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躍
摘 要:墳墓遷移工作是公路工程征地拆遷工作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本文在理論研究基礎上結合實際征遷工作經驗,論證了墳墓遷移做法和措施,針對重點、難點進行剖析,對于關鍵環(huán)節(jié)、輿論導向、法律分析等方面進行研討,對公路工程墳墓遷移工作具有一定指導意義。
關鍵詞:公路;征地拆遷;墳墓遷移
中圖分類號:U411 文獻標識碼:A
墳墓遷移工作因涉及傳統(tǒng)文化習俗、思想工作難點大、遷移方案難以周全等特點,在工程建設過程中,有時被避而不談。但對于公路工程特別是高等級公路工程而言,墳墓遷移工作是征地拆遷工作的重要一環(huán),加之云南因特殊地理環(huán)境、民族特色及人文背景,土葬文化維持上千年直至本世紀初,墳墓處于山脊、河道、田埂等位置,墳墓遷移的難度不言而喻。結合新時代經濟發(fā)展背景,推進基礎設施建設是必經之路,在昆楚復線高速墳墓遷移過程中充分尊重歷史、尊重民風民俗、合理制定遷移方案及政策、合法合規(guī)按程序遷改、細心耐心做好群眾工作,爭取群眾理解、支持,及時完成遷改工作,確保了公路工程建設按時序推進。
截止目前,在昆楚高速公路西山段遷移墳墓過程中,累計遷移墳墓1 406冢,其中石墳395冢,土墳937冢,無主墳72冢,其他墳墓2冢。
1 墳墓遷移工作的做法及措施
1.1 確定工作任務,充分做好動員,宣傳等前期工作
大規(guī)模墳墓遷移工作任務往往來源于利用山地、林地等土地改善路線橫縱指標的高等級公路工程。在用地紅線確定之初,根據征遷任務工作量由交通、自然資源、林草、街道辦等部門構成的專門協(xié)調機構,按程序確定拆遷公司,結合周邊在建項目及現(xiàn)行政策制定補償方案后,采取“屬地街道辦事處牽頭,社區(qū)、小組及第三方拆遷公司配合”模式開展墳墓遷移工作,全面宣貫遷移政策,動員群眾力量參與遷移工作,同時根據需要邀請法律顧問參與政策制定、協(xié)議簽訂、證據保全、具體遷移、安置等工作。拆遷公司根據施工放線,結合墓碑信息、基層干部及沿線群眾反饋,初步統(tǒng)計紅線范圍內墳主信息,便于后續(xù)有針對性的開展宣傳工作。
1.2 打響“第一槍”,共創(chuàng)“開門紅”,扎實做好第一批遷移工作
俗話說,萬事開頭難,墳墓遷移工作同樣如此。群眾的意愿、配合度,遷移政策的接受度一切都是未知。打響“第一槍”至關重要。西山區(qū)通過報紙、電視、地方權威媒體平臺等公開發(fā)布項目建設遷墳通告,明確告知公路工程基本情況、擬遷移墳墓四至范圍、預留不少于14天時間作為宣傳期、遷墳聯(lián)系方式等信息,同步在社區(qū)、村組等張貼遷墳通告。基本通過戶主大會、黨員大會、村民大會等形式宣貫公路建設的基本情況、遷墳范圍及遷墳方案,爭取更多的群眾支持,不斷擴大宣傳范圍。確保打響“第一槍”,結合發(fā)布通告第1日—20日、第21日—40日、第41日至—60日等不同檔次的遷墳獎勵,確保大部分墳墓相關補償協(xié)議完成簽訂并在規(guī)定時間內將墳墓遷移,為后續(xù)工作順利開展奠定基礎。期間政府提前對接協(xié)調周邊公墓運營機構,增加遷墳地點選擇,盡量降低墳墓遷移成本,減小群眾后顧之憂。
1.3 攻堅克難專題突破難點、堵點
再充分的宣傳動員、合理的遷墳方案、吸引的獎勵政策,也難以避免出現(xiàn)宣傳漏點、墳墓親屬的不配合的情況出現(xiàn),在昆楚復線高速遷墳過程中就遇到一些類似的問題。我們采取的措施是通過相應渠道發(fā)布項目遷墳第二次通告,再次提示失聯(lián)墳主親屬的同時,針對紅線內無主墳墓進行了溫馨提示,聯(lián)合民政部門充分宣貫遷墳方案及殯葬政策,明確告知無主墳墓范圍,以便墳主親戚及時反饋,最大程度保障逝者尊嚴。而對于小部分墳墓親屬提出的超越補償方案的要求,采取“一對一”服務,充分收集基礎信息后,邀請民政、屬地街道辦事處、司法、社區(qū)、小組等部門集體會研后,充分宣貫遷墳政策,結合殯葬改革、“超標墳墓”、“豪華墳墓”改革工作,維權合理性等方面做好解釋說明工作,打消被拆遷人的無理訴求,投機索要補償?shù)男睦怼.斎唬绻F(xiàn)行補償方案無法保障被拆遷人合法利益的情況下,相關部門專題會研后可請造價、評估部門專業(yè)評估后,經跟蹤審計單位認定后據實補償。
