸到整個學習過程中。
4.結語
動態標志設計是新媒體時代的必然產物,豐富的傳播媒介為標志設計提供了廣闊的創作空間,也促進了標志設計的多元化發展。動態標志設計突破了靜態標志的局限,將具有吸引力和傳播力,能夠更加全面的展示企業或者品牌的內涵。為了培養符合社會發展對標志設計專業人才的需求,中職學校的標志設計課程應該融入數字媒體理念和技術,與其他課程進行有效銜接,形成動態教學理念。在教學中還要加強學生對動態標志設計的理解,從而激發學生的動態創作思維,提升學生的動態創新能力,切實提升學生的標志設計能力。
參考文獻:
[1]蔡幸生.數字媒體時代下的標志設計教學創新探索[J].設計,2019-04-11.
[2]秦慧.信息技術在中職專業課教學中的實踐與思考——以《標志與VI設計》課程為例[J].電腦與電信,2019-04-10.
[3]閆天予.新媒體時代視覺傳達專業標志設計課程的創新與發展[J].現代交際,2018-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