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潔
摘要:隨著經濟全球化和我國兌現入世的諾言,我國的國企便需要面對巨大的競爭壓力,并且隨著市場競爭力加大,在國企中,管理方面的薄弱現象也愈發的顯現出來。企業的管理對一個企業的發展是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時企業的管理約束已經成為了我國當前國有企業滾動發展的制約因素。因此可以看出,想要國有企業在國際市場競爭中占據一定的地位,可以穩步發展,勢必是要做好企業的管理工作,在現有的管理模式基礎上,進行一定的創新,利用現代性信息技術來提高管理的效率。在本文中,將從管理創新的內涵、管理創新的緊迫性、國有企業管理創新的實現途徑這三個方面來對國有企業管理創新的途徑探討。
關鍵詞:國有企業;管理創新;創新途徑
1.管理創新的內涵
所謂的管理創新,就是針對企業的管理思想、管理工具、管理模式以及管理的方法根據市場的變化而進行創新,不同于傳統的管理方式,這是企業面對技術和市場的一種變化進而做出一定的改變。其實管理可以看作是一門學科,或者是一門具有藝術色彩的管理,這是由管理的工具屬性和社會屬性造成的。所以,從這里看出管理是一門非常復雜的學科,在對管理進行創新時,又是一門非常重要的過程,是對技術的創新,也是對管理制度的創新。
2.管理創新的緊迫性
管理創新是當前國企必須要進行改革的一項重要措施,是非常緊迫和重要的。如果是從需求方面來看的話,我國國企在社會中一直處于競爭力低下、企業效益不是很好的情況,其中管理薄弱就是占據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如果是從當前經濟增長的國際形勢來看的話,在發達國家,在經濟增長中全要素的生產率的貢獻率是可以占據70%以上,但是在我國還不到40%,從這里可以看出,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管理水平存在很大的差距,并且可以看出國企在管理方面的好與壞都是全要素生產的好與壞是有很大的關聯性的。另外,社會市場中新的經濟格局和市場環境要求我國的國企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不能再按照之前的傳統管理模式。目前,很多民營企業已經穩步發展壯大,對國有企業造成巨大的沖擊,嚴重制約著國有企業的發展,增加了國有企業在市場中的競爭壓力。隨著市場的不斷發展,重復建設已經造成結構性的買方市場形成。國有企業所承擔的責任和壓力在當前競爭嚴峻的市場中是非常大,生產也較艱難,由此,國企的管理人員必須要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創新管理的方式,這樣才能助力國企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據一席之位。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我國經濟已有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主體是企業。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孕育興起,創新已經成為企業發展壯大、提升全球競爭力的決定性力量。我國國有企業應加快從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轉變,從追求規模、速度升級為追求高品質、高附加值、高效率發展,不斷增強自身實力和全球競爭力,實現高質量發展。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實施以來,我國國有企業創新能力持續提升,在參與核心技術標準制定、擁有有效專利、新技術應用等方面取得顯著成績,在部分技術領域實現了從跟跑到并跑的跨越,并逐漸領跑行業發展。隨著我國科技不斷進步,科技的產物逐漸運用到國有企業中,給企業的管理創新提供了新的工具,電腦和信息技術給企業提供了方便快捷的管理方式和工具,如CIMS、MIS等提高了企業的效率以及貢獻率。
3.國有企業管理創新的實現途徑
3.1要積極推進國有企業管理思想的創新
根據有關資料記載,在我國當前階段,仍然有部分國有企業的經營管理者長期受到我國傳統的計劃經濟方面的影響,但是自身又對市場經濟中的相關體制并不是很熟悉,同時對這些制度也不能很好的理解。比如一些國企的經營管理者不是很理解現代企業的管理制度,有部分管理者不是很贊同公司制的法人管理的結構,單純的覺得董事會不過是讓經理多了一個“婆婆”。又有部分國有企業的管理者不夠重視當前市場中存在的一些問題,不夠深入調查市場的真實情況。部分國有企業管理者運用當前先進管理手段進行管理還不夠,或只注重國內市場經濟,不關心國外的市場,從而沒能及時改善營銷策略,或有部分管理者不夠關心企業經營管理相關的法律法規等等。以上現象會逐漸影響國有企業的發展素質和發展質量。所以,對于當前國有企業管理的現狀,應倡導企業經營管理者和企業中其他領導人員改變自己的管理觀念,學習優秀的企業管理經驗,結合自身實際情況整合管理經驗和管理模式,有計劃、有針對性的定期開展相關培訓活動,不管是國企管理人員還是工作人員,或者是針對一些特殊管理,應引進專業管理人才,來完善國企管理制度和模式,可有利于開闊管理者的視野。國企管理者肩負著巨大的責任和壓力,要不斷去吸收新的管理信息,提高自身管理知識和能力,促進企業健康發展。
