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士凡
摘要:計劃管理是現代企業管理過程當中的一項重要管理職能,完善的計劃管理不僅可以降低成本,同時還可以提高企業對市場反應的快捷性。基于此,本文對上海某航空電子有限公司(以下簡稱S公司)計劃管理工作開展過程中的問題和對策進行了研究。
關鍵詞:計劃管理;S公司;存在問題;解決對策
1. S公司計劃管理工作的概述
1.1S公司公司發展概況
S公司的前身是一家專門試制與生產航空電器產品的工廠。生產的主要產品包括開關、保險絲、電阻、信號盒、飛機照明燈具、飛機操控系統等航天電器產品。當前,S公司已經轉型成為了一家專門從事航空類產品生產的制造型企業,主要生產的產品包括操控面板組件、調光控制系統、智能配電系統等。在國家的大力支持下,S公司在2016年完成了人員的調動,實現了生產工藝的調整,在生產上也實現了較大的跨越。在2016年,S公司的創收超過4億元,利潤近億元。但是快速發展的過程當中,S公司也在計劃管理產生了一些問題。
1.2S公司計劃管理概況
作為一家生產和制造企業,S公司的計劃管理主要是由生產管理部門負責的,每一個業務部門也都配備了相應的計劃員。比如在采購部門配有采購計劃員,各個生產車間也都有專門的作業計劃員。在生產管理的過程當中,S公司主要是依托EPR系統來進行,但是整體的計劃管理方式比較粗放,計劃管理的排成模式也主要是面向訂單。當前,S公司的計劃管理包括中長期的物料計劃、中短期的作業計劃等,如果出現了訂單變化,S公司還會根據實際要求編制臨時管理計劃和緊急管理計劃。除此之外,根據生產能力劃分,S公司還包括了產能發展計劃和外協計劃。通常來說,產品計劃和物料計劃都是以季度或者月度為單位的;生產計劃則主要是以月度和周為單位的;工序作業計劃通常以周和日為單位。
1.3S公司計劃管理流程
1.3.1計劃的編制
在編制計劃的時候,S公司的相關人員會充分考慮計劃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在這個過程當中,為了使計劃變得更加合理,S公司主要是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編制的。首先,在正式編制計劃之前,相關負責人會充分掌握市場信息,然后根據當前的信息做出科學、準確的與預測,這是提高計劃管理水平的前提。其次,在了解信息之后,工作人員會對信息進行分析,了解相關產品的市場供求情況,然后才能制定切實可行的計劃,以此來生產出適銷對路的產品,使S公司保持較強的競爭力,不斷提高效益。
1.3.2計劃的實施與控制
在實施和控制計劃的時候,S公司會按照計劃當中設定的目標來完成具體的工作,并在這個過程當中開展均衡與穩定的生產活動,在預期內完成計劃目標。在這個過程中,S公司能夠做到對未雨綢繆。各個部門的工作人員能夠根據經驗,在問題發生和出現之前采取有效的措施來進行規避,提前將問題化解。
1.3.3計劃的統計與分析
在完成計劃的實施與控制之后,S公司還會對計劃進行統計與分析,這屬于生產之后的總結、分析與提高的階段。通過統計分析的環節,S公司的工作人員可以更好地總結成功的經驗,并在其中找出不足、總結失敗的原因,以此來為下一步計劃的編制、實施與控制提供參考和依據。
2.S公司計劃管理工作中的問題
2.1工作人員的理解不到位、關注度不高
S公司的部分管理人員對計劃管理的認識不足,他們認為只有在計劃經濟時代才需要進行計劃管理,只有為了完成政府所下達的計劃目標才需要進行計劃管理,沒有意識到在新時期計劃管理的必要性。造成這一問題的原因就是管理人員沒有充分理解計劃管理的含義,沒有認識到對計劃目標進行層層分解和嚴格管控在企業效率提高方面的意義。還有部分管理人員認為當前S公司的經營完全是按照市場需求來進行生產的,而市場風云變化,計劃永遠無法趕上變化,因此進行計劃管理的意義不大。正是由于這類不合理的觀念導致工作人員對計劃管理的關注度不高,在開展計劃管理工作的時候也比較松散。
2.2注重計劃的編制、忽視計劃的管控
當前,S公司在計劃管理工作開展的過程當中,對計劃的編制比較重視,但是對計劃的執行與控制重視度不夠,還面臨著監督和檢查不到位的情況。尤其是在產品計劃和物料計劃這種長遠的計劃當中,因為時間跨度比較大,不可控的元素比較多,在計劃實施的初期工作人員就會喪失自信,沒有做好積極的調控工作,這導致計劃管理工作流于表面,無法對短期的行為進行引導。除此之外,對計劃管控的考評方式也并不合理,考評指標與計劃指標之間存在較大差異,導致計劃管控的效果不佳。
