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蓮坤
【摘要】經濟發展和技術進步已使計算機互聯網技術廣泛應用于教育。這對初中語文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模式。但是,目前大多數語文課只增加了多媒體課件在教學中的使用,而沒有真正將“互聯網 +” 應用于語文教學的各個方面。
【關鍵詞】“互聯網 +”;初中語文;應用
語文是語言和文化學習的重要學科,它直接關系到我國的文化自信心和軟實力。在當前的“互聯網 +”時代,傳統產業迎來了轉型浪潮,教育領域也不例外。為了更好地把握這個時代帶來的挑戰,各個學科相繼開始了教學改革。如果仍然使用傳統的灌輸教學模式,那一定會被時代潮流淘汰。
一、“互聯網 +”時代的意義
21 世紀是互聯網 + 時代,無論國民的日常生活,還是國家的基礎建設,互聯網 + 信息技術成為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而多媒體輔助的教學模式也成為一線教師提升課堂教學質量的重要途徑,通過多媒體技術輔助教學將會有效補充傳統教學的局限性和弊端性,如:課堂表現力更加多元豐富,活躍課堂的學習氛圍,提高課堂的效率和質量。通過在教室里播放教學視頻,多媒體教學可以營造一種特定的氛圍,使學生沉浸其中,更容易感受到課文中所包含的情感;將教室連接到網絡中,學生將不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獨立學習;觀看藝術家對古代詩歌的閱讀,能夠將原本靜態化的知識表現,變得更加直觀化、形象化,使得學生能夠更好地感受古詩內在的思想與情感,有效地將傳統的漢語教學遇到的問題得到有效解決,從而為學生的有效學習提供更好地服務與支持。
二、“互聯網 +”時代初中語文教學的具體應用策略
1.以學生為主體,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
在“互聯網+”時代的背景下,教育更加提倡人性化管理, 這要求教師充分理解漢語課堂中學生的主體性,并能夠真正突出學生的主體性。我們應該改變傳統教學模式中的灌輸教學模式,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并通過探索獲得對漢語知識的理解。例如,當教學《背影》時,這篇文章是關于作者朱自清與其父親之間的家庭關系。教師應將學生置于主要位置, 讓學生通過閱讀文章來感受文章的內容,然后引導學生前行, 獲得身臨其境的感覺。在學習古詩《過零丁洋》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向學生簡要介紹詩人的生活,使學生可以在這種背景下學習古詩,以增進學生的理解和學習。
2.使用互聯網技術突出顯示文本內容
一些有遠見的語文教師主動使用互聯網技術來完成他們的教學任務。教育和教學的重點之一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如果學生只在老師的指導下注意圖片和聲音,他們將不會意識到漢語學習的樂趣,同時他們也將無法揭示語言學科的本質。教師可以幫助學生將他們的注意力轉移到語言學習上, 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并增強他們的主動性。在這一過程中, 教師需要了解學生的偏好,選擇具有代表性的教學內容。讓學生更好地學習,實現知識整合的樂趣,在積極思考和改變個人學習態度的基礎上,真正掌握語言學習技能。
3.優化課堂教學資源,增強學生課堂體驗
在“互聯網+”時代的教育模式下,教學資源無疑將更加豐富,學生的課堂體驗將更加完整。互聯網上豐富的教學資源為教師的教學提供了豐富素材。教師可以通過互聯網學習其他教師的教學方法,以彌補自己的教學缺陷,當然教師還可以在互聯網上分發自己的教學視頻,供其他教師學習。在這種相互學習的交流模式下,教師的教學方法和技能將得到相應提高。同樣,“互聯網 +”時代的教育模式也為學生提供了便利。互聯網上豐富的視頻,圖形和音頻資源為漢語教學奠定了基礎,并促進了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簡而言之,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我們必須充分利用豐富的資源,提高學生的課堂體驗,使學生真正感受到中國文化的深厚底蘊,從而大大提高漢語課堂的質量。
4.創建語文教學環境,以提高互聯網應用的效率
信息技術可以在課堂上創造一個相對真實的情境,從而實現對學生素養的鍛煉和培養。信息技術還可以大大提高教學效率,并具有很好的擴展學習空間的功能。借助信息技術, 教師可以指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并通過資源共享來完成對學習內容的探索。例如,在學習《背影》一文時,學生可以準確地掌握文章的一般內容,但他們對成年人的思想和情感的變化沒有徹底的了解。因此,教師可以帶領學生集中精力分析父親購買橘子的情節。在智能課堂教學模式下,教師可以播放父親為作者買橙子的視頻片段,使學生在觀看過程中獲得情感上的洗禮和升華。可以看出,信息技術可以有效地促進教學過程的實施,大大降低學生理解教學內容的難度, 并使學生更準確地掌握文章中父子的感情。
5.優化課堂教學方法,解決學生的重大難題
教學的難易程度構成了整個教學內容。因此,解決學生的學習難點是教學的關鍵。在語文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的便利性來區分難點。對于困難的內容,在上課前用不同的顏色標記,以便學生可以有目的地學習。在解決難題的方法中,傳統的教學模式只能用黑板寫字,學生很難在短時間內理解和掌握學習內容。通過互聯網信息技術,教師可以首先搜索重點、難點,并找到最容易讓學生掌握的教學方法。教師也可以直接下載教學視頻,并在教室中使用多媒體進行播放,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當文章描繪一個場景時,教師可以使用互聯網查找相同和不同的場景進行比較,并結合文本內容的分析,從而使學生可以更輕松地理解場景渲染的氣氛以及主角的思想感情。這種新的教學方法可以使學生更好地掌握重點難點,從而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
總而言之,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持續深入,傳統教學模式已經不能適宜當代教育發展的要求,所以教師應該與時俱進、不斷提升自己專業能力,掌握現代化教學工具,豐富課堂的教學表現力,進而滿足學生多元化學習需求,提高學生學習的愉快體驗性,這樣才能更好地落實新課程改革教育的要求, 促進學生語文成績和能力素養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吳云飛 . 淺析初中語文教學閱讀與寫作的相得益彰[J]. 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8,12(21):50.
[2]羅姝 . 初探初中語文教學中學生想象力的培養 [J]. 現代閱讀(教育版),2012,(004):124.
[3]趙春婷 . 談初中語文教學中閱讀與寫作的相互融合[J]. 寫作:中學版,2016,(001):60-61.
成都市雙流區東升第二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