3.2要積極推進國有企業管理技術的創新
我國國有企業在不斷發展,市場規模進一步擴大,與此同時企業內部管理變得日益復雜,市場需求在快速變化,當前競爭形勢錯綜復雜,這就要求企業經營管理者具有清醒的頭腦和較快的反應速度,可敏銳察覺到市場的變化和發展的方向。國有企業的管理者想要完美的解決好這兩個問題,那么就要不斷學習優秀的管理經驗和先進的管理技術,充分合理的利用信息技術來提高管理的效率,增加管理的新型模式。管理信息是管理中最基本的要素和中介,管理的過程實際上也是針對管理信息的信息進行處理的一個過程。使用現代化管理的模式來搭建企業的管理系統,提高管理的效率。在近10年的時間,我國已經有超過200個企業開展了CIMS的示范工程,我國企業在使用CIMS大數據中占據多數。CIMS的應用經過差不多10年的時間來證明,它不僅僅只是給新的產品和新的技術提供了有效的技術手段,并且還對國企的管理者的思想進行了一定的革新,從而能夠提出管理創新的方法。
3.3要重視企業主要經營者在管理創新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
我國選舉國有企業經營管理者,按以往的資料顯示,選拔方式多是內部醞釀的。要更好的做好管理創新工作,需對管理人員的選拔方式進行完善改進,可將這種方式當作是國有企業的核心。國有企業的掌舵者的管理思想以及管理的方式和能力是能夠對國有企業發展的好與壞起到一種決定性的作用,也就是說國有企業是否可以穩步發展,和企業的管理者思想是否革新、是否具有管理能力是有直接聯系的,國有企業的經營管理者的管理水平的高和低都是和國有企業的發展息息相關的。所以對于國企的經營管理者來說,要不斷的對管理方式進行創新,這對企業的發展是具有積極的作用。但是如果對企業的管理方式和觀念不進行創新,企業的管理者沒有創新的意識,那么勢必是阻礙國有企業的穩步發展,同時會影響到創新活動的正常開展。我國國企在選拔企業的管理者其實是不同于其他國家的,有部分管理人員很有可能缺乏專業的管理技術和能力,沒有豐富的管理經驗,更沒有實際管理企業的經驗,所以,這在一定程度上是會造成國企管理隊伍的素質參差不齊的情況。面對現在市場嚴峻的競爭,國有企業的經營管理者也應該提高自己的思想覺悟,提高管理水平,提高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在選拔國有企業的經營管理者,必須要有嚴格的選拔機制和規定,增加一些真正具有大型企業的管理經驗、具有現代化管理的水平、具有良好的素質教養的管理人才走向管理崗位的機會,切實做好國有企業的管理工作,促進國有企業快速穩步的發展。
3.4重視企業戰略管理
一個企業想要更好的發展,不偏離方向,那么就要做好戰略管理工作。對于當前市場經濟趨于世界一體化的情況,這便促使當前的市場發生改變。尤其是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之后,我國國有企業面臨著巨大的競爭力,并且很多跨國公司也打入我國的經濟市場,給國有企業造成巨大的市場競爭壓力,其實我國的企業是占據被動的地位,如果不對企業的管理模式進行改變和創新,那么勢必會淹沒在市場中。我國的國有企業要從傳統的封閉的管理模式和被動模式逐漸的轉化為開放型的模式,只有這樣才能讓國有企業屹立在市場中,擔當起應盡的職責。國有企業要想增加自己的市場競爭力,那么便需要在戰略管理方面下足功夫,一定要制定和企業的實際情況相符合的戰略。任何企業制定的戰略管理都是需要和市場競爭的走向相結合,符合市場發展的規律,這樣才能順應市場發展的潮流。還需要制定新的管理計劃,相關人員必須落實和執行制定的管理計劃,在市場中具有核心的競爭力。面對經濟全球化和當前部分國家對我國采取貿易壁壘的情況,作為國企,應該率先承擔自身的責任和義務,做出管理創新的表率,提高國有企業的在市場中的競爭力,并且始終保持在國際市場中的競爭力,這樣才能讓我國國有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和高質量發展的目標。
參考文獻:
[1]張忠東.對國有企業管理創新模式的幾點思考[J].經濟師,2017(05):266-267.
[2]唐寒彬.國有企業管理創新淺談[J].財經界(學術版),2016(23):140-141.
[3]由曉婷,肖丹,張大偉.淺談國有企業管理創新[J].中國市場,2016(31):76-78.
[4]李文國.對國有企業管理創新的途徑探討[J].黑龍江科技信息,2008(33):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