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初中物理是一門重要的學科,很多教師在教學當中都會注重學生理論知識能力及實踐能力的同步提升.特別是在當代教育改革的過程中,初中物理教學面臨一定的挑戰,同時也存在較大的機遇,生活化教學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主要是初中物理知識當中有很多都與實際生活相關,因此教師在教學當中就會注重搜集生活素材,提高學生在實際學習當中的綜合素養.文章主要通過分析初中物理教學中生活素材的應用價值,對其實際應用形式進行簡要的探討.
關鍵詞:初中物理;課堂教學;實驗教學;生活素材;應用價值
中圖分類號:G63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8-0333(2020)14-0045-02
收稿日期:2020-02-15
作者簡介:錢忠業(1981.6-),男,江蘇省姜堰人,本科,中學二級教師,從事初中物理教學研究.
目前的初中物理教學雖然能夠在較大程度上體現其教學效用,但是教師在設施教學工作時,還是沒有體現這門學科的特點.物理作為一門服務于科學技術的自然學科,在教學當中要求教師從思想、教學形式等方面進行強化與創新,以達到更高水平的教學體現.生活素材在很多學科當中都有不同程度的應用,其在初中物理教學當中可以改變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引發教師的深入思考,還可以體現初中物理的實踐性特征,能夠體現較大的價值.
一、初中物理教學中生活素材的應用價值
1.體現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
以人為本是當代教學的基礎教學觀念,相對于傳統的教學形式及理念來說,這種理念得到了很大的改善.當前,我國強調實施素質教育,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當中改變傳統的教學理念,在教學方式及手段上推陳出新.同時,還需要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在學習當中全面展現自身的個性.在初中物理教學當中利用生活素材就可以體現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主要是由于很多初中生在接觸物理教材知識時表現比較陌生,甚至難以完全接受其中的知識內容.利用生活素材就可以讓學生將物理知識與生活聯系起來,教師能夠通過“授之以漁”的方式給予學生更好的引導.生活素材的應用可以更好地解釋物理知識,還可以幫助學生合理運用物理知識,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特別是很多物理知識都會涉及到實驗,生活素材的應用就能夠讓學生通過物理實驗操作提高學習自主性,而不是一味地由教師對其進行引導.所以說,這種方式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生存能力,甚至能夠幫助學生獲得更加有效的生活能力,對于促進當代教育人本化發展有較大的作用.
2.幫助學生把握物理知識
物理知識雖然在初中階段表現得比較簡單,但是其綜合理論性較強,部分學生在理解的過程中稍有欠缺,難以明確其中的整體知識內容.生活素材是一種直接、簡便的教學輔助工具,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可以對不同形式的素材進行利用,使得枯燥、乏味、抽象的物理知識轉變成易于理解的內容.對于很多初中生來說,將物理知識與生活素材聯系在一起能夠更好地把握知識內容,特別是可以以點帶面形成系統的學習形式,還能夠將其應用于實踐當中,讓學生回歸到實際生活.物理知識對于部分學生來說有一定的難度,但是在總體學習當中還是需要不斷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這就可以通過生活素材讓學生對于自己接觸到的問題及知識進行轉化,鞏固課堂上已經學習到的內容,形成一種有效的良性循環,提高學生對于知識的綜合把握能力.
3.提升學生的生活實踐技能
對于初中生來說,其在學習的過程中不僅需要以現有的知識內容作為基礎,還需要提升自身的實踐技能,不管是生活上的還是學習上的,都需要同步提升.初中物理當中有較多與實驗相關的內容,教師在接觸生活素材的過程中,就可以讓學生在學習物理實驗原理及動手操作的同時,提升自身的生活實踐技能.部分初中物理教師在教學當中不能合理把握學生的探索能力及科學素養的教學形式,一味地利用傳統的灌輸式方式單方面給予學生學習壓力,導致學生的綜合學習效用降低.在利用生活素材實施初中物理教學時,教師可以將讓學生明確物理學科與生活之間的關系,促進學生的實踐能力,使其在生活及物理實驗操作當中都可以得到良好的實踐表現.
二、初中物理教學中生活素材的應用
1.運用多種教學方式
不同的教學方式能夠起到不同的效用,對于初中物理教學來說,在利用生活素材時,教師就需要運用多樣化的教學形式起到實質性的教學效用.特別是在設計生活化教學形式時,教師需要找到物理學科中的知識與生活之間的契合點,對物理教材進行重組,還能夠將初中生熟悉的場景引入到物理課堂當中,讓學生能夠通過多樣化的形式提高物理學習能力.比如:在開展“光現象”這個章節的教學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先熟悉物理教材上的知識內容,然后找到生活中能夠用于開展這個章節教學的素材,提高學生對于物理知識的熟悉感.生活當中有很多不同類型的光,在不同的場景可以對不同的光的形式進行利用.甚至可以說部分光能夠給人們的生活帶來樂趣,還有部分光會給人們的生活產生影響.教師在開展這個章節的教學時,可以通過不同的光的形式的展現讓學生對光的傳播、反射及折射等原理與形式進行了解及分析,讓學生結合生活實際掌握更多的物理知識.
