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背景下,全媒體融合手段得到了快速的進步和發展。本文立足于全媒體的發展背景,探討傳統媒體和新媒體的融合路徑,旨在為進一步促進傳統媒體與新媒體融合提供切實可行的理論借鑒與指導。
關鍵詞:傳統媒體;新媒體;全媒體;融合發展
中圖分類號:G206.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8883(2020)08-0236-02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推動媒體融合發展、建設全媒體成為我們面臨的一項緊迫課題。要運用信息革命成果,推動媒體融合發展,做大做強主流輿論,鞏固全黨全國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提供強大精神力量和輿論支持”。所謂全媒體,指的是在當前媒介環境中,信息與信息之間新的傳播模式,是媒介一種全新的信息運營方式,將過去傳統媒體下的電視臺、電臺和報紙等融合成為一種全新的媒介形態,使當今互聯網、手機以及智能終端等都可以與傳統媒體實現多種形式的融合。[1]之所以在全媒體視角下提倡新媒體與傳統媒體融合,是因為傳統媒體的傳播方式與新興媒體的傳播趨勢日益分散,隨著新媒體圖片、聲音和文字等多種形式的傳播,民眾更傾向于新媒體,這是由于新媒體更容易實現信息的共享和傳播,可以在不同的平臺傳播給受眾。
一、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的優勢分析
傳統媒體經過多年的發展,具有較穩定的受眾群體。新媒體之所以能夠在傳統媒體占據市場多年的情況下能夠迅速走進人們的視野,主要是具備獨特的優勢。但傳統媒體在面臨挑戰面前,也要清楚地了解自身的優勢和特色,只有這樣才能充分利用各自的優勢,從而更好地推進媒體融合發展。
(一)傳統媒體優勢特征
傳統媒體一直有著相對完善的監管機制,相應人員也需要經過考試合格后才能上崗,這就給傳統媒體從業人員提出了較高的要求。此外,傳統媒體作為主流媒體,始終代表的是權威的聲音,傳播的信息具有較高的準確度和公信力,對社會輿論產生了極其重要的影響。同時,傳統媒體在長期的發展中積累了大量的受眾和客戶資源,形成了強大的品牌影響力,具有較廣的媒體覆蓋面,是其他媒體形式不能替代的。
(二)新媒體優勢特征
與傳統媒體相比,新媒體最突出的特征和優勢就是先進的互聯網技術,有著較為多元化的數字技術手段,可以給人們傳播豐富的信息。隨著互聯網技術的日益完善和發展,新媒體無所不在,人們通過一部智能手機,足不出戶,就可以選擇自己想要的信息??傮w來看,新媒體具有內容豐富、時效性和互動性強等優點。新媒體包含了紙媒和流媒體的特點,如電視臺只有視頻,而電臺廣播只有聲音,報紙只有文字和圖片,但新媒體可以將這幾個特征結合起來,圖文并茂,立體形象地將信息展現在受眾面前。
在新媒體領域,人人都是傳播者。新媒體的傳播機制較為靈活,沒有設立較高的門檻,人們不僅是新聞的受眾者,還是傳播者,加之新媒體的傳播速度較快、互動性強,很多普通的大眾都成了新媒體的參與者。
二、新形勢下推進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融合發展的必要性
新形勢下,推動媒體融合發展是傳統媒體適應新媒體格局的客觀要求,是鞏固和宣傳思想文化陣地的重大舉措,也是做好新聞輿論工作的重要戰略部署,更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發展的必然要求,因此,新形勢下推進傳統媒體與新媒體融合發展具有必要性和緊迫性。
第一,實現媒體融合是當前堅持黨的領導和堅定政治方向的客觀需要。新媒體與傳統媒體的融合,可以推動媒介資源的共享和交流,從而更好地宣傳和解讀黨的理論、路線和方針等,不僅是維護當前國家意識形態安全的需求,也是堅持正確政治方向、堅定理想信念和凝聚強大精神力量的客觀需要。
第二,實現媒體融合是尊重新聞傳播規律、創新方法手段的現實需要。全媒體發展視域下,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之間的融合已經成為推動新聞活動實現科學發展的必然要求,不僅可以加強互聯網思維,還能實現兩者之間的一體化發展,推動傳統媒體與新媒體之間在內容、形式、方法和理念上的深度融合,從而切實承擔起新聞媒體的社會責任和發展使命,實現新聞信息的客觀、真實傳播。
