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軍
摘 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核心素養的培養成為了當前教育界的主要任務。只有學生擁有了一定的核心素養,才可以讓學生的各項能力得到提高,才能讓學生更好的學習。鑒于此,本文從“引導學生設計實驗方案”“深入挖掘、整理教材資源”“引導學生改造實驗操作”闡述了高中化學實驗教學中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研究。
關鍵詞:高中化學;實驗教學;核心素養
化學是一門集理論與實驗為一體的學科。在過去的教學中,教師只注重理論知識的傳授,導致學生只會紙上談兵。隨著時代的發展,國家所需要的人才是具有高素養的全能型人才,所以提出了教育改革。在新的教育模式中,要求教師要注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那么如何讓學生的核心素養得到培養呢?以下是幾種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方法,希望可以讓學生的綜合能力得到提高,更好的學習化學。
一、引導學生設計實驗方案,發展學生實踐能力
實驗是學習化學的基礎,而想要完成化學實驗,就需要學生擁有一定的實踐能力。而實踐能力恰好屬于核心素養的基本內容。也就是說,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可以讓學生更好的掌握化學實驗內容,讓學生更好地體驗化學知識,從而讓學生的學習水平有所提高[1]。那么如何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呢?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通過設計實驗方法、自主完成實踐、觀察實驗現象、總結結論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
例如在開展實驗教學“關于SO42檢驗”的時候,教師可以先引導學生自己設計實驗方案,讓學生以自己掌握的化學知識為基礎,設計出“檢驗某鹽溶液中是否含有SO42”的實驗。在確定了實驗方案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設計實驗內容。通過討論、合作,學生會產生一定的意見分歧,例如:有些學生認為在鹽溶液中加入足量的稀硝鹽后沒有沉淀物,但是在之后加入足夠的硝酸鋇溶液就可以形成白色沉淀。而有些學生認為在鹽溶液中先加入硝酸鋇后可以形成白色沉淀,在之后加入足量的稀硝酸后白色沉淀依舊存在。在出現這樣的情況的時候,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利用Na2SO3溶液代替鹽溶液。學生通過親自觀察實驗現象,可以發現在做實驗的時候SO32對SO42的鑒定有一定的干擾。在學生設計實驗的時候,教師不宜過早下結論,因為這樣學生的主體性無法發揮出來,而且學生無法真正地理解知識、掌握知識。只有學生通過親身實踐發現的知識,學生才能對其有深刻的印象,學生才能真正地掌握。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發揮出自己的引導作用,激發學生思維,讓學生積極地設計實驗,從而有效提高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
二、深入挖掘整理教材資源,鍛煉學生問題意識
教材是編寫者們精心挑選出來的,不僅可以讓學生增長知識,還可以對學生產生一定的教育意義,讓學生的各項能力有所提高。鑒于此,教師要深入挖掘、整理教材資源,要采用合理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去學習知識,激發學生的問題意識,促使學生更好地理解、吸收化學知識。為什么要幫助學生形成問題意識呢?因為問題意識可以促使學生進行自主思考,可以讓學生自主自發的探究、實驗。通過探究、實驗,學生就可以快速的、牢固的理解化學知識、掌握化學知識。除此之外,在開展化學實驗教學的時候,教師除了要讓學生掌握其結果、了解其過程,還需要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從而幫助學生養成規范的實驗操作意識。
教材是教學的根本,也是教學的基礎,所以教師在開展實驗教學的時候,要立足于教材,要將教材中提到的活動探究做全、做足,要讓學生利用好教材中的教學資源。鑒于新課改要求要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所以教師可以利用小組合作的實驗方式,讓學生在合作探究的過程中形成問題意識,讓學生的實驗探究過程更加的規范。例如教師在教學“二價鐵與三價鐵之間的轉化”的時候,教師可以提前準備好實驗材料,然后按照學生的具體情況,將其分成幾個實力相當的小組。這里以六個小組為例,在開展實驗的時候,教師可以讓1、2、3組針對Fe2+的氧化性進行探究,讓4、5、6組針對Fe3+的氧化性進行探究。在完成實驗后,教師可以提出這樣的問題:如何讓不同價的鐵離子進行互相轉化。通過上面的實驗及小組間的交流與探究,探究過程會變得更加的規范,學生也可以形成問題意識。
三、引導學生改造實驗操作,提升學生創新能力
教材知識是隨著學生的年齡增長而增長的,所以高中化學課本中有很多實驗操作很復雜。學生需要時刻小心、謹慎,避免出現錯誤。因為但凡做錯一步,很有可能無法得到相應的實驗結果,也很有可能對學生的安全造成影響。鑒于此,教師需要適當的引導學生改造實驗操作,要將復雜的實驗過程簡單化、可靠化,要保證學生的安全,要讓學生感受實驗的過程,從而有效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不過在改造復雜的化學實驗的時候,教師要提出以下幾點要求:學生要杜絕盲目改造的行為,要使自己的改造操作有理論依據。只有這樣,實驗結果與課本中的實驗結果才能基本相似[2]。
例如在教材中有這樣的一個實驗——銅與稀硝酸反應。這個實驗是具有一定的復雜性的,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改造實驗。在改造過程中,有些學生想到了將試管替換成注射器,從而讓整個反應在注射器中發生。這樣一來,就可以在吸入氧氣的同時觀察到實驗現象。除此之外,在實驗過程中產生的硝酸銅與NO2可以更輕松的放入氫氧化鈉溶液中,可以避免化學生成物對自然環境產生污染。
結語:在素質教育背景下,教師需要重視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不過基于核心素養的化學教學,要具體到每個化學實驗過程中。鑒于這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培養成的,所以教師需要擁有一定的耐心,要給學生提供不同的訓練與學習,從而促進學生各項素養的形成。除此之外,教師還需要與時俱進地改變自身教學觀念,更新教學手段,重視實驗教學。只有這樣,才能達到教學目標,才能提高教學質量,才能培養出全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
參考文獻
[1]許青.實驗教學中學生化學核心素養的培養[J].高中數理化,2018,000(010):53.
[2]黃霽.高中化學課堂教學中學生核心素養培養的策略研究[J].新課程:下,20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