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躍強
摘要:隨著新教改的逐步改革與實施,中小學階段的教學工作也開始嘗試模式創新與改變。尤其是對于小學數學課堂的教學工作而言,隨著新教改的要求逐步深入,教師也需要針對時代背景和社會需求做出教學方法上的改變。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培養學習興趣,本文將以小學六年級為例,就新教改背景下如何轉變課堂教學方法進行探索和討論。
關鍵詞:新教改;小學數學;教學方法;實踐探索
前言:
小學階段的教學工作本身存在一定的難度,由于小學階段的學生接受能力和吸收知識的速度相比較慢,很多教師在開展教學工作的過程中,需要不斷探索和調整自己的教學進度來適應小學生接受知識和吸收內容的能力。在此過程中,教師可以盡可能運用較為多元化的教學方法,不斷變換教學策略來適應學生學習的特點,滿足教學要求。
一、課堂教學與小組合作相結合,引導自主探究式學習
數學知識的學習與掌握需要學生發自內心的理解知識和掌握知識,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完成學習,學生需要建立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為了實現這一要求,單純憑借教師的督促起到的效果是非常微小的,需要從根本處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我們可以嘗試引入小組合作探究式的學習,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合作。
例如:在教學北師大版六年級上冊《比的化簡》這一節內容時,教師首先就需要明確,為了讓學生在課堂學習的過程中能夠比較好的掌握比值的基本概念,理解化簡的含義和要求,學會在應用中化簡。這就需要教師在講授知識的過程中,盡可能加強對學生的督促,來提高學生的課堂注意力。但是在傳統的教學過程中,僅依靠教師的督促來進行教學,對于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并沒有起到明顯提高的作用,學生依然停留在被動學習的階段,沒有從心理上發生觀念上的轉變。這就要求教師可以適度轉變教學策略,將個人督促轉變為群體督促。
比如當教師進行課堂教學時,可以先將全班同學劃分為幾個小組,以就近原則為基本原則,讓座位較靠近的同學為一組,互相討論數學問題的解決思路。通過小組合作探究式的學習,可以讓組員之間形成有機聯動,在互動的過程中,提高對某些數學問題的思考,培養學生的活躍思維。
在教學比的化簡等相關知識時,教師可以先在課堂上對同學們提出要求:“同學們,在經過上節課的學習之后,我們已經對比有了大概的了解,而這一節課我們就要加強一下難度了,根據老師剛剛講解的比的化簡法則,請同學們自己動手計算一下黑板上的這些比應該如何化簡?”先鼓勵同學們自己思考,剛發現全班有很多同學對于這一問題的思考,陷入困境時,教師就可以引導班級小組合作。老師可以做出引導:“同學們,剛剛老師在觀察的時候發現有些同學對于比的化簡不是特別熟練呀,那這樣吧,老師先給大家五分鐘的時間,小組討論一下比的化簡應當如何計算,等一會老師會請幾個小組起來分享一下大家的答案,希望大家都能在討論的過程中收獲知識哦!”當發現班級同學出現思維卡殼的現象時,教師就可以用小組討論的方法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式的學習,通過學生和學生之間的討論和思考,就能讓大家對比的相關知識加深印象。討論和講解的過程本身也是一個學習的過程,學生通過這樣的學習方式,可以從內心深處激發出對于學習數學的自信心,加強自我效能感,培養學生對于學習數學知識的興趣。
二、游戲化教學,推動學生的思維發展
一直以來,數學思維的培養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而言都是相當重要的,為了培養數學思維,在以往的教學實踐過程中,很多教師也積極進行了方法探索和比較。在此過程中,我們發現對于小學生而言,培養其數學思維最有效的方法其實是引導學生自主思考,在自己發現探索的過程中吸收和掌握知識。而一個歡樂的課堂對于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也會起到相當積極的作用。因此,在現代小學教學過程中,我們可以引入一些游戲化的元素,幫助學生進行知識梳理和引導。
例如:在教學北師大版六年級上冊數學《數據處理》這一節內容時,由于統計學的知識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而言相對來講比較簡單,教師的教學負擔也會比較小。因此在保證可以完成教學任務的基礎上,教師就可以轉變教學方法,積極在課堂中添加一些游戲的元素,為學生創造一個歡樂的課堂,學習統計數據處理的相關知識。
比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在課堂上營造一個游戲的氛圍:“同學們,這節課我們來學習一些不一樣的內容,在課堂開始之前,老師要先邀請大家一起做一個小游戲!請大家先拿出練習本來每個人在紙上寫下昨天晚上吃的晚飯主食,是吃的米飯,面條,水餃,還是其他,請大家在紙上寫一下然后交到講臺上,我們馬上就要開始今天的游戲咯!”當全班同學寫完之后,教師可以根據紙條上的內容進行分析:“同學們,剛剛交上來的小紙條,老師都已經看過了,原來大家的晚飯還這么豐富多彩呀,剛剛老師經過快速統計,總結出了大家的晚飯,可以分為四類,分別是米飯,面條,水餃和其他,那大家覺得在昨晚的晚飯中,我們班同學吃得最多的是哪一類主食呢?單靠猜可不行呀,就讓老師帶領大家一起來統計一下吧!”
通過一個情景化的創建,讓全班同學參與到課堂游戲中,由此,教師可以在課堂中引入統計學的相關知識,將數據處理的各項方法介紹給同學們,讓每位同學在看似游戲化的過程中完成對數據處理這一節知識的學習。教師引導全班同學一起思考同一個問題,在此過程中,學生也可以積極融入到教學過程中,主動學習,這也有利于學生發散思維和想象力的培養,從而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科素養。
總結:
隨著新課程的逐步改革與實施,小學階段的教育教學逐步轉變了模式與形態,旨在能夠滿足新課程改革與發展需求的基礎上,促進學生綜合能力與核心素養的全面提升。而在小學階段數學教學中,多元化教學方法的實施與運用,不僅能夠對小學數學學科教學進行適當的調整與完善,同時還能夠達到高效教學的目的。
參考文獻:
[1]溫金梅.小學數學教改中的問題及教學創新對策探析[J].創新創業理論研究與實踐,2018,1(6):50-51.
[2]李夢圓.新時代下關于小學數學教研教改的思考[J].兒童大世界(下半月),2019,(7):188.
[3]黃堯階.小學數學教學教改工作的新思路研究[J].卷宗,2020,10(19):269.
義烏市青口小學 ?浙江 ?義烏市 ?322000