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曉兵
摘 要:眾所周知,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積極做好深基坑支護工作至關重要,且在深基坑加固過程,施工技術的使用和管理非常重要,直接關系到基坑穩固性。由此,文章詳細介紹了建筑工程建設中深基坑支護方法及技術管理要點。
關鍵詞:建筑項目;深基坑支護;技術方法
中圖分類號:TU712 文獻標識碼:A
建筑結構中,常用的深基坑支護不僅和主體結構相關,也和許多自然因素有關。經嚴格管控深基坑支護,可以防止施工環節影響工程質量。由此,建筑單位要認識到施工管理的作用,而且及時優化技術管理體系,促使施工單位對于深基坑支護展開技術管理。經實時監控、進度管理等,進一步提高深基坑支護效果,由此延伸建筑結構的應用周期。
1 建筑工程建設中深基坑支護方法及技術管理分析
隨著各行各業針對建筑質量的廣泛關注,建筑企業也在努力創新與改革,對深基坑支護方法引起了高度重視,對這種技術進行了改善與優化,并加大了推廣力度,促使該技術在建筑工程中獲得普遍使用。此外,質量是工程發展的根本,如果沒有質量,那么工程則屬于廢品工程,在實施深基坑支護技術的時候,需要做好施工現場的科學管理,且因為在時代的不斷發展下,深基坑的支護方式比較多,差異性比較大,所以需要針對不同的土質選擇不同的基坑支護方式,遵循科學合理、施工方便的基本原則,真正發揮出深基坑支護技術的作用。下文針對施工技術管理能夠分為如下幾種狀況:
1.1 錨桿支護方法及技術管理
當前,在各個建筑結構中,普遍使用樁錨支護。該種施工技術一般適用在現場土質很好,且無軟基的地方。在施工環節,使用深基坑樁錨支撐方法時,要求專業技術者把控建筑施工技術,保證深基坑支出環節的錨桿和水平面之間存在15°~49°的夾角,且選擇長度<35 m的錨桿完成任務。另外,還要管理錨桿支護存在不足600 kN的軸向防拔力。由此,為管理深基坑支護存在最小的結構位移能力,還要求專業技術者在內部無支護的環境下,利用3~4根鋼絞線來生產錨筋。而且,保證樁錨深基坑存在13 m~20 m的支撐深度,由此保證地下結構穩固性。同時,在建筑結構中,對于深基坑施工周邊出現的臨時性工程和材料存放等情況,要求專業技術者嚴格管理機械設施移動與挖方邊緣的間距(大于0.8 m),而且防止將材料堆放在深基坑周邊。另外,也要專業技術者仔細計算建筑施工中深基坑周邊出現的臨時結構、材料堆放等造成的臨時性荷載高低。而且,安排專業的工作人員,基于組織基礎模塊仔細觀察現場內建造臨時工程的整個過程,由此及時找到由于臨時性工程等而造成的嚴重沉降、變形開裂等現象。基于此,通過專業技術者積極和甲方聯合,采取加固或是拆卸手段。
1.2 灌注樁方法及技術管理
灌注砼且制成樁的施工過程,為嚴格管理砼灌注樁質量,要求施工技術者根據標準的操作流程,在現場進行施工處理。該種灌注樁通常會選擇重力式支護形式,即依靠本身結構的總體重力負荷,來保證深基坑結構的穩固性。對于柵格類砼灌注樁產生的擋土結構,項目技術人員在確定墻截面時,能保證銜接不同灌注樁間寬度大于0.2 m,而且保證水泥摻入量大概是13%。然后,施工技術者能把砼用作頂板,而且增加一些細鋼筋,促使整個灌注樁支撐充分結合[1]。在具體的操作環節,兼顧到灌注樁場地良好的地質條件、開闊的作業場地、很大的四周結構距離等特點,施工技術者能夠在四周采取放坡開挖方法。根據規定角度,對深基坑周圍出現的維護結構實施放坡處理,在整體基坑深度和局域結構深度進行開挖。需要注意的是,在放坡挖掘灌注樁過程,施工技術者也要全面考量施工場地的開挖深度、地質環境、填充高度以及工程地下水位等,而且設置恰當的放坡高程、自線類別或是階梯類別的邊坡等,由此防止建筑施工中產生安全事故。
1.3 土釘支護方法及技術管理
