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彥成
小學生的健康發展與生命安全息息相關,為了能夠使小學生可以健康的成長,學校要對安全方面的行為措施不斷的進行改進,要將安全教育問題放在教學的首要位置,因為小學生是一個特殊的社會群體,對他們而言在安全教育意識方面非常的模糊,沒有對安全教育有足夠的認知。針對于這樣的一種情況,學校就成為一個非常重要的載體。因此,學校要對小學體育課的自救自護教育貫徹落實。
1 自救自護教育在小學體育課堂中所存在的各種問題
1.1體育教學活動中的安全保護意識不高
體育教學課堂是小學生能夠聚集在一起學習的重要場所之一,他們通過體育課學習戶外知識以達到體、智結合的目的。但是,小學體育課堂教育非常的不具有安全性,這主要是因為學生的自我保護的行為意識不夠高。在小學體育教學課堂中可以發現,一些學生在沒有一定的秩序下,快速的奔跑而發生一定的碰撞行為,造成頭破血流的狀態,但有一部分的學生卻不能夠對傷口進行很好的處理,完全沒有自我的保護意識。其產生這樣主要的原因在于學生沒有安全的防范意識,普遍的認為體育課就是安全的,而對個人的行為由于沒有采取一定約束限制,從而使體育課堂中的安全事故頻繁發生。
1.2體育課堂對自救自護知識的教學力度不夠
在知識就是力量的號召下。人們對體育教育采取一定的忽視態度,學生與家長都認為學習知識更加的重要,其實不然。總體上來說,小學體育教育不僅可以使學生學習有關方面的體育運動技能,還可以使學生能夠對自救自護的基本技能進行掌握。而這些自救自護方法是經過長年的日積月累所得到的。但是,現階段大部分的學校在實行體育教學的過程中,大都是以體育競技為核心教育,學生在進行接受自救自護知識時,通過的渠道是較單一且又非常的狹窄。由于沒有豐富的自救自護的知識與經驗,對在小學體育課堂中所發生的各種事故難以理解,且在對其進行處理的過程中又沒有完善的措施。因此,學生自救自護能力隨著學生的不斷學習而有所提高。學生安全保護意識和能夠獨立處事的有關方面能力還在學習階段的初期,在明辨是非方面的能力普遍的偏差,所以在體育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不僅要教授體育競技的能力,還需要教會學生自救自護的能力。因此,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要不斷的提高自救自護方面的力度。
2 加強小學體育教育課堂自救自護教育的有效措施
2.1科學的教學
將國家的體育教學方針貫徹落實,小學生是面臨心理與生理成長的初步階段,在成長的過程中,每一步都面臨一定的挑戰。小學生的生命安全非常的重要,因為他關系帶每一個家庭的幸福,同時也會對社會和諧產生一定的影響。鑒于此,教育部門與社會都對這個問題極其的關注。有一位名家曾經說過,生命不存、何談教育。由此可見,在進行素質教育的過程中,體育開設自救自護的內容勢在必行,同時這樣做也可以使教育的質量得到一定的保證。提高學生的自我保護意識,強化學生的自救自護能力是每一位小學生都應該要做的事。一個人的綜合素質都可以通過自救自護的能力充分的體現出來,與此同時學校要落實國家的教育方針。
2.2優化教學內容、改變教學方法
在新課標的實施下,要重點的強調教學引領作用。對此,學校一定要按照課程的目標進行優質的教學。田徑是體育項目中最為基礎的項目之一,與此同時,它也是自救自護中的一項重要保障,在對學生進行自救自護的素質教育過程中是必備的內容。大家都知道,傳統的小學教學過程中,田徑教學是學生最難克服的一項體育項目,同時也是教學成果收獲最不佳的一項內容,因此,針對于這樣的一種情況,那么就需要學校對其進行改進教學措施,在田徑項目的開設過程中,加入一項自救自護的主體方案,采取以比賽的形式展開相關的活動,從而使學生在進行競技的過程中,肺活量可以得到相應的增加,最終達到教授學生的自救自護的能力。
2.3發揮體育課堂優勢、提高學生自救自護的意識
自救自護在進行開設的過程中,是需要具備一定的環境條件才可以對其展開,而體育課堂剛好具有這樣的一個優勢。所以在體育課上開設自救自護是一舉多得的行為。體育教學通常情況下是在戶外進行,因此就給自救自護提供實戰演練的場地,教師可以在體育課上對學生采取實戰演練的方式,可以對體育中所應用的加血器材與場地進行充分的發揮其最大的效用。在新課改目標的設定下,學生要進行德智體美全面的發展,與傳統的教學有著一定的差別,現在的教學對體育要比以往更加的重視。因此,要不斷的加大對學生的安全教育方面的培養,只有通過學生掌握安全意識的提高,教師再進行一定的鞭策,那么安全教育的效果會更加的顯著。
3 結束語
小學生自救自護安全教育在目前的教學中已經成為重點的教學目標。如果只是教師對學生進行千叮萬囑是遠遠不夠的,在實行安全教育的過程中,一定要加入實戰演練的方式。需要對學生的自救自護采取具有針對性的教學措施,要不斷的提高學生的自我保護意識,小學教師要十分的注重對時機的把握,將新課標改革的最新理念進行全面的落實到具體的教學過程當中。
(作者單位:南寧市良慶區那馬鎮中心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