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樹德
摘 要:在我國大力推廣和實施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創新高中生物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成為必然舉措。在高中生物新課標中明確提出:高中生物教師應轉變自身教育觀念,在進行實踐教學時重視融入珍惜生命、重視生命等理念。由此可見,教師要肩負起有關生命教育的責任和義務,將生命教育理念滲透到高中生物教學中,不僅要讓學生掌握基礎的生物知識,還要使其認識到生命的寶貴價值,進而樹立正確生命觀念。
關鍵詞:新課標;高中生物教學;生命教育理念
在新課改持續深入的背景下,生命教育被滲透到生物教學當中,然而這部分知識晦澀難懂,普遍隱藏在生物知識的背后,假如教師不能深入挖掘教材內容,同時給予學生正確引導,將很難取得理想教育效果。實踐證明,生物教學和生命教育有著緊密聯系,在教育改革背景下將生命教育理念滲透到高中生物教學中具有重要影響和作用。
一、結合教材內容開展生命教育
將生命教育理念應用到高中生物教學中,需要教師深入研究課本教材,找到生物知識和生命教育的契合點,進而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自然引入生命教育[1]。與此同時,教師也可積極應用多媒體技術,給學生展示相關學習資料,為其創設生動性教學環境,加深學生對生命的認識和理解,形成深刻的感悟。
例如,教師可事先為學生制作一段簡單的微課視頻,內容包括樹葉從樹枝掉落來年長出新葉或細胞生長和消亡的過程,引導學生直觀感受宏觀和微觀事物的發展以及滅亡,同時聯想到人類的生老病死。通過這種方式,學生能夠更加深刻認識到生命的有限,每個人都不可避免要經歷死亡,最終教會學生正確看待死亡,積極看待生命,盡最大努力在有限時間內實現有意義的人生。再如,給學生講授有關“分娩”的知識時,可以適時給學生播放相關影像片段,使其認識到孕育新生命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
二、通過生物學概念,建立結構與功能觀念
生物體的功能與特有結構是對應的,是生物在進行發展時不斷進化和自然選擇的結果,是生物為了更好生存和適應環境的具體體現。
例如,在給學生講授有關“細胞膜”的知識點時,首先帶領學生認識其結構,并了解其結構特點具備流動性,細胞結構的功能正是取決于其流動性,具體包括:穩定的內部環境、控制物質進出細胞、細胞間的配合以及信息交流等。就分子水平而言,蛋白質的結構多樣性決定了其多樣性的功能,為了更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可以適當給學生設計一些游戲環節,帶領學生快樂學習生物知識,切實感受生物結構與功能的實際含義[2]。如通過讓學生“手拉手”的方式模擬“蛋白質形成過程”,并將手拉手的過程看作是脫水縮合反應,牽手的兩個同學形成“二肽”,脫下的水分指數和肽鍵數保持一致。隨后,引導學生演示五肽、多肽的形成過程,并要求其他學生回答對應過程中的脫水數目、游離氨基數目、游離羧基數目等,并通過不同排列順序和人員表示氨基酸種類,最終讓學生清晰直觀認識到蛋白質結構多樣性的本質,進一步樹立起直觀的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生命觀念。
三、充分挖掘課本教材中的生命教育資源
想要學好生物知識本來就需要對各種類型的生命體特征進行深入研究,教師不僅要給學生傳授基礎的理論知識,還要緊密圍繞生物知識和生命教育的銜接點,確保增強生命教育的有效性。
例如,在講授“受精作用”時,就要讓學生知道,受精卵在經過不斷發育以后變成了胎兒,在形成受精卵的過程中,是需要卵細胞和百萬精子中最強的那一個進行結合。其次,雙親遺傳物質也會影響到胎兒的生長發育,在每一個新生命的孕育過程中,都要經歷一次冠軍的角逐,最終使得學生明確認識到我們每一個人的存在都是獨一無二、不可取代的。
再如,講授“免疫調節”一課時,主要教學任務是引導學生認識和理解免疫系統為保障我們身體健康而帶來的重要作用,在這些免疫細胞犧牲自己給我們提供服務的前提下,我們才能擁有健康的體魄,充分說明了維持身體健康是一件非常不易的事情。其次,還要讓學生明白在“神經—體液—免疫”的協同調節下,我們身體中的內環境才能維持在相對穩定的狀態。在進行這部分知識的教學時,教師就可借助多媒體設備播放和免疫調節相關的視頻,將其具體過程直觀展示在學生眼前,并引導學生結合之前學習的知識,理解B淋巴細胞和T淋巴細胞名字的由來,認識特異性免疫的特征[3]。在這個過程中,還要引導學生對比B細胞、記憶細胞、漿細胞的分化程度和全能性,最終形成正確的生命觀念。想要學好生物這門學科,除了需要認識生物本質,還應培養和鍛煉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在日常生活中多加保護自身的免疫系統,積極進行身體鍛煉,遠離有害于身體的各種因素。
結束語:綜上所述,在國家大力推廣和實施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將生命教育理念滲透到高中生物教學中有著重要價值和作用。在新課標要求下,教師更應重視將學生放在教學主體地位,理解和尊重學生間存在的個體差異。因此,就需要教師根據學生實際學情重視采取結合教材內容開展生命教育、結合生物學概念,形成結構與功能觀念、深刻挖掘課本教材中的生命教育資源等多樣化教學方式,從而增強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促使學生樹立正確生命觀,更加投入學習物理知識。
參考文獻
[1]王成寶.高中生物教學中實施生命教育的研究[J].新課程,2017(24):229-229.
[2]王金慧.高中生物教學中實施生命教育的研究[J].新課程(下),2017(4):231-231.
[3]夏恩煥.高中生物教學中如何滲透生命教育[J].中學教學參考,2017(8):113-113.
本文系銀川市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課題階段性研究成果,課題批準號:YJKG15-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