1.4 全力做好無主墳墓遷移工作,減小遺留隱患及風險
因歷史、傳統(tǒng)文化等原因,不可避免在公路工程遷墳過程中遇到無主墳墓。無主墳因石碑風化、無墓碑、有些僅僅為凸起的小土堆,有的是開挖路塹挖出的棺墓,無主墳的處置即關系到工程的整體進展和以人為本的理念,又關系生者利益、逝者尊嚴,以“工程進度要保障、逝者尊嚴要保護、失聯(lián)親屬可追溯”為原則多次召開專題會。考慮到親屬出國、宣傳覆蓋面、宣傳期較短等因素,為避免后續(xù)爭議、法律糾紛等遺留問題發(fā)生,最終公開發(fā)布項目第三次遷墳通告,將無主墳具體位置、項目建設的緊迫性,無主墳最終處理期、逾期未聯(lián)系后遺骨統(tǒng)一寄存、安置點,聯(lián)系方式等信息公開發(fā)布。拆遷公司利用通告的最后處置期(7天)開展最后一輪的無主墳墓排查、清點、定位、照相、攝影等留檔工作,到期后將無人認領的遺骨統(tǒng)一遷移至公墓寄存,寄存期(3個月)到期后仍無人認領的,上述無主墳遷墳補償費用將全部用于統(tǒng)一安置。
2 墳墓遷移工作中難點及對策
(1)墳墓遷移宣傳如何到位的問題。首先宣傳時機的把握,宣傳過早容易泄露公路工程紅線信息,搶栽、搶建、搶種增加后續(xù)征地拆遷難度,宣傳過晚或者過短容易造成宣傳不到位,遷移效果不佳,激發(fā)矛盾,增加維穩(wěn)壓力,影響工程施工建設。在紅線用地確定后,必要是利用無人機等航拍技術,請公證機構介入進行證據保全的前提下,在新媒體基礎上,重點針對墳墓信息統(tǒng)計數(shù)據針對性的在街道辦事處、社區(qū)、小組公示欄,通過基本干部充分動員部署增加宣傳深度和廣度。
(2)組織墳墓遷移工作時間節(jié)點問題。開展墳墓遷移過程中須充分征求當?shù)鼗靖刹恳庖姡鹬貧v史及傳統(tǒng)文化,特別在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的各項民風民俗、村規(guī)村約及不成文的約定和習俗。制定合理的時間表(例:部分民族地區(qū)冬至后不動土),具體遷移過程中充分理解、配合群眾,尊重民俗,最大程度保障群眾的切身利益。
(3)做好遷墳安置“備選”方案,避免出現(xiàn)紅線外亂葬,減小民政殯葬改革治理壓力。根據地方特點充分做好“原則上全部進入公墓安置,經營性公墓安置為主,公益性公墓安置為輔,拒絕遷移出紅線再次亂葬”的安置政策宣講,部分集體經濟組織有集體公益性公墓的,確保相關墳墓按照公益性公墓管理規(guī)定100%進入公益性公墓安置;不具備進入公益性公墓安置條件的,確保進入經營性公墓安置。具備建設公益性公墓條件但未建設的,應協(xié)調民政、林草、自然資源等有關部門,協(xié)助推進公益性公墓審批及建設相關事宜。確保遷移墳墓100%進入公墓管理,避免出現(xiàn)紅線外亂葬等違反殯葬改革事件發(fā)生。
(4)無主墳遷移、安置工作務必合法合規(guī)、步步精細、思慮周全,杜絕后續(xù)糾紛。無主墳遷移是墳墓遷移工作中的重點和難點,具備拆遷對象不明確,后續(xù)法律風險高等特點,為避免后續(xù)糾紛扯皮,建議給予充分的宣傳周期,法律顧問及公證介入,嚴格對各環(huán)節(jié)進行規(guī)范和管控,對中間環(huán)節(jié)和政策措施進行必要公示。同時,妥善、完整保存原始資料及數(shù)據,制定人性化的過渡管理遺骨措施,充分尊重逝者尊嚴,保障墳主及親屬追思權益。
以上是結合工作實際,借鑒昆楚復線高速西山段征地拆遷工作中的一些經驗及做法做出的一些結論和論述。不當之處,請批評指正。望通過交流討論,進一步細化公路工程征地拆遷墳墓遷移相關工作,保障逝者尊嚴及親屬權益,確保公路工程順利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