第三,實現媒體融合是順應現代新聞傳播業發展趨勢的迫切需要。傳統媒體在新興媒體的刺激下,需要不斷謀求發展的新道路,實現轉型。同時,新媒體在媒體環境中發展也不是很理想,尤其是在新聞內容真實性、客觀性和權威性方面都有待提高。[2]
三、全媒體背景下傳統媒體與新媒體融合的策略
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提出:“高度重視傳播手段建設和創新,提高新聞輿論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庇纱丝梢姡粤暯酵緸楹诵牡狞h中央高度重視媒體融合發展。所謂媒體融合,指的是從技術、渠道、平臺以及內容等方面實現信息的互通和共享,從人力、資源和資本等方面實現多要素的融合。需要注意的是,媒體融合的前提是社會效益優先,因此在實現融合的過程中還應該堅持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統一發展。因此,在全媒體背景下實現傳統媒體與新媒體融合,也需要開拓思維,從多角度實現深度融合和發展。
(一)突破信息交流壁壘,實現技術融合
在媒體融合過程中,要始終堅持移動傳播為優先發展戰略。傳統媒體要完善和建立自身的移動傳播平臺,借助主流媒體的效應,來牢固和把握住輿論的傳播制高點。媒體融合中最為明顯的就是實現智能設備的應用和普及,人們充分實現了信息共享。因此,傳統媒體作為主流媒體,要在融合中從人員隊伍、技術管理以及信息交流等方面與新媒體實現互補和共享,構建出一體化的媒體發展組織體系,改變融合初期一些關于機構和組織的問題,始終將社會效益擺在第一位,積極運用大數據和云計算等先進的技術手段,突破過去信息交流的壁壘,實現技術的融合與發展,從而推進媒體資源的交流與共享。
(二)改變媒體發展思維,傳播新聞精品
推動媒體融合,離不開新媒體的傳播優勢。新媒體的迅速崛起顛覆了當前媒體發展格局,這就需要相關新聞從業人員積極順應社會發展,創新思維,結合當前的技術優勢,不斷完善和建立起全新的輿論引導平臺。在投入技術和人力的同時,要緊跟行業最新發展前言,增強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結合人工智能與數字技術等方式來研發和創新媒體產品,建立完善的移動端和PC端,從而實現信息資源的線上和線下傳播,形成立體化的傳播格局,充分發揮輿論引導作用,打造出符合全媒體發展需要的新聞精品。
(三)加強人才隊伍培養,提升人員綜合素養
人才始終是行業變革和發展的重要力量。首先,在媒體融合發展中,一定要加大新媒體技術人才的引進與培養,按照媒體融合的發展思維來實現媒體人員在技術、內容以及應用等方面的共享和融通。這就需要我們不斷完善用人機制,來加大人才的引進和培養力度。其次,媒體從業人員也要堅守住新聞工作者的職業道德和規范,在新的環境中能夠不忘社會責任和使命,只有忠于職守,才能在媒介融合的道路上走得更為長遠。[3]最后,必須提升媒體人員的綜合素養,無論是思維、技術,還是內容方面,都要清醒面對轉型的要求,培養適合媒體融合發展的高素質人才隊伍。
四、結語
全媒體環境下,傳統媒體與新媒體融合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新聞工作人員要審時度勢,積極轉型,不斷提高對自身的要求。新聞單位也要制定科學的轉型融合方案,利用新媒體技術手段來開創新的媒體市場,從而實現輿論的良性傳播,給社會發展帶來積極作用,最終推動媒體事業繁榮發展。
參考文獻:
[1] 董翠翠.新形勢下推進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融合發展的幾點思考[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6,29(11):83-84.
[2] 劉小芳.關于傳統媒體和新媒體融合發展的思考[J].中國傳媒科技,2018(09):15-16.
[3] 楊燕.新時期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的融合之路[J].電視指南,2018(08):182.
作者簡介:高晶(1982—),女,天津塘沽人,研究生,碩士,中級職稱,編輯,研究方向:新聞宣傳,性教育,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