2.3計劃與實際情況相脫離
當前,在S公司的部分部門當中存在計劃與實際相脫離的情況,無法將計劃目標的指導功能充分發揮出來。針對當前市場環境的不確定性,S公司計劃編制信息的來源復雜,可靠性有待加強。這使得該計劃在決策與實施的過程當中很容易出現偏離實際的情況,在不加調控的情況下,計劃與實際之間的差值會變得越來越大。除此之外,S公司的計劃編制過程比較保守,這也使得計劃目標的指導性功能不強,無法有效提高員工的積極性與主動性。
3.解決S公司計劃管理工作中問題的策略
3.1提升認識、轉變觀念
在計劃管理工作當中,S公司的管理人員首先要樹立起正確的認識,能夠轉變自己的觀念,認識到無論是計劃經濟還是市場經濟時期,計劃管理都是十分有必要的。計劃管理屬于企業管理的范疇,它可以促進現有資源的優化配置和有效整合,并在這個過程當中促進資源的合理利用,使其發揮最大的效益,促進S公司生產經營獲得達到最優的效果。在過去計劃經濟的時期,計劃管理工作的焦點在于生產行為,而在當前的市場經濟時代,計劃管理工作的重點在于企業的生產與經營行為。面對風云變幻的市場環境,S公司只有做好計劃管理工作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當中樹立起優勢的地位。在工作當中,所有的工作人員都要重視計劃管理。
3.2確立計劃管理組織架構、加強計劃管理
為了更好地完成計劃管理的工作,S公司需要制定完善的計劃管理體系,確立科學有效的組織架構,為計劃管控工作的順利落實提供重要的保障。與此同時,S公司的管理人員還需要做好對計劃的組織、協調、落實、監督等工作,做好對原始材料的計劃管理,定期做好對信息和數據的統計,做好定額管理和計量等工作。除此之外,S公司的計劃和目標需要由編制單位按照規定進行辦理,各個部門需要按照要求進行實施,不能越權更改,也不能隨意執行。
3.3做好計劃的綜合平衡
首先,S公司計劃管理人員在編制的時候需要做好充足的調查和研究工作,獲得詳盡、細致的數據,這可以作為計劃管理的第一手資料。在這個基礎上,還需要運用現代化的技術和經濟學理論對這些資料進行研究,最終提供不同的方案。在征求各個部門工作人員意見的基礎上確定最終的計劃方案,同時還要將計劃在制定和實施過程當中可能出現的問題進行討論和研究,這樣才能使制定出來的方案具有較強的可操作性。其次,在計劃實施的過程當中,要按照實際情況進行推進,使各項計劃指標都能夠更加科學、可靠。最后,S公司在編制計劃的時候需要充分考慮意外情況,留有一定的空間,結合對計劃進度的安排來對問題進行整體考慮,及時做好計劃的調整。
4.結束語
綜上所述,當前,S公司在計劃管理過程當中還存在工作人員理解不到位、忽視計劃管控以及計劃與實際情況相脫離的問題,這使得計劃管理的指導效果無法得到充分發揮。為了解決這三個問題,S公司需要提升人員的認識、轉變他們對計劃管理的觀念。同時要確立計劃管理組織架構,使計劃管理工作能夠更好地落實下去。最后,S公司還需要做好計劃的綜合平衡,能夠使計劃與實際情況更為吻合。只有這樣才能降低成本、提高利潤,從而促進S公司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韓靜,吳智慧.板式定制家具企業制造執行系統的構建與應用[J].林業工程學報,2018,3(06):149-155.
[2]丁進良,楊翠娥,陳遠東,柴天佑.復雜工業過程智能優化決策系統的現狀與展望[J].自動化學報,2018,44(11):1931-1943.
[3]何柳.基于目標管理思想的企業計劃管理模式研究[J].商場現代化,2018(21):167-168.
[4]江飛濤,李曉萍.改革開放四十年中國產業政策演進與發展——兼論中國產業政策體系的轉型[J].管理世界,2018,34(10):73-85.
[5]朱方偉,宋昊陽,王鵬,趙萌萌.國有集團母子公司管控模式的選擇:多關鍵因素識別與組合影響[J].南開管理評論,2018,21(01):75-87.
[8]趙彥,樓峰,王亮,張振宇.基于綜合計劃管理與預算監測的電網企業運營管理[J].三峽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6,38(06):75-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