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勝
摘 要:中學物理知識的學習中,電學通常是學生難以理解的知識內容,其比較和抽象復雜,學生對這部分知識的學習往往存在一定畏懼心理,此種情況導致電學知識的學習中出現眾多學困生,這是教師和家長需要高度關注的問題。基于此,本文首先闡述了中學物理電學知識學習中學困生存在的問題,并針對于此,提出了相應的解決策略,以期能夠對教師工作的開展有所助益。
關鍵詞:中學物理;電學;學困生
引言:對于中學生而言,物理學科中的電學知識,既是重點知識,也是學生學習的難點所在。正是由于此點原因,一些學困生在學習中產生了厭倦情緒。因此,教師需要創新教學方法,給予他們一定引導,讓其自信心得以樹立,以使他們能夠更加主動地投入到電學知識的學習中,不斷克服學習中的困難,從中收獲成就感,從而實現學習質量的有效提升。
一、中學物理電學知識學習中學困生存在的問題
(一)學習興趣不足
我們都知道,要想學好一門學科,首先要對其充滿興趣。但是由于諸多方面原因的影響,部分學生對中學物理電學知識的學習產生了厭倦情緒。通過長時間教學經驗的總結,我們能夠得知主要是由于以下兩點原因導致此種情況的發生。首先,電學知識較為復雜,對學生而言顯得較為無趣,同時其中又包含眾多公式,針對那些基礎相對較差的學生來講確有一定難度,他們會存在一定畏懼心理,從而導致他們無法提起學習電學知識的興趣;其次,部分教師知識的講解方式較為單調,課堂活動的開展中,沒有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這樣學生便不能體會到電學知識學習中的趣味性所在,從而導致學生的興趣無法得到有效激發。
(二)學習動機不夠明確
很多學困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習目標不夠明確,特別是那些基礎相對較為薄弱的學生,在他們的思想中通常存在這樣的錯誤認識:我的學習能力不足。這樣消極的心理會給學生電學知識的學習造成嚴重阻礙,學習興趣自然也無法得到有效激發[1]。同時也有部分家長認為學生學習成績相對較差,任其自然發展,缺少對學生的監督與管理,導致學生在學習中嚴重缺乏積極性,學習動機不夠明確。此外,無論是對于物理電學理論知識的學習,亦或是實驗內容的學習,學生都沒有從中體會到電學知識的趣味性所在,沒有從中收獲成就感,這也是導致學生學習動機不夠明確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中學物理電學學困生的教學對策
(一)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知識的興趣
中學物理中,包含眾多實驗內容,尤其是電學部分,需要學生借助于實驗了解相關的物理知識。教師通過物理實驗教學,不但能夠完成相應的教學目標,同時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基于此,教師在具體教學中,需要多加運用物理實驗,以形成對學生的有效吸引,更好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比如,針對電阻知識的學習,教師在講解相關知識內容后,可以將學生組織起來,進行電阻實驗操作,運用滑動變阻器調節燈泡的亮度。通過這樣的實際動手操作,學生對電阻知識將會有更加深入地掌握。學生也會對此產生濃厚興趣,探索生活中的物理知識,從而有效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另外,教師也要對教學方式加以創新,讓電學知識的學習中更加充滿樂趣,相關知識的講解中運用詼諧風趣的語言,這樣能夠更加受到學生的歡迎,從而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尤其是針對一些學困生,這樣的方式更容易被他們所接受,改變他們對電學知識的固有態度,從而主動投入到電學知識的學習中,提高學習質量。
(二)增強學困生的心理素質
對于學困生而言,他們大多數都較為自卑。教師開展課堂活動的過程中,他們羞于提出疑問,并且畏懼考試。特別是在學習物理電學知識時,由于這部分知識難度較大,學生在學習中也會遇到諸多困難,而學困生往往承受能力又相對較弱。因此,他們通常采取逃避的態度[2]。教師在實際教學活動的開展中,需要針對以上情況,主動和這部分學生交流,了解他們內心的真實想法,給予他們相應的心理疏導,讓他們客觀地看待問題,在看到自身不足的同時,也要發現自身的優點,提高他們承受壓力的能力,使其能夠勇敢地面對困難,具備過硬的心理素質。
(三)給予學生指導,讓其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
不論任何學科,要想實現對知識的有效吸收,正確的學習方法必不可少,中學物理電學知識的學習也不例外。教師需要結合電學知識的具體特征,給予學生一定引導,讓其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針對電學知識中的概念、定理以及公式等內容,一些學生是較為清楚的,然而在實際做題的過程中,卻存在諸多問題無法解答的現象,導致這種情況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缺乏相對較好的學習方法,這些學生對物理知識的理解往往較為膚淺,抽象思維能力不足。所以,平日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教師不但要重視物理電學知識的講解,也要傳授學生正確的學習方法。例如,在物理電學知識中,串聯和并聯知識是較為復雜的內容,學生在學習中往往會存在無從下手的感覺,這時教師可以首先對學生掌握串、并聯有關基礎知識的情況加以了解,之后給予學生一定引導,讓他們利用電路圖完成相應習題的解答,并為學生講解串、并聯習題的相關解題技巧,這樣在教師的有效引導下,學生漸漸就會具有解答串、并聯習題的能力。此外,教師在教授學生學習方法的過程中,要注重學生獨立思考意識的培養,不可以使學生產生依賴心理,因為這樣對學生今后的發展十分不利。同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運用課后時間學習電學知識,讓其根據自身特點總結出適合自身的學習方法。這樣不但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
結束語:總而言之,中學物理電學知識的教學中,教師要針對學困生給予一定引導,增強他們的心理素質,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讓其獲取正確的學習方法。只有這樣才能夠實現更加有效的教學,提升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翁林樹.淺談初中物理電學學困生的教學策略[J].當代教研論叢,2017(9).
[2]李燕.淺析初中物理電學的教學方法[J].散文百家旬刊,2016(4):186-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