2.創新教學模式
在創新教學模式時,教師需要考慮到不同學生在學習能力上的差異,然后確定一個具體的教學方向,實施創新型教學.生活素材的應用能夠讓很多學生感到較強的新鮮感,同時還能夠讓學生掌握更多的學習技巧.教師在創新教學模式時,需要引導學生觀察生活,讓其將身邊的生活資源變成學習資源,以不同的形式展現出生活與物理之間的聯系,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教學模式的創新要求教師在教學理念及教學形式上推陳出新,其需要找到生活素材的應用點,通過對不同的物理教材內容的分析讓學生掌握更多可用的物理知識,進而在更多的學習過程當中有所應用.
3.構建知識體系
對知識體系進行構建能夠讓學生迅速掌握物理知識要點,還能夠強化學生的學習導向,引導學生之間更好地交流.物理知識對于初中生來說比較有新意,教師在幫助學生構建知識體系的過程中,不僅需要帶動學生互動交流,還需要建立平等的關系,尊重學生的思想,促使知識體系的構建貼合生活素材.比如:在開展“浮力”這個單元的教學時,學生構建的知識體系不僅需要包括浮力的概念,還需要對與其有關的密度、壓強等進行測算,這就可以將學生之前學習的關于這兩項知識的內容聯系起來,構成一個完整的知識體系.這種方式能夠讓學生形成更加清晰的學習思路,然后教師再結合生活素材讓學生對生活中能夠測算浮力的形式進行分析.其能夠將乒乓球浮于水面,創設問題情境,讓學生觀察有關物體的變化情況,促使教學效果體現地更加明顯.
4.挖掘不同教學素材
生活當中與物理教學有聯系的素材非常多,教師可以通過很多方式找到不同的素材.最為明顯的就是生活當中的聲音、光、電路等素材,這些都是初中物理的教學重點,同時也是生活當中隨處可見的素材.教師在挖掘不同的教學素材時,需要引導學生產生學習聯想,讓學生開展有關的小實驗.教師能夠將手機放在普通的密閉容器當中,在撥打電話時聽是否有聲音傳來.然后可以將手機放在真空環境下,再次重復實驗,對聲音的有無進行分析.這個實驗可以讓學生明確真空條件下不能傳聲這個理論.在利用電路素材時,教師可以利用電的傳輸作為電路的載體這個概念,對生活當中利用的電路傳輸形式進行分析.教師可以讓學生通過水流了解電流,水流需要在水管當中才能夠表現出其根本形式,進而讓學生具體理解電流的形式.在挖掘電路素材時,教師可以利用生活當中處處都需要利用的電路,通過燈泡電路的連接形式提高學生對于電路的了解與掌握,強化初中物理教學實效性.
5.在物理實驗中引入生活內容
物理實驗是重要的教學形式,并且很多實驗的開展都需要借助生活當中的素材,才能夠體現實驗的基本形式.教師在引導學生開展物理實驗時,就可以借助生活素材讓實驗的展現更加清晰、具體.比如:在開展“力和機械”這個實驗的教學時,教師就可以讓學生練習生活當中物體產生的摩擦力進行分析,講解相關的知識點.在實際開展物理實驗時,學生首先需要明確實驗原理,對彈力、重力、摩擦力的形式進行了解,教師還可以讓學生熟悉杠桿的形式,在開展實驗操作的過程中能夠更加了解實驗的基本形式,體現自身的學習能力,避免在利用生活素材時產生問題.教師在引入生活內容時,還能夠結合自身的生活經驗,給予學生更好的教學指導,讓學生在開展物理實驗的過程中加強對于生活素材的應用.
素質教育要求教師在教學當中按照現代化教學改革提高對不同教學素材的應用.在實際應用生活素材時,教師需要充分利用現有的教學資源,讓學生了解更多的物理知識內容,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加強學生的實踐能力.另外,教師還需要重視生活素材與物理實驗的有效融合,幫助學生構建綜合化知識體系,提高初中物理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熊康.淺析生活素材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C].教師教育論壇(第一輯).廣西寫作學會教學研究專業委員會,2019:407-408.
[2]周明學.生活素材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教師,2017(S2):12.
[3]張良峰.淺析生活素材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J].科技資訊,2017,15(18):194+196.
[責任編輯:李 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