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娜
摘 要:本文主要分析研究基于核心素養背景下的高中地理復習策略,根據當前地理復習中的短板,來改進復習策略、提高復習效率。
關鍵詞:核心素養;高中地理復習;存在問題;要求;策略
在地理核心素養概念中,包含了人地協調觀、綜合思維、區域認知和地理實踐力,在地理復習中應注重有效培養這四項核心素養,在這一目標下完善地理復習策略,根據四大領域進行教材內容整合,強化教學設計、增強互動等。基于核心素養教學,需根據學生學習狀態、學習效果,積極調整教學方法,有助于提升學生品格和能力,發散其思維,使其解題效率、復習效率能有效提升。
1.地理核心素養內涵
在高中地理客課程中,其課程目標就是培養學生地理核心素養,落實以德樹人根本任務。具體內涵如下:
(1)人地協調觀。學生要通過學習,能夠正確看待地理環境、人類活動之間會相互產生的影響,以及具體的影響方式、影響強度和影響后果等,理解人地關系階段性特征,認識到在可持續發展中人地協調的意義,能夠樹立起自然和諧的發展理念。
(2)綜合分析。對地理事象可以從多個維度展開分析,理解各要素間關系,進一步在一定程度上對其產生和發展作出解釋,全面掌握地理環境特點,在有效分析、觀察下形成對地理問題的辯證看法。
(3)區域認知。學生要具備區域認知能力,對地理事物、現象在分析中,可以站在區域視角看待,能夠敏銳觀察地理事象空間格局,在區域綜合分析、區域比較和區域關聯等方法應用下,對區域形成深刻、全面認知,具備良好的區域評價能力。
(4)地理實踐力。可以將書本上的理論知識,與實踐良好結合起來,在實踐活動中積極主動去思考和探索,提升自身執行力,可以確定實踐活動主題,并策劃具體的方案和行動等。
2.傳統高中地理復習策略存在問題
2.1重解題能力,輕地理實踐
在地理復習備考階段中,實際教學缺乏地理核心素養指引,往往是采取滿堂灌的授課方式,課堂主要內容就是講解習題,此模式下學生對信息的接受是被動的。教師一味強化解題技巧和知識點,雖然可以應付考試,但學生在學習中沒有實踐感、認知體驗,難以將接收的知識有效內化,會影響到知識、能力的遷移。
2.2知識講授更強,忽視區域認知
在地理學習中,區域定位可以幫助學生了解該區域中相關特征,包括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以此為基礎工具,對區域特點展開分析。區域認知并非單單是確定區域的位置,而是以此為基礎,以整體性綜合地位分析研究該區域。而傳統地理復習中,學生誤認為將地理位置和區域特征精確識記即可,是與區域認知相偏離的,在實踐中可以將區域特征、真實情境結合起來。
2.3情感體驗和人地觀念薄弱
在地理學習中,學生們經常可以接觸到環境問題。自然災害等,很多教師在教學中可以根據課程內容設置情境,對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進行落實。而在復習階段,卻舍棄掉了情感培養,主要是根據考試來開展教學和復習等,學生在有限的情感體驗下,難以深層次形成良好的人地觀念,對地理的學習興趣也會不斷降低。而反過來注重人地觀念和情感體驗,學生的積極主動性被調動,能夠更好地去學習和思考。
3.基于核心素養背景下的高中地理復習策略
3.1精準定教
要提高學生地理素養,首先要保證教師的地理素養。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整合各方面資源,對教學內容進行精準定位,采取恰當策略提升學生地理核心素養。
首先是要整合教材內容,當前高中地理是一標多本狀況,教師需熟悉和鉆研各版本教材,選擇具有教學價值的資源,來加強學生學習、思考的能力。篩選過程中要對教材內容作出取舍,對地理原理等準確的闡述等可以保留,而舍去不適合具體區域的內容。篩選過后還需積極拓展,開發教材之外的生活經驗,豐富課堂學習內容,使學生可以動態、全面認識地理現象等。
其次是整合考點信息,在復習階段考點信息的掌握關系著復習效率。要做好將教材情境化、知識生活化等,建立起合理的知識層次,對教材加工充足后便于學生學習。準確找到其中的主干考點,更有針對性的復習,落實好高頻考點、突破其中重難點,適度了解國家方針政策等新知識,能夠從地理視角分析現實中地理問題。
最后是整合知識原理和試題作業。復習就是對地理知識進行系統深化、知識再造,全盤梳理基礎知識,將相關聯知識結合起來再深化和在創造。對知識原理的整合,有助于進一步落實地理知識、理清其關聯等,建立起知識體系框架和網絡。整合試題作業過程中,要加強解讀新課程標準,參考相關復習資料分類考點,繼續將其分層,形成相關知識點作業資源庫等。此過程中學生可以以小組為單位編制學習導案,加強互動和探究,培養學生實踐能力。
3.2優化教學設計
課堂教學設計是直接培養地理核心素養的陣地,其設計中主要內容就是導學案設計,應根據學生認知、能力和學法等來設計。具體設計過程中,要設定考點解讀和目標,設置舊知回顧版塊、課前預習導學,并設計引導自學、課堂合作和實踐環節。通過多個環節的落實,來培養學生獲取加工知識能力、解決問題能力等。
3.3加強多維互動
高中地理復習中,要強調學生自主學習、合作研討、展示點評、總結反饋等,形成良好的教學互動模式。課堂上可采取分組討論等形式來解決問題,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間積極互動,熟悉知識點、理清內在聯系,學生可以取長補短完善認知,對人地關系協調性有更深刻的理解。教師在其中參與點評、反饋和指導等環節,幫助學生樹立科學地理觀念。
4.結束語
在核心素養理念下,高考地理的風向變化很大,要求學生各方面能力獲得提升,能夠結合自身所學知識,具備結合實際現象等展開對問題分析的能力,且樹立起人地協調等科學理念。
參考文獻
[1]李德興.基于學科核心素養培養的地理備考復習策略研究[J].中學政史地(教學指導版),2019,(7):77-78.
[2]吳潔.高中區域地理教學策略研究[D].湖北:華中師范大學,2018.
[3]唐紅偉.淺談高三地理“首輪”復習的特點和策略[J].地理教育,2016,(10):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