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春來
摘 要: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推進,新的課程標準對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提出了更加嚴格的要求,而與學生邏輯思維能力有著密切關聯的學科——高中物理,在高中課程中的重要性逐漸顯現.如何優化教學策略,提升學生的物理學習效率?筆者以為,在高中物理教學中培養學生的遷移能力,不僅能夠極大的提升物理教學的實效,助推學生學習效率,更能讓學生的學習能力在知識的遷移中得到發展.本文就如何在高中物理教學中對學生的遷移能力培養展開討論,并提出了筆者的一些觀點.
關鍵詞:高中物理課程;自主學習;確立地位;遷移能力
遷移能力是學生綜合能力的重要方面,在高中物理教學中培養學生的遷移能力既有助于學生的物理學習,更對發展學生的能力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為此,教師要在物理教學的點滴中滲透學生遷移能力的培養.通過明確教學目標,巧妙運用教學方法,精心設置課堂教學環節,深度策劃教學過程,讓整個教學工作合理有序進行,讓各個教學環節之間緊密連接,使學生在點滴之間得到發展.筆者根據如今高中物理教學現狀,提出了以下三點策略作為參考.
一、確立學生主體地位,課堂教學中心遷移
確立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能夠幫助教師確立教學中心和教學目標,以便更好地開展各項教學活動.高中物理教學中,要想培養學生的遷移能力,就需要以確立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作為基礎,從而開展各項教學活動和培養計劃.由于高中物理這門課程相較于初中來說,知識量明顯增加,因此在這一過程中,教師要在物理課堂教學中對學生進行積極的思維躍遷引導,讓學生在課下進行自主學習時能夠學會運用思維躍遷的方法,獨自構建起自己能夠理解的知識體系,并在此過程中逐漸養成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同時也能將思維躍遷這種思維方式應用到其他學科的學習中.
思維躍遷能力的培養,對于師生來說的都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在此過程中,教師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來對培養方案進行策劃,對培養過程進行詳細的規劃,確保培養方案的合理性.另外,培養方案的實施需要教師將其潛移默化的融入課堂教學之中,而不是將其獨立出來,單獨進行培訓.在日常的教學當中,教師可以在講解題的過程中,通過聯系實際的物理模型,讓學生進行思維躍遷,以自己對物理模型的理解和認知來聯系題目,從而讓學生對題目的理解更加清晰,對解題步驟更加明確.
二、合理設置教學環節,營造良好教學氛圍
教師在上課之前,需要預先根據課堂上即將教授的內容,對課堂教學的過程和各環節進行合理策劃,并根據實際需要適當增設教學環節,對課本內容進行適度拓展,讓課堂整體看起來更加充實,各環節的連接更加緊密.高中物理課程所教授的知識并不是相互獨立的,各部分之間互有聯系,每一個知識點都是物理知識脈絡中的一條線,學生只有穩扎穩打,扎實基礎,在學習新知識點后勤加練習,熟練掌握知識,才能循序漸進.教師在這個過程中所需要的工作就是在課堂授課過程和課后布置任務過程對學生加以引導,為學生盡可能的提供幫助.
在物理教學中培養學生的遷移能力,需要教師對原有的教學方法和課堂授課流程做出改變.對授課流程和環節做出調整,考驗了教師的教學能力和對學生學習狀況的掌握能力.教師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可以設置以下環節.預習環節,在課程進行之前,要求學生在上課前對課本進行預習,記錄一些自己不懂的問題;精講環節,在課堂上,教師先對本節課的主要內容進行講解,對一些重點內容進行深度解讀;互動環節,教師安排學生互相討論,讓學生在精講環節過后解決自己在預習中遇到的問題;提問環節,學生提出一些自己仍無法解決的問題,教師進行解讀;總結環節,教師對本節課程進行總結,劃分重點部分,要求學生在課下勤加練習,熟練掌握.
三、適時進行差異比較,激發學生學習動力
經歷過初中的學習之后,學生對于物理這門學科會有一定的基礎和認知,但是對于學生而言,對知識的理解能力和掌握能力的差異仍然會導致每位學生對物理這門課程的掌握情況存在差異.教師在講課之前需要認識到這種差異的存在,并根據每位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制定相對應的培養計劃.教師除了在課上通過提問或者設置題目的方式對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對知識的掌握情況進行考察之外,還可在課下單獨和學生進行溝通交流,了解學生的真實想法和需求,并對一些學習困難,基礎比較薄弱的學生,教師要采取積極引導和鼓勵的方式,讓學生重拾信心.
對學生進行思維躍遷能力培養,是以學生對本門課程有著充足的學習動力為前提來開展的.擁有充足的學習動力能夠幫助學生進行深度學習,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在培養學生思維躍遷能力之前,首先應當讓學生對本門課程產生強烈的學習興趣及學習意愿.在實際教學中,大部分學生之間存在差異的主要原因,在于教師在授課時缺少差異比較過程,導致學生缺乏學習的動力.因此,教師在教學時要適當的在課堂上進行差異比較,讓學生在比較當中了解自身的優劣性和自己與別人之間存在的差異性,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讓學生樹立學習目標,進行更好的學習.
綜上所述,高中物理課程由于綜合性較強,抽象性較多,計算量較大等原因,學生在學習這門課程時具有一定的難度.在日常的學習中,教師需要在對學生提出更加嚴格的要求的同時,不斷指導學生科學的方法,幫助他們克服學習進程中的障礙.在課后,以練習題的形式幫助學生增加訓練,讓學生熟練的掌握知識點和解題方法.同時,借助遷移,幫助學生借助已有知識,促進新知生成,真正實現幫助學生將知識進行串聯整合,使學生形成完善系統的認知,達到升華學生的物理綜合素養的目的.
參考文獻:
[1]管興昌.高中物理教學中培養學生的遷移能力[J].中學生數理化,2018(02):31.
[2]張亞云.在探究式高中物理教學中培養學生的遷移能力[J].中學物理,2016,34(13):15-17.
[3]朱培高.高中物理教學中如何促進學生學習正遷移[J].中學教學參考,2016(35):62.
[責任編輯:李 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