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泉泉
摘 要:當前,核心素養是一個極為熱門的課題,很多新的教學策略和模式都是在核心素養視角下繁衍而生的.在高中化學教學中,問題是學生學習和思考的發起點,培養他們的問題意識顯得十分關鍵,教師需以核心素養為導向來培養,使其形成良好的化學問題意識.
關鍵詞:核心素養;高中生;問題意識;高中化學
高中化學學科核心素養涉及范圍廣泛,主要包括宏觀辨識和微觀探析、變化觀念和平衡思想、證據推理和模型認知、科學探究和創新意識、科學態度和社會責任等.在高中化學教學中,教師需基于核心素養視角出發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發散他們的化學思維,鍛煉他們的觀察能力、分析能力、探究能力和實踐能力等,使其成為新時代所需求的高素質人才.
一、營造良好問題情境,引領學生思考質疑
在高中化學課程教學中,研究和解決問題是培養學生問題意識的關鍵所在,也是基本教學任務與目標,不過問題往往伴隨著一定的情境,他們在問題情境中學習態度也較為主動,將會積極踴躍的參與問題探索中.對此,高中化學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可結合知識特點運用模型、實物、教具或多媒體手段營造直觀的情境,在情境中引出問題,引發學生對問題的好奇心與求知欲,使其思考質疑,主動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與途徑,培養他們的核心素養.
例如,在“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教學實踐中,教師先在多媒體課件中展示古鹽田、鹽場和海水曬鹽的圖片,以及生產生活中含氯物質的圖片,像食鹽、塑料、漂白粉和84消毒液等,讓學生了解到海水中有著豐富的化學資源,生活中氯的廣泛應用,從而吸引他們的注意力.接著,教師拿出一瓶氯氣,組織學生結合教材內容分析舍勒發現氯氣的化學方程式,詢問:氯氣的物理性質有哪些?他們通過觀察實物知道氯氣是有刺激性氣味的黃綠色氣體,結合文字資料了解其它物理性質.之后,教師拿出事先準備好的一瓶氯水,設問:氯水有什么特點?為什么新制氯水的顏色比較特殊?學生通過觀察發現新制氯水呈淺黃綠色,不過難以完全正確回答出原因,通過提升問題層次帶動他們的積極性.然后教師提問:氯水中還有什么物質?怎么利用實驗來檢測和驗證?帶領學生繼續探究氯氣的性質.
針對上述案例,教師利用多媒體技術、實物創設情境和提出問題,引導學生在直觀情境中猜想與假設,通過思考質疑初步了解氯元素,強化他們的科學探究意識,發展思維能力.
二、借助實驗教學優勢,促使學生生疑解惑
化學本身就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目,實驗探究也是核心素養的重要構成部分,與理論教學是相輔相成不可分割的一個整體.實驗是高中生獲取化學知識的重要來源,也是驗證的有效途徑,教師可充分借助實驗優勢優化教學流程和形式,指導他們在實驗中一邊動手操作,一邊觀察和思考,使其發現問題且嘗試解決.而且在實驗操作中高中生對化學現象和規律的認知能力將會增強,他們能夠更好的分析與把握化學原理,有利于核心素養的培養.
以“金屬的化學性質”教學為例,教師先要求學生觀察手中的鎂條、鋁片和銅片,設問:在空氣中分別將這些金屬點燃會發生什么現象?鐵在純氧中點燃會反應嗎?使其在疑問中動手操作實驗,讓他們觀察現象、判斷產物,寫出相應的化學方程式.接著,教師組織學生討論“真金不怕火煉”說明什么?金屬與氧氣反應的劇烈程度一樣嗎?這說明什么?學生結合實驗知道大多數金屬都能與氧氣發生反應,不過反應難易與劇烈程度不同,“真金不怕火煉”說明金即使在高溫時也不與氧氣反應,使其通過對比得出金屬的活動性順序:Mg>Al>Fe,Cu>Au.之后,教師提問:鋁的化學性質很活潑,為什么鋁制品很耐腐蝕?學生生成疑問,隨后用砂紙打磨鋁條表面,放置一會兒觀察顏色變化,組織他們在討論中知道表面生成一層致密的氧化鋁薄膜,可阻止鋁進一步氧化,從而解除疑惑.
在上述案例中,教師利用問題讓學生生成疑問,使其結合實驗操作、現象分析與討論研究解除疑惑,引導他們在篩選、對比、歸納、分析中處理信息,掌握科學結論的學習方法.
三、緊密貼合實際生活,發散學生問題思維
現階段,高中化學教材中的不少知識點都與生活有著一定關聯性,生活中又存在著不少化學現象,而社會責任和科學精神又是化學學科核心素養的一個方面.在核心素養下的高中化學教學中,要想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教師應該緊密貼合實際生活,善于發現知識內容與生活之間的結合點,適當補充一些課外資源拓展教學范圍,引發他們的問題思維,使其結合生活現象發現和提出問題,使其認識到化學的美妙神奇且與生活有關,鞏固知識的掌握.
在“生活中兩種常見的有機物——乙酸”教學中,教師先講述:乙酸是生活中一種重要的有機酸,食醋是3%~5%的乙酸溶液,所以乙酸也稱醋酸.展示無水乙酸樣品,讓學生觀察與查閱資料,產生了解乙酸物理性質的問題思維,他們結合生活經驗知道乙酸易溶于水,是有強烈刺激性氣味的無色液體,并補充沸點、熔點等知識.接著,教師提問:怎么從結冰的冰醋酸中取出乙酸?展示乙酸分子的球棍模型和比例模型,引領學生總結乙酸的化學式、結構式和結構簡式,使他們產生質疑:乙酸可看作是甲基和羧基的組成,羧基決定乙酸的化學性質,那么乙酸具備什么化學性質?之后,教師組織學生設計實驗驗證乙酸是否顯酸性,預設方案:往乙酸溶液中滴幾滴石蕊試液;把鎂條插入到乙酸溶液中;往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中添加乙酸.指導他們分組操作,觀察實驗現象,驗證乙酸具有酸性.
上述案例,教師結合生活中的醋酸導入新課,誘發學生的問題意識,使其自主分析、解決問題,一起設計實驗來驗證乙酸的化學性質,讓他們認識到化學與生活生產的密切聯系.
總而言之,在核心素養下高中化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教師需擺脫傳統教學理念與模式的束縛,靈活運用情境、實驗和生活教學等策略,豐富問題的呈現形式,使其自主生成、探索和解決問題,全面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陳冬蕾.高中化學教學中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研究[J].新課程(中學),2019(01):186.
[2]高巖.在高中化學教學中培養高中學生的問題意識[J].廣西教育,2019(18):152-153.
[責任編輯:季春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