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莉
摘 要:核心素養是一種對學生的未來成長與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的關鍵品質與能力,所以培養學生核心素養逐漸成為最重要的教學目標之一.因此,本文將以高中生物教學為例,對應該怎樣在教學中有效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進行研究.
關鍵詞:核心素養;有效策略;高中生物
簡單來說,生物核心素養是公民基本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主要是指學生在解決不同情境中的生物問題時所表現出來的關鍵能力和必備品質.從生物核心素養的內容來看,其內涵是十分豐富的,主要包括生命觀念、理性思維、科學探究、社會責任等幾個組成部分.因此,在高中生物教學中,核心素養的培養也應針對這幾個方面的內容采取更加具有針對性的教學策略,并且要不斷對每一個教學環節進行優化與完善,這樣一來,可以更好地保障教學活動的質量,從而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
一、挖掘文本,強化生命觀念
生命是一種特殊的物質形態,是結構與功能的統一體.在生物核心素養中,生命觀念是最基礎的內容,它主要是指對觀察到的生命現象及其相互關系或者特性進行解釋之后的抽象,如:進化與適應觀、結構與功能觀等.為此,教師應充分對高中生物的教材文本進行深入挖掘,因為生物學本身就是一門研究生物的功能、結構、發生以及發展規律的學科,所以生物教育內容中蘊含著十分豐富的生命觀念的內容.
以“細胞的能量“通貨”——ATP”這一節為例.為了引導學生了解結構與功能之間的關系,筆者在教學時首先借助多媒體向學生出示了ATP的結構圖,引導學生通過圖片的演示直觀地觀察和思考ATP的化學結構,以此來讓學生明確為什么說ATP是細胞能量的“通貨”.然后,又在此基礎之上進一步給學生進行了講解:“ATP是一個不穩定的分子,斷開的高能磷酸鍵形成二磷酸腺苷以及游離的Pi,進而釋放出能量”.最后,又利用一些相關的視頻給學生模擬了斷裂的過程,讓學生更加形象地理解作為分子的ATP為什么可以轉化能為能量.而通過這一過程,使學生初步形成了基本的結構與功能觀.再如:將“細胞的生命歷程”與“遺傳與進化”當中的一部分內容進行融合,引導學生對細胞從增殖到衰老,再到死亡的全過程進行了完整的梳理,并讓學生認識到了生命體是在細胞發展與演化的過程中實現了遺傳與進化,從而使學生了解了生命自然規律存在的價值與意義.最終,通過不斷對教材文本進行挖掘與整合,逐漸強化了學生的生命觀念.
二、合作探究,發展理性思維
理性思維更多是指一種崇尚嚴謹和務實的求知態度,它提倡培養學生認識事物、解決問題的能力與習慣.因此,為了更好地促進學生理性思維的發展,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一些自主性的探究活動,以此來鍛煉學生的探究能力.同時,在學生的探究活動當中,教師還可以給學生提出一些具體的思考問題,這樣一來,可以更好地促進學生的思維進行發散,也只有這樣,才能不斷促進學生理性思維能力的提高.
教學“細胞核——系統的控制中心”這一節時,筆者組織學生進行了自主探究.首先,我給學生出示了關于細胞核非常經典的四個實驗:美國螈核移植實驗、蠑螈受精卵橫縊實驗、變形蟲去核及核移植實驗、傘藻嫁接與核移植實驗.結合這幾個實驗的內容,筆者給學生提出了以下一些問題,以此來引導學生思考細胞核的功能,以“美國螈核移植實驗”為例,給學生提出了以下一些問題:(1)是不是所有的細胞都有細胞核?(2)是不是所有的真核細胞都有細胞核?(3)將黑色美西螈胚胎細胞的細胞核取出,移植到白色美西螈的去核卵細胞當中,小美西螈的膚色是什么顏色的?為什么?(4)美西螈的膚色是由什么控制的?(5)結合克隆羊的產生過程,你覺得生物性狀的遺傳主要是細胞核還是細胞質控制的?接著,要求學生根據這些問題進行了思考,并讓學生和其他同學進行了交流討論.最終,通過這些問題的引導,學生在探究過程中進行了充分的思維發散,這不但促進了學生理性思維的發展,而且使學生對這一節的基礎知識有了較為全面的理解.
三、組織實驗,引導科學探究
所謂科學探究,主要就是指針對一定的生物學現象,進行提問、觀察、實驗設計、實施方案以及交流結果等方面的能力.也就是說,實驗探究是生物教學中提高學生科學探究能力最直接的途徑.
如:筆者組織學生進行了“用顯微鏡觀察多種細胞”的實驗.首先,筆者給學生明確了本次實驗的主要目的:(1)了解和掌握高倍顯微鏡的使用方法;(2)學習制作臨時裝片的方法;(3)利用高倍顯微鏡觀察幾種不同的細胞,比較不同種類細胞的異同點.接著,筆者給學生提供了本次實驗所需的器材:綠藻細胞、酵母菌細胞、魚的紅細胞、葉的保衛細胞、載玻片、顯微鏡、蓋玻片、滴管、鑷子、清水.之后,筆者要求學生合作設計和執行了實驗方案,并讓學生根據實驗現象進行了討論.最終,通過這種方式,有效鍛煉了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
四、聯系生活,培養社會責任
社會責任主要是指基于生物學的知識參與社會事務,從而做出理性的解釋與判斷.毋庸置疑,生物是一門與實際生活練習十分緊密的學科.因此,教師應引導學生將課堂所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結合起來,從而使學生認識到生物知識在社會生活當中的重要作用.
“保護我們共同的家園”這一節主要使學生了解了一些普遍性的環境問題,并給學生講解了保護生態系統的重要意義.于是,教學完這一的內容之后,筆者給學生布置了一個課下實踐的任務,要求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社會調查,以此來了解本地生態系統破壞情況,然后結合所學知識提出一些有針對性的環境保護措施.最終,通過這種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學生社會責任的培養.
總結來說,在當前的高中生物教學中,培養學生核心素養是教師面臨的一個重要課題.因此,教師應對核心素養的內涵進行一定的研究,并利用更加恰當的方式將其滲透于教學活動中,從而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
參考文獻:
[1]王妍.高中生物核心素養的內涵與培養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上旬刊),2019(9):69,71.
[2]包九零.初探基于核心素養的高中生物教學優化策略[J].數碼設計(上),2019(8):223-224.
[3]曹海清.淺析高中生物 核心素養的探究應用[J].中學生數理化(教與學),2019(8):4.
[責任編輯:季春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