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慧瓊
【摘 要】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擴大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深入,經濟成分、組織形式就業方式、利益關系和分配方式日趨多樣化,高等學校在大學生思想教育和管理中出現了許多新的情況。面對新情況,加強高校輔導員素質開發,建設一支政治強、業務精、紀律嚴、作風正的高校輔導員隊伍,已經成為一項極為迫切的重要任務。因此,本研究針對高校輔導員的素質開發研究內容進行了詳細探究。
【關鍵詞】高校;輔導員;素質開發
前言
在新的形勢下,建設一支政治強、業務精、紀律嚴、作風正的高素質輔導員隊伍,已經成為一項極為迫切的重要任務。我們黨的教育方針是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這是對高校人才培養的性質和目標的方向性、原則性的規定。高校輔導員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骨干力量,他們肩負著貫徹黨的路線、方針和政策,培養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人才,引導大學生健康成長的重要使命。本文研究高校輔導員素質開發的對策,從政策和制度、培訓、管理機制等方面對高校輔導員素質開發的策略進行分析,以期為新時期高校輔導員素質開發提供參考。
1.高校輔導員素質開發的內涵特征及表現形式
1.1高校輔導員的主要任務
高校輔導員開展大學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務主要有:一是教育學生樹立堅定的理想信念,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二是用馬克思主義的理論武裝大學生,開展毛澤東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和基本經驗教育;三是開展中國革命、建設和發展歷史的教育,開展基本國情以及形勢與政策教育,幫助大學生認識社會發展規律,認識國家的前途和命運,認識自身的社會責任,確立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共同理想和堅定信念;四是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素質的教育,幫助大學生養成良好的道德和思想政治素質;五是幫助學生樹立社會主義民主法治觀念,自覺維護和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和法律,正確行使法律所賦予的民主權利,自覺履行法律所規定的義務,知法、守法、用法,維護學校和社會的穩定等。
1.2高校輔導員素質開發的內涵特征
高校輔導員在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培養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的工作中發展著重要的作用,他們負責學生的思想、學習、生活等各個方面,其思想和行為都影響著學生。因此,高校輔導員必須具有過硬的思想政治素質。高校輔導員的思想政治素質主要包括:政治素質、思想素質、道德素質三個方面的內容。高校輔導員的一切工作都是為了學生的發展。這就要求高校輔導員的一切工作必須以人的全面發展和充分體現人的主體地位為出發點和歸宿。具體而言,高校輔導員以人為本的觀念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以學生為根本,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學生的自覺主動性。要把學生看成是教育的主體和目的,而不是手段和工具,要尊重學生的個性和自主權,更要培養學生自覺發展完善主觀能動性,使之得到自由全面健康成長。
1.3高校輔導員素質開發的表現形式
高校輔導員素質開發不是純粹的理論推論,它具體地融合在高校輔導員成長和發展的每一個環節。所以,要想整體把握高校輔導員素質開發,就應該在界定揭示其內涵、分析其特點的基礎上,把它作為一個通向高校輔導員全面發展的現實過程去理解。這樣才能夠較為完整地認識和理解其內在規律并用以指導高校輔導員素質開發的實踐。從現實上看,高校輔導員素質開發的表現形式主要有:高校輔導員的教育與培訓、選拔、使用、流動等幾個方面。
2.高校輔導員素質開發研究的對策
2.1優化高校輔導員管理機制
選拔機制是高校輔導員管理的核心機制,用什么人、不用什么人,事關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成敗興衰。建立起科學的、合理的、管用的選拔機制,能為高校輔導員素質開發的其他管理機制的形成奠定堅實的基礎。考核,即稽考查核。所謂高校輔導員的考核機制,就是對高校輔導員的德才狀況和工作實績進行稽考查核的一套工作系統。建立起公開、立體、動態、客觀的高校輔導員考核機制,是選準人用好人的重要基礎和前提。所謂激勵,/就是激發鼓勵,調動人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0激勵作為對輔導員行為的一種信息反饋,具有鞭策、鼓勵和導向的作用,是高校輔導員素質開發中不可或缺的一個重要環節。
2.2完善高校輔導員素質開發的政策和制度
高校輔導員素質開發的政策制度是指黨和政府為開發一支數量充足、質量高而又充滿活力的輔導員隊伍去實現思想政治教育目標、提高教育質量而對有關輔導員隊伍問題所做出的戰略性、準則性規定的總和。確立高校輔導員的職業標準,高校輔導員的職業標準對于引導高校輔導員素質的專業開發、課程設置、職業技能培訓、鑒定考核等活動具有重要作用。完善高校輔導員資格認定制度。高校輔導員資格認定制度是指對高校輔導員的學歷、專業素養等認定的程序化、制度化。高校輔導員資格認定制度的實施,可改變以學歷代替輔導員資格的簡單做法,使輔導員隊伍的素質得到有效控制和提升。
2.3構建立體化的高校輔導員培訓體系
實踐證明,高校輔導員的工作任務和內容是動態的,不是一成不變的,具有時代性、青年性、高校性、思想政治性、導向性等特點。高校輔導員要努力通過自己的工作,對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發揮引導作用,對大學生的行為管理發揮規范作用,對大學生的學習發揮促進作用;對大學校園秩序的穩定發揮維護作用,對大學生的班團組織發揮領導作用。培養造就大批適應新形勢新任務要求的高校輔導員隊伍,必須重視構建立體化的高校輔導員培訓體系。科學設置高校輔導員培訓內容是增強高校輔導員工作效果,提升高校輔導員素質的核心。加強高校輔導員培訓,關鍵在于科學設置高校輔導員培訓內容。對高校輔導員的培養應堅持從實際出發,針對解決現實問題對培養內容進行科學定位。從目標上看,應定位為:思想政治上的高標準、理論和知識運用上的高水平、工作上的高效率、業務上的高度熟練、身心上具有良好的健康狀況。為強化高校輔導員培訓約束力,應把高校輔導員培養與年度工作考核掛鉤,與高校輔導員任用掛鉤,調動高校輔導員參加學習的積極性,采取/三考聯動"的方式,建立高校輔導員培養約束機制。強化對單位和部門培養工作情況的考核、強化對高校輔導員參訓情況的考核、強化對培訓機構培訓情況的考核。
3.結語
綜上,高校輔導員是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學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組織者、實施者和指導者,其素質狀況如何,直接影響到大學生的成長。這些新情況和新問題的出現,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帶來的機遇與挑戰,也對高校輔導員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參考文獻】
[1]彭慶紅.高校輔導員素質結構模型的構建[J].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009(3).
[2]蔣禮文.高校政治輔導員隊伍職業化建設探究[J].教育探索,2010(6).
[3]唐文紅.高校輔導員專業化培訓探討[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