針對基坑邊坡而言,加固和處理工作非常重要,在實際施工中常常會采取土釘支護方式,依靠土體和土地間的摩擦力來提高邊坡滑動阻力,從而讓邊坡土體更加穩固。但是,在實際施工以前,要先做好現場勘察工作,仔細分析土層條件,精準計算土釘承載性能,支撐深基坑時,使用土釘技術必須考慮如下幾點內容。其一,組織土釘拉拔測試。在測試環節,要集合結構特點,管理拉拔力度,再安排檢查者展開現場測試,全面管理土釘灌漿量與漿液濃度。其二,嚴格管理鉆眼深度。這一過程,要按照鉆桿的總長度展開計算,仔細記下鉆研信息,標明鉆眼深度和鉆眼直徑,由此為后續施工供提供良好的借鑒信息。其三,嚴格管理外加劑數量和物理系數,保證水泥漿與各種材料的科學配比,提高灌漿效果。在灌漿過程,要充分攪拌漿液,保證灌漿的嚴密性與飽和度,憑借漿液自重來填充孔洞。
1.4 護坡樁方法及技術管理
支撐深基坑時,會普遍使用護坡樁,主要采取了鉆眼壓灌樁施工方法,由此支撐深基坑。針對這種施工技術而言,操作較為方便,不會極大影響周邊環境,污染很低,能夠用在地質環境較為復雜的地方,這種技術在城市內有明顯的使用優勢。護坡樁處理環節,經水泥漿澆筑能夠全面維護鉆眼壁,澆筑結束以后,再投放鋼筋、砂石等原料增強了護坡樁強度[2]。操作環節,需要借助鉆機來鉆眼,符合設計標準的條件下在孔底灌入水泥漿,在壓力影響下,水泥漿會逐漸朝上反,進而達到預計的設計部位,這時能夠撤掉鉆桿車,放入鋼筋籠與骨料,待高壓補漿工作結束后,能夠令護坡樁成型。但是,在施工時要嚴格管理灌漿質量,避免產生灌注孔塌陷情況。
1.5 周邊土體止水方法及技術管理
深基坑周圍,進行土體止水技術控制,目的在于解決深基坑施工范圍內產生的高地下水位現象。施工技術者能夠把地下水位下降至1 m之下,且安排專業人士采取輕型井點這種抽水方法,24 h輪班抽水,且仔細記錄抽水信息。若有必要,施工技術者也能夠采取明溝排水法,操作過程持續展開排水工作,直至建筑物沒有抗浮條件即可。另外,為了降低深基坑施工對地下水造成的影響,要求施工技術者通過分析地質部門信息,基于施工場地周邊環境,追查周圍產生地下水的主因,然后科學選擇施工方法。當前,對于地下水位很高的深基坑地方,還能利用止水帷幕來防止地下水干擾深基坑支撐效果。需要注意的是,在加工止水帷幕時,若深層拌和、高壓噴射以及壓力灌漿等干擾到攪拌樁質量,特別是深基坑中出現滲水問題,施工技術者就能夠考量立即停工且調整砼摻入量等途徑,來保證搭設的止水帷幕嚴密[3]。此外,在多雨天氣操作時,施工技術者需要在深基坑周圍做好排水工作,且在深基坑現有的標高上,留下大概25 cm的泥土,避免地表水和雨水流進坑中而影響工程質量。
1.6 全程監管深基坑支護效果
使用深基坑支護方式時,管理者要把設計方案立即交給施工者,使之能夠仔細分析實際圖紙,突出圖紙的指導價值。在施工環節,員工要嚴格根據圖紙開展工作,基坑支護當中,確定的長度、類別、方案和數量等不能夠隨便調動,如果遇到一些問題,員工要立即與設計者取得聯系,對于具體問題進行規范調整,不能隨意決定。另外,還要加強砼表面養護,在砼終凝2 h以后,要及時灑水,養護周圍大概是7天,嚴格管理砼內外溫差,避免產生砼裂縫。
2 結束語
簡而言之,在建筑結構中,深基坑支護起到了非常關鍵的作用。為保證施工質量,必須高度重視施工技術管理,這就要求從施工場地實際情況著手,采取恰當的深基坑支護方法,并完善設計施工方案,確定施工參數等,由此安全、有效的完成深基坑支護工作,進而保證建筑工程質量。
參考文獻:
[1]劉珩.建筑工程施工中深基坑支護的施工技術管理探討[J].中國建筑金屬結構,2020,20(10):24-25.
[2]白興宇.建筑工程施工中深基坑支護的施工技術探討[J].住宅與房地產,2020,26(27):166+173.
[3]常楊.建筑施工中深基坑支護的施工技術以及管理研究[J].城市建筑,2020,17(21):12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